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95|回复: 224

历史的轨迹---中国刀与日本刀发展简述(新手教学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10-3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一: 追溯

    顾名思义:"刀,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刀,定义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同时泛指可用于刺,削,切,剁的工具.原始人使用的石刀就不必说了,最早的金属刀出现于中国商代,用青铜制成.当时的刀长度很短,因为原料青铜的脆性很大,为了防止断折,刀背都做的相当厚,过于沉重,灵活性远不及当时的青铜短剑.所以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杀牛羊,或作为膳食器具,而没有作为战争工具来使用.
    激烈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剑的天下,刀似乎沉寂了.而长期的战乱,却使冷兵器锻造业得以飞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锻造名家.流传至今的花纹刃锻造技术,就于斯时诞生.

    刀真正投入战场的时间是西汉.西汉是钢铁的时代,在当时战争中,兵车已经退出了战场,取而代之的骑兵队成为了作战主力,单纯的击刺兵器已不足以发挥效力,军人们需要的是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
    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帝国的军队铸造成了所向披靡的钢铁雄师.炒钢法进一步促进了百炼钢的发展.打造出来的环首刀,长度可达1米以上,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游牧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中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达的1公分的刀背可以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汉环首刀,是古代世界最厚的实战刀.这么厚重的刀身,其杀伤力可想而知.所有的一切,使挥舞着环首刀的汉军们化身为一群群扑袭狐兔的猎鹰.
    史料上说西汉时一万汉军可以对抗三万匈奴骑兵,这与汉军在兵器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例如<<史记>>上说李广之孙李陵曾率五千汉军,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与匈奴十万骑兵抗衡,并且杀死了一万多匈奴士兵,直至矢尽粮绝,不得已才投降匈奴.战后仍有数百汉军生还汉境.诚然,李陵所率领的是汉军精锐部队,但汉军在兵器上较之匈奴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却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当时,环首汉刀就是汉王朝力量强大的象征.
    时至如今,环首汉刀已经成为了经典,演化为了不朽的传奇.

    名词1:百炼钢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在春秋以前,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使用的冶炼方法称为"块炼法".当时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称为"块炼铁".块炼铁冶炼比较费时,质地比较软,含杂质多,经过锻打成为可以使用的熟铁.
    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块炼渗碳钢".出土文物表明:中国最迟在战国晚期已经掌握了这种最初期的炼钢技术.人们在锻打块炼铁和熟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加热,铁吸收木炭中的碳份,提高了含碳量,减少夹杂物后成为钢.这种钢组织紧密,碳成分均匀,适用于制作兵器和刀具.
    后进一步发展到"百炼钢"技术.人们在打制器物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折叠,锻打次数,一块钢往往需要烧烧打打,打打烧烧,重复几十甚至上百次,所以称之为"百炼钢".百炼钢碳成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品质很高,主要用于制作宝刀,宝剑.
    名词2:炒钢法
    在西汉中晚期,中国出现了新的炼钢技术---"炒钢".这是在生铁冶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技术,其基本方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
    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炼钢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冶炼业能向社会提供大量廉价,优质的熟铁或钢,满足生产和战争的需要.炒钢的出现促进了百炼钢技术的发展,人们以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成质量更好的百炼钢件.但是,炒钢和百炼钢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如炒钢工艺复杂,不容易掌握;百炼钢则价格昂贵,费工费时.
    手执环首刀的汉军步卒.jpg
    汉环首短刀.jpg
    汉环首刀.jpg
    研磨后的汉环首刀刀条.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61 收起 理由
    ★剑痴-飞龙★ + 1 看来兄地花了不少心 .
    liushupu + 6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 流传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汉王朝已经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大唐王朝又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时的人们已经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炒钢法,锻造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制形上则增加了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
    <<唐六典>>记载:唐刀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与陌刀则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
    初唐时期大量的骑兵冲锋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中期步兵的陌刀推进战术,则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尚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
    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可谓所向无敌.<<资治通鉴>>中载:唐将苏定方率唐军万余与突厥十万骑兵作战,破之,追敌三十里,斩首数万.唐军战斗力的强大及唐陌刀非凡的攻击力俱由此可见.
    唐刀作为中国冷兵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伴随着唐帝国的建立,昌盛,荣辱悲欢,也成功的影响到整个亚洲冷兵器文化.唐刀中的仪刀和横刀发展成为以后的佩刀;横刀向东流传到高丽和日本,并进化成为其本民族的冷兵器;向西南则成为藏刀的祖先;陌刀在以后的演化中成为宋掉刀,其中变化出的来数种长刀都为后世流传.唐刀的诞生和发展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唐代,应该是中国冷兵器文化中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

    文明的交叉点---白村江之战:
    历史上的任何文明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而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融,往往便以战争作为序曲.
    当时,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上存在着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是时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于是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百济遗臣遣使日本朝廷求援,日本借机出兵朝鲜半岛.
    唐军与新罗军队包围了百济王子所在的周留城,唐将刘仁轨与杜爽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于白村江口.日本援军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大战于是展开.
    朝鲜<<三国史记>>中描述道:"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旧唐书·刘仁轨传>>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四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经此一战,日本百济联军大败.日军三万人中只有一千人多逃回了本国.唐军乘胜北上,灭掉了高丽.日本人误以为唐军要攻打日本,于是在对马海峡部署防线,修建"水城",日夜警惕,国内惊慌万分.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面对强盛的大唐帝国,日本天智天皇不得不及时修正对外政策,恢复了与唐朝的国交,开始积极选派遣唐使,全方位地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我们现在看到现代日本的日语假名,和服,茶道,佛教信仰,建筑风格等都是克隆唐朝,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唐朝风格.至于唐横刀,就在斯时流传到了日本,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冷兵器锻造技术的革新者---綦毋怀文
    推动中国古代刀剑技术的发展者綦毋怀文,姓綦毋,名怀文,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出色的制刀专家,著名冶金家.他生活在公元6世纪北朝的东魏,北齐间,具体生卒年代历史上缺乏记载,只知道他好"道术",曾经作过北齐的信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一带)刺史.他对前人造刀经验加以研究,比较,经过不断实践,创造出了一套新的制刀工艺和热处理技术.
    三国时的制刀能手蒲元已经认识到:用不同的水作淬火的冷却介质,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刀,但仍没有突破水的范围.而綦毋怀文则实现了这一突破.綦毋怀文造刀的方法是:先把生铁和熟铁以灌钢法烧炼成钢,做成刃口,然后"以柔铁为刀脊,浴以5牲之溺,淬以5牲之脂"这样做出来的刀称为"宿铁刀",能够一下子斩断当时的30札铁甲,是非常犀利的.
    在綦毋怀文之前,中国古代的钢刀大都用百炼钢制成,这样制作的刀剑虽然性能优异锋利,但也存在不少缺陷.整把刀全部用百炼钢制成,价格昂贵.如一把东汉时期的名钢剑的价钱可以购买当时供7个人吃2年另9个月的粮食.而且百炼钢制作刀剑费时费力,三国时,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5把,用了3年时间才造成.为此,綦毋怀文对制刀工艺进行了重大更新,这表明綦毋怀文对钢铁的性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节省某些贵重材料,降低成本和费用.
    一把刀的背部,刃口实际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杀伤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大,硬度较高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要起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高的熟铁.綦毋怀文正是有了上述类似的认识,在制作刀具时才能够将熟铁和钢巧妙的结合起来,将两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既满足了钢刀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要求,又节省大量昂贵的钢材,利于钢刀的推广和普及.他的这种制刀工艺,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可谓影响深远了.

    名词:灌钢法
    灌钢法又叫团钢法,或生熟法,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
    17世纪以前,世界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据史书记载,綦毋怀文的灌钢方法是:"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就是说: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由于是让生铁和熟铁"宿"在一起,所以炼出的钢被成为"宿铁".
    灌钢法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上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同百炼法或炒炼法比较,其优点有"
    (1)生铁作为一种渗碳剂,因熔化后温度高,加速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熟铁因为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由于脱碳也可以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
    (3)在高温下,液态生铁中的碳,硅,锰等与熟铁中的氧化物夹杂发生反应,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高金属品质.
    (4)灌钢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要想得到不同含碳量的钢,只要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好,再加以熔炼,就可获得,远非百炼钢那样繁琐.
    唐代壁画中的唐刀.jpg
    唐横刀.jpg

    日本国宝级藏品

    日本国宝级藏品

    日本国宝级藏品

    日本国宝级藏品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剑痴-飞龙★ + 1 ...o(∩_∩)o...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 演变

    随着宋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的冷兵器锻造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因唐横刀及陌刀打造费时,价格昂贵,属于奢侈的战争器材,用其装备军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且损坏后又难以修复,终被舍弃不用.取而代之的是廉价实用的宽片大刀.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时的首选,豪华的陌刀及横刀从此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宋代是中国刀在制式上得以蓬勃发展的时代.短刀变化有限,长刀却已经演化为了笔刀,掉刀,凤嘴刀,掩月刀(即偃月刀),眉尖刀,戟刀,屈刀等"刀八色",以至于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的样式.
    唐刀直窄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的应力,从而斩甲断骨.同时,它却又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弧曲刀身恰好相反,劈斩无甲目标时杀伤力极强,在对付身披重甲的敌兵时,则显得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中国人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坚实厚重的宽体大刀.

    相对于宋王朝来说,日本刀在式样上除了化直为弧外就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了.而将直刃的唐横刀修改为弧刃的刀形也并非是日本人的首创.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弧刃的唐刀,只不过被日本人原原本本地保留了下来.而在制作工艺上,经过历代匠人数百年的努力,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旁的不说,单从下面的一张各类日本刀的刨面图上,便可看出日本刀结构之复杂及匠人们的良苦用心.

    宋代时,中国已有日本刀输入."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输与铜.百全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镶妖凶."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这首<<日本刀歌>>,便从侧面上反映了当时日本刀在中国的影晌.

    从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南北朝到室町时代(年代基本上相当于唐末到明初),日本刀渐渐有了弧度,与我们现在所见的日本武士刀已基本没什么两样了.从发展年代上日本刀可以分为: 1上古刀期(从公元238年~707年),2古刀期(从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南北朝到室町时代,大约为公元806年~1595年),3新刀期(1596年~1803年),4新新刀期(江户幕府时期),5现代刀期(明治九年直到现在).
    按锻造地域及流派则可分为山城传,相洲传,大和传,备前传及美浓传.
    从外观上主要分为太刀,打刀,协差,短刀,忍者刀五种.
    1.太刀: 太刀,是特指具有较大弯曲度,刀身长2尺以上,3尺不足的弯刀.另外2尺以下的称为小太刀,3尺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太刀基本为双手持刀,而马上的武士也有单手持太刀的.弯曲的刀身使挥下斩击更为有效,这继承了较早出现的毛抜形太刀的那种弯曲形状.除了较长和弯之外,另两个重要特征就是:太刀刀装非常华丽,携带时是刀刃方向朝下悬挂于腰上,而不是像打刀那样刀刃朝上插在腰间.太刀的刀柄和刀身都比较长,利于发挥砍劈的威力.在和平时期则在重要场合由大名或功勋武将佩戴,所以刀装相当华贵,普通武士是不够资格拥有太刀的.
    2.打刀: 一般就以"刀"称之,可以说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剑.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小柄是一种长6寸(约18cm)左右的小刀,很少用于战斗,一般用来削东西和割线,剑侠小说中偶尔也出现用小柄代替手裏剑来投掷的描述;笄是插于小柄对侧,用来整理头发和挠痒痒的道具.
    3.协差: 也叫"脇指",外形跟打刀差不多,刀长在1-2尺间.武士们腰间都是插两把刀的,其中短的就是协差.这个东西偶尔会用于近身自卫,但它最主要的用途则是---切腹.
    4.短刀: 有人说日本武士是用短刀切腹的,其实只有日本妇女才是用短刀自杀(刺咽喉),一般阶级的武士是不够资格佩短刀的,只有大名或一些功勋武将才能佩短刀,主要用于日常防身.因此,短刀也远比打刀和协差更注重装饰,刀装上的工笔彩绘,镶嵌宝石等等,不一而足,刀条往往也是由名家锻造而成.
    5.忍者刀: 与一般人的想像大相径庭,忍者刀可以说是又丑又不起眼的.它是直刀,基本无锋刃,只能拿来刺.加长加固了刀柄,柄上有拴长绳,可以靠在墙角踩着它翻墙头(一拉绳子就收回来),也可以躲在水里用刀鞘当呼吸管...... 在日本刀收藏中,基本上是不包括忍者刀的,但它也是日本刀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日本漫画中的常见装备.
    宋代手刀.jpg
    宋代水陆画中的手刀.jpg
    宋手刀实物图.jpg
    宋佩刀军士图.jpg
    日本刀剖面图.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xxxxx213641 + 1 受教了!
    ★剑痴-飞龙★ + 1 ...o(∩_∩)o...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四: 成熟

    明代在中国冷兵器史上大概是最遭人诟病的时代,当然了,其原因就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倭寇"二字.在这里本人不想再过多地讨论明刀与日本刀孰优孰劣,大家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一下本人发的另一篇帖子---<<从倭寇谈到明刀与倭刀之优劣>>.
    清代刀制式最为繁多,也是佩刀级别区分最为严格的.刀制基本上定为:皇帝佩刀,皇室宗亲佩刀,官员佩刀,兵丁佩刀及各军种佩刀等.不同制式不同级别的刀区别非常明显,可谓泾渭分明.其间尤以宫廷御刀最为精美,无论刀刃还是装璜,均精工细作,集华夏诸般工艺之大成.史载乾隆皇帝下旨令工匠制作刀剑六十把,前后共经历了十年时间,方得完工.其制作之精良,刀装之华贵,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明与清是中国刀具制造的成熟期,在此期间,各种锻造工艺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嵌钢到夹钢,到包钢,到旋焊嵌钢,到旋焊马牙夹钢......等等等等,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与明代中早期相对应的是日本的战国时代.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各种刀具的需求量自然大增.出于战争需要,锻造师们也没有时间再象和平时期那样有条不紊地去打造名刀利刃,从而出现了大量品质低劣的日本刀.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德川家康统一全国,建立新幕府后,才得到改善.
    明早期铁装环首大刀.jpg
    明中早期龙纹装雁翅刀.jpg
    明中期错银雁翅刀.jpg
    明代日本输入的日本刀.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参与分 +2 收起 理由
    xxxxx213641 + 1 学习了!
    ★剑痴-飞龙★ + 1 ...o(∩_∩)o...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五: 迷失

    清代末年,中国的刀具制造开始走向了低谷.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8年间,中国经历了太多大多的战乱.以火枪为首的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传统刀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渐趋微小,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锻造师们也不可能再穷毕生之力去打造什么宝刀利刃.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刀队,或许就是中国刀在战争中最后的容光.
    简言之,中国的刀具制造已经衰落了.

    相对与中国来说,日本人则显得要精明了许多.有"老狐狸"之称的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之后,完全照搬了明王朝的海禁政策,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幕府末年,以美国海军为首的西方各国纷纷携带坚船利炮,开到了日本四岛.日本人在见识了西方列强先进的火器之后,立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联合各国推翻幕府,实行明治维新,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千余年前白村江口的那一幕再次上演.
    中国经历了延绵100多年之久的战火,而日本相对来说则要平稳许多,除了二战后期美军的轰炸及丢在广岛和长崎的那两颗原子弹之外,日本本土并未遭受战火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接踵而至的文化革命又开始实行刀具禁销,这一灾难性的行为让本就陷于低迷的刀具制造业受到了又一次重创.仅北京一地,就在军事博物馆的广场上将收集来的上万把刀剑,用电气焊当众全部烧断!对于中国的刀剑制造业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清代皇帝大阅佩刀 极其华丽.jpg
    清康熙帝御用战刀 尽展勇武.jpg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六: 结论

    看了这么多之后,也许有人会问:"从古至今,为什么日本刀的式样没啥变化?而中国刀的变化会那么多?"
    答案是这样的: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文明的发展前进中,必然会与周围相邻的文明发生碰撞,产生交流.宋之后的弯刀,正是来源于北方与西方的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游牧诸族,并非汉民族的发明创造.(有图为证)宋之后的雁翎刀,雁翅刀等,皆是受此影响的产物.
    日本则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在航海技术很差的古代,与其它文明的交流是非常有限的(从鉴真大师六次渡海的故事中便能看出).可以这么说:元代舰队的跨海侵伐,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危机.而元军的三次进攻中,只有第一次登上了日本本土,之后迅速撤离,并未给日本人留下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国土面积上,中国也远非日本可比.日本面积狭小,民众有限,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屈指可数.如战国后期著名的关原合战,各地大名纷纷出阵,可谓倾国举兵,也不过集中了约15万左右的兵力.战国大名武田信玄的骑兵队名震天下,长筱合战也不过只出动了1万5千人.
    而中国汉末,在那个战事连绵,人烟稀少的年代里,曹操为了讨伐孙吴,一次性就结集了二十多万军队.另外如昙花一现的前秦王苻坚,在率领大军南下,面临淮水时也曾气势汹汹地叫嚷道:"我军每人只要把手中的马鞭投下,便可将淮水阻塞."这就是"投鞭断流"一词的由来.其兵员之众,不言而喻.

    中国刀之所以类型繁多,是因为战争需要;日本刀之所以没什么变化,那是因为战争不需要.

    一句话:战争决定了兵器发展的走向,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清乾隆帝御用佩刀 .jpg
    清中期八十八峰旋焊双刀.jpg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发完了 真累啊
    另外郑重声明: 所有的图片绝非商业性引用 绝非 绝非

    [ 本帖最后由 Samurai[A] 于 2008-10-31 15:06 编辑 ]
    宋时期的民族刀.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3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总的来说感觉日本人一直在模仿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一切先进的东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6 23:25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10-3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以后慢慢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3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zngst.cn/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完整流传下来的技术太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3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何兄了
    俺也来学习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3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ianshen360.cn/

    认真学习,楼主研究得很深哦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9-6 01:4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痴-飞龙★ 于 2008-10-31 22:29 发表
    辛苦何兄了
    俺也来学习学习

    感谢兄弟加分 这两天闲着没事 就鼓捣出这么一个东西 ^_^
    另外感谢麦版加精 并感谢论坛给予俺以鼓励 ...... 等等等等 ^_^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cmkj.cn/

    图文并茂,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8-26 23: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1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可惜古代的冶炼技术没有好好流传下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11-15 22:26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8-11-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皇莆先生的这本书我也有读过很多便了,写得很好,刀友必备。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4-21 09:36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8-11-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啊 学习了也长见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茅塞顿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1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先的东西没能继承下来
    很遗憾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4-23 15:20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5-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hf.net.cn/

    多少宝贝就这样没了,【老毛】犯下的罪过比之【秦始皇】有过之无不及。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5-10-4 00: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