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7603
注册时间2005-3-3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2-15 15:54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在中國古代名目繁多的各類兵器中,刀劍的歷史最為悠久,1961年從河北青龍等地商墓中出土的通鑒,經考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而從甘肅馬家窯和馬廠文化遺址出土的銅刀,時間更為遙遠,離現在差不多有五千年之久,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
早期的刀劍由於器身尺寸都很短小(長度都在20至40釐米之間),一般只能隨身攜帶作自衛護體之用,或有時當作日常生活用具和修理工具(主要是刀)。周代以降,劍的發展非常迅速,秦漢時期劍身的長度大多都已有一米左右,而在鑄造技術、加工工藝等方面更是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這時候的劍已成為除戈、戟等長兵器以外的主要兵器。但是刀卻在此時不受重視,因為在這段時期的出土文物中,刀極為罕見,直至西漢初鐵制環首刀的發明才改變了這一現象。環首刀無論在器?#124;和長度方面都能與青銅劍相媲美或者超越它。魏晉以後,刀大肆流行起來,雖然直至清代,劍作為一種常用兵器依然存在,但它的普及面已遠遠低於刀(而且此處所指還不包括那些屬於長柄兵器的大刀,僅是指佩刀而言)。
區別刀和劍,最基本的特徵是看雙刃還是單刃,一般刀都是單刃,而劍是雙刃,但也會出現一些特殊的例外。如從外形上看,商代的刀刀身微彎,刀尖起翹,劍身都比較直。兩漢、魏晉南北時期的刀劍,器身全都是直的,入鞘後很難區分出來。隋唐以後,刀劍又逐漸恢復了商代的特點,直到現代沒有再發生過新的變化。
刀劍在古代為什麼使用時間既長而又普遍,不僅因為它是攜帶方便的武器,更因為它是封建官僚、士大夫社會地位、身份的象徵,《正以》上說:“春秋官吏各得帶劍。”《晉書•輿服制》上載:“漢制自天子至於百官,無不佩劍,其後惟朝帶劍”。《說文》上也記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則帶劍,無事不得帶劍”(此處的有事,應指的是戰事)。而且所配之劍在長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帶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古代計量單位,約合六兩),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記》)刀劍不僅在長度、重量方面有等級之分,而且在製造、加工和裝飾等方面的選材用料,工藝精細程度上差距也很大,很多出土的銅、鐵刀劍通身上下精雕細琢,鑲金嵌玉,使一件殺人兇器成為綺麗華美、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寶,這都是為了炫耀使用者的顯赫身份。
佩劍配刀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過很多不同的式樣,這些式樣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的特徵。同一地區的不同式樣,往往還會形成一個系統。同時,不同式樣的刀劍,因為器物本身的特點和不同民族和服飾習慣與愛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佩帶方法。如果對照和比較這些佩帶發和各個系統地刀劍中典型式樣間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可以發現很多相互影響、互相滲透的地方。有些佩帶法與式樣還流傳到國外,為其他國家的民族所接受、?#092;用,與此聽時,也引進吸收了歐亞等地這方面的先進方法與式樣,這種內外交流,在各個歷史時期內一直持續不斷。
一、 西周至西漢前期劍的類型
先秦時期,中國的兵器一般都用青銅鑄造,雖然根據出土的實物表明在殷商晚期還有少量的玉和鑲玉兵器,但這些兵器毫無使用痕跡,銅與玉銜接部極易脫落的現象上分析,很可能都是些儀仗用禮器,而不是真正作戰用的武器,實戰用的都是銅兵器,特別是劍。數量龐大的出土實物證實,用青銅鑄劍的歷史一直要延續到西漢前期,雖然鐵器在西周晚期就已經問世了,但是從秦始皇兵馬俑坑和西漢前期墓葬中出土的絕大部分仍然是青銅劍,可以說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是青銅劍一統天下。根據全國各地出土的實物,歸納分析其長度、外形特點、裝飾圖案、花紋特徵,基本上可分為如下幾個系統。
中原系統
中國歷史上把黃河中下游地區習慣上稱為中原,其範圍大指包括希奇的河南、山?#124;和山西、陝西等地區,古時候是漢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上述這些地區內出土的大量青銅劍,都有著不同于殷商時期北方草原遊牧民族所流行的特徵,學術界把這類劍定為中原古劍。中原古劍始於西周,原始形狀為直身、扁莖、尖鋒,莖與身之間無劍格,劍柄需要另外安裝。春秋戰國時期,這類劍開始發生變化,鞑糠纸Y構日趨合理而完美,逐漸形成圓首圓莖、莖上有時有箍(箍是為了便於在柄上纏裹絲繩,握持更舒適有利),莖與身之間有劍格、劍身直而中間起脊、劍身的斷面為扁三角形、劍鋒圓尖的標準是揚。這類劍的另一種式樣則保持了西周時扁莖無格的特徵,劍身前部有的還略微收細,劍脊有時出現二條或三條,劍身斷面為扁平型或菱形,與這類劍一起往往還同時出土很多雕琢精美的玉製品,經研究和復原,全都是劍身和劍鞘上的裝飾,這類用玉制部件作裝飾的劍稱為玉具劍,在漢代十分興盛。玉具劍大部分仍是青銅劍,少數是鐵劍或銅柄鐵劍。
中原系統在形成的過程中,可能受到北方系統和?#124;南地區劍型的影響。定型以後,又反過來影響了西南和上述地區的劍的式樣變化。
北方系統
北方系統的青銅劍分佈地區相當廣泛,在今南起河北,北至吉林,?#124;起?#124;?#124;半島,西至內蒙古和山西北部等地區都有屬於這一類型的出土實物。這一系統的劍內部變化比較多,按照外型特徵的差異比較顯著之外,基本可以分成三大類型,每一大型之內又可分為幾種或幾個支型。
1型:曲柄劍。劍身平直,中脊起棱,曲柄,柄上多數飾幾何紋,柄首作羊、馬等獸首型,獸首下部一般都有環,柄與劍身之間有時一側,有時兩側都有凸出的小尖齒,以此作為劍格。這一型劍的實物很少,根據同時出土的其他青銅器的紋飾、器型推測,其年代可以早到商代晚期,這種劍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劍,從以馬、羊等動物頭作裝飾的特點分析,基本可以確定是西北草原遊牧民族的物品。
2型:柳葉劍。以其劍身形如柳葉而得名,劍刃平直,中脊起棱,劍身斷面呈扁長菱形,與曲柄劍相同,劍身、首、莖都是一次鑄成。按劍首、莖的特徵,柳葉劍又可分為兩種支型。
A型:劍身和莖之間有兩個尖角外撇的小齒,小齒連兩側劍刃處都有缺口,劍莖扁平,有的中間有溝槽,莖首作鳥獸頭、蘑菇、梳齒、三蛇糾結等形,莖上飾鋸齒、圓點方格、動物、獸面、夔龍等花紋。莖上花紋以前兩種為最多,後兩種只出現在極少的劍上。
B型:劍身和莖之間有較明顯的向兩側凸出的劍格,格呈長方、橢圓、半月、鳥獸首等形,莖首作橢圓、雙環、獸面等形。
柳葉劍中A型大都出土于內蒙古寧城,北京昌平、房山一帶,年代在西周成康時期至春秋早期。B型於四十年代曾經從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收集到大批實物,以後在林格爾、河北懷來、北京琉璃河等地都有發現,經考證為西周早期至戰國時期的遺物。柳葉劍與中原古劍的早期形制有很多相似之處,有的劍莖上的獸面紋和夔龍紋完全是中原青銅文化的典型紋飾,因此這類劍是受中原古劍的影響而形成還是流傳到中原地區的,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3型:曲刃劍。這類劍劍身較寬,劍刃弧曲,莖與身之間沒有劍哥,根據外形也可分為兩種:一種近似柳葉劍,莖與身連為一體,一次鑄成;另一種無劍莖,劍脊前長出一段用於安裝木柄,木柄的柄首(即莖首)很寬大,與柄成T字型,柄首頂部挖有凹槽,凹槽內嵌有用石料、赤鐵礦、磁鐵礦、青銅等材料磨制鑄造的,或用泥捏燒制的劍柄段加重器,又稱“枕狀物”或“枕狀器”。這兩種劍的劍身都有些像拉長的葫蘆,有的在劍身中部向兩側突起尖角,有的全部是曲線。曲刃劍出土在今天的?#124;北地區,年代集中在春秋戰國時期,少數可能要上溯到西周晚期。
北方系統的青銅劍,無論年代早晚,器型尺寸都比較短笑,劍身加劍莖一般在35釐米左右,短的只有25釐米,最長的也沒有超過40釐米,在長度上遠遠落後於其他系統的劍。
巴蜀系統
今天的四川盆地,春秋戰國之際存在著巴、蜀兩個奴隸制王國,其區域在今北起昭化、南至宜賓、西抵蘆山、?#124;達巫山,包括成都平原、秦嶺以南、大巴山以?#124;、大婁山以北和康藏高原?#124;部邊緣地帶,流行於這一區域內的青銅劍即稱為巴蜀劍。
巴蜀劍都是扁莖無格,莖上一般有一至二個穿孔,便於安裝木柄時釘釘之用。柄以兩塊木片夾在劍莖外,用小釘釘合後,外面纏以細繩並髹漆加固。劍身分為兩種,一種較寬,中脊成圓柱形隆起,脊側有的有較寬的血槽,劍身上大都鑄有虎皮、半圓形、三瓣花等花紋和手心、花蒂、人頭、虎、鳥等符號。另一種較窄、厚,表面無花紋、符號,也沒有劍脊和血槽,這種劍有的是雙劍,出土時兩把插在同一個劍鞘內。
巴蜀劍的劍柄都很長,有的劍出土時殘存的劍柄就達16.5釐米,據考證最長的可達劍身長的二分之一,根據《漢書》等史籍的記載,這種長柄劍不僅可以手握刺擊,必要時還可以像梭鏢那樣擲擊。
巴蜀劍的器型與中原古劍的早期形態十分接近,如果僅以出土實物的斷代年限為依據,可以作出是從中原流傳過去的結論,但這是關係到文化淵源這樣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僅憑一、二條依據作出判斷有失嚴謹,因此如何定論還需進一步全面論證。
西南夷系統
“西南夷”其名,取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戰國至西漢中期,在今雲南滇池地區(主要指晉甯、昆明、昆陽、海口、富民、大營、澄江、萬海、曲靖等一帶)和洱海地區(瀾滄江、金沙江流域)是西南少數民族夜郎、且蘭、滇、雋、昆明、邛都等民族的聚居地,在這兩個地區,包括臨近的四川西昌,涼山彝族、甘孜和阿壩藏族三個自治州以及貴州邊緣地區內,曾出土了大批製作精美、花紋圖案繁複的青銅劍,這些青銅劍造型豐富多彩,具有強烈的地區民族文化特點。
西南夷劍如果根據外型特徵可以分出很多支型,為了便於闡述,將小的次要的特徵加以概括、摒棄,取其差異最顯著的特徵可分為三大類:1型,沒有劍格;2型,一字型劍格;3型,在劍身與劍莖之間有三叉型脊棱。這三個支型的劍,劍莖與劍身都是一體鑄成的,莖大部分為圓柱形,少數是扁莖,劍莖的造型千變萬化,有的直接用動物和人的形象組成,在劍莖和劍身上一般都鐫有虎、豹、猴、蛇、蛙、花草、人獸相搏等典型的滇池地區青銅文化圖案花紋。
西南夷劍中,除了青銅劍之外,還有數量頗多的銅柄鐵劍,銅柄鐵劍的尺寸一般要比銅劍長,劍首羽中原古劍很接近,在銅劍莖與鐵劍身之間還有一段銅劍身,這段銅劍身有的做成尖齒狀劍格,有的在兩側鑄有乳釘和小圈,表面鑄有花紋,其作用很可能是為了加固鐵劍身與銅劍柄的銜接,所以長度有時超過了劍莖。
西南夷劍的部分式樣,可以明顯地看出是受到中原劍、特別是南方的吳越楚銅劍的影響。
吳、越、楚銅劍
越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制劍諸侯國,史籍記載兩國曾大量生產過“扁諸之劍”和“步光之劍”,這兩種劍都因精良絕倫而聞名於世。越滅吳後,又為楚所滅,但是其鑄劍的技術代代相傳,影響十分廣大。七十年代在浙江長興、雉城、李家巷、吳山一帶曾出土了一大批吳越楚銅劍,這批銅劍大部分都保存完好,有的雖然在地下埋藏了二千餘年,但依然光澤如新鋒利無比,完全如史籍中所說的“鋒銳鍔利,以刺刺入,以擊則斷”。
吳、越、楚銅劍按其外型可以分為三大類型:
1型:在劍身、劍莖和劍格上都鑄有花紋,劍格成方形或雙耳形,有的接近于中原劍格,劍身有兩種,一種從上至下直線收細,一種中部較寬,上部略窄。劍身中間有的起脊,有的脊變成了方棱,這一型劍與西南夷劍有很多相似之處。
2型:外型與中原劍完全相同,但劍格裝飾比較華麗,劍脊的兩側有血槽,或者是雙脊。
3型:具有西南夷劍的一字型劍格,這類劍外表樸素無任何裝飾。
春秋至西漢,吳越楚地區一直是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與外界的交流也很頻繁,這可以從吳越楚三種支型劍,分別與中原和西南夷劍存在很多相同與相似之處的現象上反映出來。與之相比較,北方系統的劍器形就顯得比較獨立,缺少變化,或許這正是缺乏與中原和南方的經常性交流而形成的後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