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9|回复: 34

[材料数据] 公布下本本人曾经测试过的一些冲击数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看热闹的 于 2012-6-16 19:37 编辑

以前断断续续打过几次冲击,今天忍不住公布一组本人曾经测试过的材料冲击数据,希望不要引起有关人员的介意,也希望不要以一些个人弯曲掰断,操刀等个人感受来评判这些数据,这是按照国家测试标准下得到的试验数据,只对来样负责。

执行标准:GB/ 229-2007

无缺口冲击数据,每组3个试样
瑞粉RWL34:28,29,23,均值26.7J(硬度HRC59,试样尺寸5*10*55mm,感谢AC米兰提供)
国产440C:17,12,15,均值14.7(硬度HRC59,试样尺寸5*10*55mm,感谢AC米兰提供)
一胜百V4e:115,48,44,均值69(硬度60.5,试样尺寸,10*10*55mm,感谢阳光猪提供)
玉树高氮钢:56.7,69.5,406,均值55.6(硬度58.5,试样尺寸10*10*55mm,感谢玉树临风提供)

U2型缺口冲击样
美国坩埚S5: 24,9,27 均值20J(硬度59.4,试样尺,10*10*55mm,感谢150crmo4v2提供)
国产60Si2Mn: 15,19,21,均值18.3(硬度52,试样尺寸10*10*55mm,出自某山西刀条作坊)
瑞粉RWL34:5,5,7,均值5.7J(硬度HRC59,试样尺寸5*10*55mm,感谢AC米兰提供)
国产440C:2,2,3,均值2.3(硬度HRC59,试样尺寸5*10*55mm,感谢AC米兰提供)
日本DC53: 3, 3, 4,均值3.3J(硬度60.7,试样尺寸10*10*55mm,自有材料)
抚顺DC53: 2, 2, 3,均值2.7J(硬度60.4,试样尺寸10*10*55mm,自有材料)
抚顺D2: 2,2,1  均值1.7J(硬度60.3,试样尺寸10*10*55mm,自有材料)



是不是看到U型冲击下这类材料冲击功数据如此之低很吃惊?事实上这类材料就是这个样子(需要注意rwl34和440C由于板料尺寸不够,只能加工成5*10*55小一倍的小试样,如果用标准试样其冲击数据可以大致翻一倍)就测试过的这些材料总体印象:第一档是,S5无疑韧性最优;V4e、rwl34、玉树高氮钢大致同一水平线,属于第二档;国产440C略逊,属于第三档,国产D2韧性最差,排名最末。国产60Si2Mn明显热处理失败,无法判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记得去年还是啥时候和一个大师吵得沸沸扬扬的。
那时候那位大师给的资料里面国产d2和dc53的冲击值很高呀!!!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16 23:43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6-1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V4e和玉树高氮钢有机会做个抗弯强度,看看是不是高强导致高冲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记得这个D2应该是Cr12MoV,不是真正意义上的D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0 10:31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6-1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k 于 2012-6-16 23:18 编辑

    钢厂原厂数据的冲击韧性值,可以看看
    可以看出D2类一般的冲击韧性都是在20-30J之间,随各个钢厂冶炼先进取决。也可以看到D2类在硬度59  低温回火下的冲击韧性最好。(我咨询过各钢厂大陆总代理的热处理工程师,他们也是建议D2低温回火对韧性比较好)
    PD613最佳冲击韧性是在HRC 60下  冲击韧性是45
    V4E HRC 60下  冲击韧性是60
    CPM 3V最恐怖  HRC 60下  冲击韧性是95.。。。。。。

    最开始接触百禄时,3种材料,K110(D2),K340(电渣DC53),N690(电渣含钴 440C),厂商告诉我除了N690是低温回火,其他都建议高温回火。 后来慢慢了解了才知道,应该是K110,N690低温回火,K340高温回火。
    厂商这么建议的原因就是低温下 转化率较低,  但是这点women可以通过深冷去解决,  另外高温回火下 电火花稳定性高,不容易形变。  这点对模具而言及其重要。所以大家做热处理时候 一定要参考钢厂对刀具钢热处理的建议。(附表是百禄集团对旗下百禄,伍德霍姆钢中适合刀具钢材的热处理建议)
    CPM.jpg
    DC11.jpg
    PD613.jpg
    V4E.jpg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1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1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2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2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3

    百禄刀具热处理建议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记得这个D2应该是Cr12MoV,不是真正意义上的D2。
    AC米兰 发表于 2012-6-16 22:12

    是按美国标准成分生产的D2,钢厂直接叫D2以区别于Cr12MoV,包括A2抚钢也生产,也直接叫A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钢厂原厂数据的冲击韧性值,可以看看
    可以看出D2类一般的冲击韧性都是在20-30J之间,随各个钢厂冶炼先进取决。也可以看到D2类在硬度59  低温回火下的冲击韧性最好。(我咨询过各钢厂大陆总代理的热处理工程师,他们 ...
    rik 发表于 2012-6-16 22:54

    冲击功只能纵向比较而无法横向比较。

    主要在于试验条件与执行标准完全不同,举个例子,美国冲击试验机打击锤的角度与中国的国标就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更加尖锐,具体可查询美国阿斯米和中国国标等。有研究者曾以调质型低合金搞强度钢为对象进行过对比,得出结论是相同V型冲击试样下美国试验机打出来的数据比中国高30J左右,但这也是针对某累钢种某牌号而言,换个钢种数据肯定会变化。所以冲击功无法横向比较,也就是说,对于某国外数据,可以参考其体系内各个数据之间定性的高低,但是无法与其它国家甚至是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更无法换算。

    比如同样有A,B,C三个钢,美国人说试验结果是50J,瑞典人说是30J,德国人说是10J,但我们不能根据这些轻易做出A钢最好的结论因为这是横向对比,根本就不是一个试验体系的结果。
    但如果美国某个企业对A,B,C三个钢分别给出试验数据,A是50J,B是30J,C是10J,我们可以轻松做出判断A最好,因为这是纵向对比。

    再者,各国试样尺寸也有不同,这里不仅仅简单说是 V型,U型,钥匙孔型、C型等的区别,就连同样试样形式,具体的尺寸其实也有差别。举例来说就同样V型,各国的缺口圆角都有所不同,打出来的结果自然有差异。。

    第三,各国标准也不断在演变,就连数据处理和单位都在变化。例如,rik兄可能也注意到了,为什么有的单位是J,有的是J/cm2,有的是公斤米等,这是因为人们对冲击的理解也在变化。中国标准过去就是用J/cm2,现在用J,不要以为这只是单位发生了变化,而是数据处理也发生了变化,假设针对同样一个试验,采用的了u2型或V2型缺口试样,假设按照过去老标准得出来是50J/cm2,按照现行标准处理数据就会是40J,因为过去是用吸收能量除以截面积,而现在直接用吸收能量,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有时候也会做出错误判断。

    综上,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给出的数据无法成为我们横向判断的依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  马克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26 13: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6-17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相同材料,不同的热处理流程,在同样的硬度表现下,冲击韧性数字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比如说同样的硬度,但普通电炉热处理、深冷热处理、类似温度但时间长短不同的回火等等,会不会造成明显的系统差别?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9-2 00:0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6-1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6# 看热闹的
    明白,看来是我记错了。
    440C如果大致能翻一倍的话,那数值岂不是比DC53也要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5# rik
    感觉表里的K110,elmax之类的淬火温度偏高了。
    不锈钢建议低回是为了保证防锈性,模具做高回是为了提高线切割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相同材料,不同的热处理流程,在同样的硬度表现下,冲击韧性数字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比如说同样的硬度,但普通电炉热处理、深冷热处理、类似温度但时间长短不同的回火等等,会不会造成明显的系统差别?
    taiga 发表于 2012-6-17 01:04


    肯定有差别,任何参数变化从道理上讲都会造成差别,但这些材料的热处理参数基本上很明确了,只要按照流程去走,差别不会太大,更大的影响来自于冶金质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6# 看热闹的  
    明白,看来是我记错了。
    440C如果大致能翻一倍的话,那数值岂不是比DC53也要好了?
    AC米兰 发表于 2012-6-17 10:28


    其实,用额定150J的冲击机去打,数值在5J以下已经基本上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5# rik
    感觉表里的K110,elmax之类的淬火温度偏高了。
    不锈钢建议低回是为了保证防锈性,模具做高回是为了提高线切割性。
    AC米兰 发表于 2012-6-17 10:29


    本试验中其它一些材料的热处理参数不详
    S5是我本人热处理,采用直径25mm的棒样,热处理制度为700度-880度油冷-205度回火2次
    DC53和D2是取自直径150的棒料1/4位置,热处理由使用方完成,采用850度预热-1130度-空冷-540度回火二次进行,工业上对d2大多采用高回以发挥Mo的二次硬化作用提高耐磨性,否则选用时c12MoV变成d2,如果不高回那点Mo就白加了,还不如用前者,DC53更是需要高回,2个Mo更不能浪费。至于韧性,高回的确不如低回,但即便低回,这类脆性材料用U缺都打不出多少来,工具模具类材料的U缺数据之低气死是超乎人们想象的。即便cpm3v来了,我估计u缺也8成可能不会超过20J。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V4e和玉树高氮钢有机会做个抗弯强度,看看是不是高强导致高冲击。
    寂静岭 发表于 2012-6-16 22:04

    V4e的均值虽高,但离散度偏大不太,有个无缺单值超过100J,另两个只有40多
    老陈多次提到强度,就抗拉强度来说,基本和硬度对应,但是工具模具钢等脆性材料很少做拉伸试验,就因为经常无法得到有效数据;而抗弯强度并纯粹意义上的强度,而是硬度和韧性的综合反应,我看过一些坩埚粉末钢的数据,似乎大多都是4000-5000MPa的水平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3-7 22: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6-1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膜拜~先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看热闹的
    是1030吧?
    D2,DC53正常情况都是低回的冲击韧性更高些。另外,材料规格,热处理方式对性能也会有些影响。
    RWL34和440C是同炉处理的,规格RWL34是5.2*40,440C应该是5.5*200的,热处理流程应该是1050淬火,气冷,-130深冷,180-200回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是1030,敲错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