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2
注册时间2007-8-24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原帖由 空壳意淫 于 2007-9-22 18:26 发表
慢慢来吧.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 谢谢大哥!
半V磨,刃角30度左右
---- 仙人哪!算我幸运!恰恰30度!
不必打孔,将刀尾用板牙套丝,做一尾铁打孔攻丝拧上,柄杆磨细,加装皮柄,
---- 您 ...
锉刀造刀全过程文字版简述:给空壳意淫兄和广大高碳钢爱好刀友的礼物
各位刀友,你们造刀的理由是什末呢?对于偶来说,那就是给钢铁加载凌厉的线条,赋予它切割的能力,剥尽多余的块垒,使原本平淡的事物显露出它应有的内涵和自尊,并成为一把被称为刀的器物的全部行为!
刀母,其实有两层意思,其一,就是说偶在造刀的征途中,还处于刚过门的小媳妇的状态,谨小慎微,谨慎多虑,尚无能力放手一搏。小媳妇当然是母的,因此称为刀母。其二,就是说偶还不能独立完成个性化刀样设计,只能借鉴别人的精(美的风格,漂亮的样)子,射到肚子里,孕育一番再造出一柄大致型似的刀来,就如同母猪下崽一般,所以叫做刀母。其实偶在论坛里已经呆了一年有余,当时ID叫WESSON76,受小包月宽带限制所以一直在潜水,直到如今拥有包年宽带才决定以新的身份回到论坛.但是偶并非造刀高手,而且贴图不能保持长久,只好用文字板简述一下偶改锉为刀的小小经验,言错误怪.
闲话少说,步入正题:以平板锉为刀,理由有三:1,经济性好,旧货市场老锉不足10元,容易接受.2,硬度适中,老锉是高碳钢手工工具,刀亦是手工工具,比起机加钢更适合低速切削,也就是更适合造刀.3,锋利度好,毫不夸张地说,以纯平面V磨为基准,M2或粉末高速钢永远也无法与高碳钢相提并论,它们只能以双角度开刃的形式存在于刀具中,否则根本无法形成完整的锋口.当然,易锈是高碳钢的硬伤,勤于涂油保养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还有平板锉较脆,不具备热处理条件的话那就只能造短刀拉.
造刀步骤1,绘制样板:用光亮白纸绘制两张一薄一厚1:1刀样图纸,将薄的沿平板锉根部向上粘贴于平板锉表面上,注意刀刃方向要和平板锉侧齿方向保持一致,刀背尽量贴近平板锉无侧齿的一侧,这样才能获得材料最大利用率.步骤2,磨型:用角磨切去多余边料,然后将之夹持在虎钳上沿样板磨出刀型,注意背面不留余量,刃部让出1毫米左右剩余.步骤3,刃磨:沿样板一侧用角磨或砂轮机开出锋线,不断检查锋线与另一侧未磨基线是否平行,切勿磨偏,有条件的最好用金刚石笔划出中线,并沿中线留有0.5毫米左右剩余,再将另一白纸样板沿锋线位置剪去锋肉,将样板放于刀坯未研磨一侧上画出锋线,并用角磨或砂轮机开出该侧刃面.步骤3,平齿:将刀坯上留有的锉齿全部荡尽,并在此步骤将刀体厚度加工至规定状态.步骤4,平锋:减薄后的刀坯,锋线有所后退,要将样板靠在刀坯上重新画线,然后完全开刃,当然是粗开.步骤5,中磨:依次用800#,1000#,1500#油石沿刀刃,刀身,刀背的顺序对全刀进行精磨,一定要消除加工时所有剩余粗糙磨痕.步骤6,精磨,将刀身涂满研磨膏,左手握住刀茎,右手用装好抛光轮的角磨机或砂轮机进行细精研,直到刀体光亮如镜,纤毫不染为止.
装柄不述,但是锉刀根部为了避免钳工作业时折断,因此不淬火,加以钻孔或磨细后攻螺纹都非常方便,使得安装尾铁不再那末艰难!还有,不要担心高速磨削会令板锉退火,T12钢组织转变温度在800度以上,要烧到樱桃红色才能淬硬,磨削热通常也不会令其退火,即使稍有退火应无大碍,还能削弱脆性,至于硬度,决不会降到HRC58以下!如果有热处理条件,可以考虑局部硬化方案:将细黄粘土,铁粉,碳粉各等分加水调匀,撒入少量硼砂,以不低于2毫米的厚度涂于刀身,留出刀刃不涂,并在刃部勾出刃纹,放置通风处阴干,将剩余覆土稀释,用毛笔均匀薄涂于刃部,阴干后再涂一次,然后完全干燥.将烧烤用的孔碳用鼓风机吹赤,将覆土刀体夹持于火上烧炼,不断转动以防弯曲,待烧至樱桃红色后保持两分钟左右,取出将刃口向下水平投入含有30%食盐,温度不低于摄氏18度冷却液中冷却,两分钟后取出,剥尽覆土,即得刃利背韧,含有淬火线的优质钢刀!使用中,你会发现,饱受诟病,被人污为材质粗糙的平板锉,远比那些自命不凡的什末M2抑或是瑞典粉末高速钢之类的锋利和耐用的多.在高碳钢自尊和勇敢的目光中,HRC67~69不过是一组滑稽的数字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