- 积分
- 2251
注册时间2009-4-2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1-8 08:47 |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本帖最后由 柳州星光 于 2009-11-9 12:16 编辑
QBGJ/HM-02-019-2009
表 面 发 蓝 操 作 规 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生产过程中零件表面发蓝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零件表面碱性发蓝处理;适用于钢制零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要求
零件发蓝处理后表面色泽均匀,防锈氧化膜附着牢固。
4 工艺流程
除油→清洗→酸洗→清洗→发蓝→清洗→皂化→清洗→煮油
5 工艺规范
5.1 除油
机械加工的零件,因其表面油污较多,发蓝前必须进行除油处理,我公司采用化学除油,化学除油溶液的成分和工艺参数见表1。
序号 溶 液 成 分 g/L 温度/℃
不低于 时间/min
NaOH
(烧碱) Na2CO3
(纯碱) Na3PO4
(磷酸三钠)
1 30~50 30~50 30~40 80 10~20
2 60~70 20~25 30~40 80 10~20
表1 化学除油成分及工艺参数
5.1.1 除油溶液的配制
先在除油槽中注入2/3的水,把氢氧化钠溶解,待均匀后再将其他药品慢慢加入,最后加入剩余的1/3水并搅拌均匀。
5.1.2 除油工艺规范
除油溶液应保持轻微沸腾状态,除油过程中,需经常捞去浮于溶液表面的油污,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清理、更换。零件除油后其表面必须达到能被水完全湿润的程度。
5.2 清洗
除油后的零件应依次在三个清水池中进行清洗。
5.3 酸洗
5.3.1 酸洗溶液的配制
零件化学除油后应进行酸洗,以增加表面活性,酸洗溶液质量分数及工艺参数见表2。
序号 溶 液 质 量 分 数 % 温度/℃ 时间/min
工业盐酸 缓 蚀 剂 水
甲 醛 尿 素
1 15~30 0.5~1 / 其余 20~30 1~20
2 15~30 / 0.2~0.5 其余 20~30 1~20
表2 酸洗溶液质量分数及工艺参数
5.3.2 酸洗工艺规范
我公司的酸溶液按2种配方进行配制,其中一种相对浓度较大,适合用于表面质量较差的零件的酸洗。
5.4 清洗
酸洗后的零件应依次在三个清水池中进行清洗。
5.5 发蓝
QBGJ/HM-02-019-2009
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配方下其发蓝温度和发蓝时间相应不同,我公司的零配件含碳量在0.4%
左右,其发蓝溶液按表3进行配制,发蓝温度和发蓝时间按表4执行。
序号 溶 液 成 份 g/L
NaOH(烧碱) NaNO2(亚硝酸钠) 附 加 剂
Na3PO4(磷酸三钠)
1 900 80 25
2 550~600 100~150 15~20
表3 发蓝溶液成份
发蓝溶液
配方序号 零 件 名 称 温 度/℃ 时 间/min
入 槽 出 槽 热处理件 不热处理件
1、2 锚板及设备零件 138度 139度 90~120分钟 60~90分钟
表4 发蓝温度和发蓝时间
5.5.1 发蓝溶液的配制
先在发蓝槽中注入一定数量的水,将氢氧化钠盛于筐中,缓慢放入发蓝槽,待溶解后,再将亚硝酸钠放入发蓝槽,最后加入附加剂,附加剂必须溶于少量热水中再加入,新配制的发蓝溶液应为乳白色。
5.5.2 发蓝工艺规范
整个发蓝过程中,注意零件不能露出液面,并且加以抖动,尤其对于复杂零件及深孔零件。
5.5.3发蓝液的调整与维护
a)发蓝溶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化学原料的不断消耗,会使溶液成份发生变化,应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在开炉前补加成份;
b)发蓝溶液的清理工作十分重要,因在发蓝过程中,由于氧化反应产物和工业化学原料杂质而形成的漂浮渣及沉积物会污染发蓝溶液,影响氧化膜的质量,因此必须经常清除。使用4~6个月后还要过滤一次。
c)发蓝溶液在使用过程中其成份会发生变化,当铁离子含量过多时,零件表面会产生红锈,所以铁离子含量必须控制在2g/L以下,在每次发蓝处理后,都要将发蓝溶液进行稀释,加入足够的水,以使溶液中的铁离子和其他盐类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消除不利影响。
5.6 清洗
发蓝处理后的零件应依次在三个清水池中进行清洗,以消除残碱,零件清洗后用浸过10%酚酞酒精溶液的滤纸贴在工件表面。如粉红色,说明还有较多的残碱存在,应继续清洗,否则会影响氧化膜质量,同时也会增加皂化液的碱度,发生皂化液老化现象。
5.7 皂化
清洗后的零件必须进行皂化处理,以提高零件的抗蚀性。皂化液的成份及工艺参数按表5。
零 件 名 称 溶 液 成 份 g/L 温 度/℃ 时 间/min
肥 皂
锚板及设备零件 30~40 80~90 3~5
表5 皂化液成份及工艺参数
5.7.1 皂化液的维护
皂化液应保持清洁,当溶液中出现絮状混蚀物时,应更换新溶液。
5.8 清洗
皂化处理后的零件应立即在清水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零件靠其本身的热量烘干水分。
5.9 煮油
清洗后的零件必须进行煮油处理,以生成油膜,防止潮气浸入,增加抗蚀性和光泽。煮油可以用CD40机油,油温105~120℃,煮油时间为3~5min。煮油前零件必须干燥,油料的酸值应小于0.35g/g。
QBGJ/HM-02-019-2009
6 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见表6。
缺 陷 特 征 产 生 原 因 解 决 方 法
氧化膜着色浅及附着不牢 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少,温度低 补加氢氧化钠或加热蒸发过量水分
不生成氧化膜 溶液浓度低;温度低或使用时间过长 补加亚硝酸钠或氢氧化钠;提高溶液温度;过滤或更换溶液
氧化膜成褐色 氢氧化钠或氢氯化铁含量高;温度过高 加水稀释降低沸点;定期清除沉积物
氧化膜成红棕色 氧化剂过量;温度高于148℃,发蓝至清洗的时间间隔过长 用废件处理6~12h;冲淡溶液;提高操作速度
氧化膜表面花斑 表面清理不干净,发蓝时间不够;氢氧化钠含量过低;发蓝至清洗的时间间隔过长 加强表面清理工作;增加发蓝时间;调整氢氧化钠含量;提高操作速度
表6 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