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4
注册时间2007-10-10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有一种猜想,与阳光商榷;是不是劈砍角度、部位的问题呢?或者说是手法。我猜想影响刀口接触部分受力的原因有两点:
1.从顶部竖直下劈,易拉罐形成的是一个筒状支撑。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把一张报纸卷成圆筒,竖直放在桌面上,在上面叠放很厚的书,可以达到让人惊诧的承重能力。从这点上看,我们理解砍易拉罐刀口要过的不过是很薄的铝材,但事实上,在刀口通过铝材部分以前(这个时间也许很短),与刀口相互有作用力的是一个外形与易拉罐形状相同的实心铝柱体,那就是说,看起来是一个壁很薄的罐子,竖直劈砍时瞬间相当于一个实心铝柱;
2.上面说到的是理论上刀口与接触面垂直时的状态,90°的角度,而事实上会有些偏差,这就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会蹦口了。理解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角度,或者说因为劈砍角度而带来的刀口磨损部位的不同:较大的倾斜角度会有相对大一点的接触面,受力分布大一些,局部受力形变相对就会小一些(好像局部形变是蹦口的直接原因)。
上面说的第一点是一个绝对状态下的情况,第二点是觉得会产生的可能,而还有一种猜想,当然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就是劈砍角度大一些后,易拉罐形成整体相互作用的力度是不是也减小了呢?由于不是正向的作用力,易拉罐本身会在劈砍角度的反向产生一定的形变,相对来说就是缓冲了,这个缓冲产生的后果是延长了刀口接触的长度,也就是形成了事实上的拖刀手法。最开始说的手法问题也是指的是不是采用拖刀手法可以避免蹦口呢?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阳光以及各位高手指正,我这里抛砖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