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angchang

新人的问题(表笑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6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zdsb.cn/

呵呵.是够贵的.找坛子里的人自己缎一个就便宜了!但是防锈也没办法啊.总不能上涂层啊.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otop.net.cn/

这是个很有创艺的想法  这菜刀出来了怕是舍不得用啊  哈哈太金贵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zc.net.cn/

搞笑贴吧?
我还想用大马做指甲剪呢
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摆渡搜来的:
大马士革钢刀的原料是从印度运来的小块钢锭(一种铁和碳的混合物)当然在更早的时候是从我们
中国运过去的。在流经大马士革这座城市后,在中东和远东地区开始制造。这种原料经过现代科学
的鉴定,其内部含有碳、锰、磷和硫等其他物质。

在刀身上遍布着细微的叫做(damask或者damascene)的花纹,虽然说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工匠也能
将繁复的花纹嵌上刀具,但大马士革钢刀的花纹却并不是事后加入而是与生倨来的,其刀身略微弯
曲,刀柄按照每个部族和使用者的习惯量身定造。贵族镶嵌豪华的宝石以示区别,刀尖要比刀刃处
厚,以便刺穿装甲。可以说是战争的利器。
在现代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用现代科学方法揭开大马士革纲刀它那神秘的面纱。

钢刀本体内部其实渗有碳化三铁(fe3c)由于他们的颗粒直径非常小,只有6~9微米,而且紧密在
排列在一起,所以产生了刀身上的神秘花纹。而这些碳化物的颗粒非常的坚硬,但又由于钢本身嵌
入了这些物质使得大马士革钢刀具有了坚硬刀刃和柔韧的刀身。但如果使用普通的钢铁打造方法,
这些颗粒虽然也会存在,但含量绝非大马士革刀如此之高。那么古代人是用了什么神秘方法呢?

在现代人查找了很长时间后,发觉问题出在原料上,当铁矿石在开采时碳在其中的含量达到了
3.9~4.7%,而经过演炼之后之留下了0.5%左右甚至更低。但大马士革钢的含量缺在1.5%。所以使
用纯度高的铁矿石反而无法打造大马士革钢刀。但就算使用纯度不高的矿石还是无法达到出现刀身
上的花纹,究其原因在于刀身中还有另一种物质,那就是含量只有0.003%的钒。它就犹如催化
剂,可以使刀身上产生较多的带状花纹。

但安息人在遥远的古代是如何掌握了这种微妙的化学技术的呢?这个伟大的古老民族发明了一种特
殊的打造方法,他们在加热钢锭的时候,除了铁块以外还放入了木碳、玻璃碎片和绿树叶。当这些
物质在高温下溶合在一起成为钢锭时,大马士革钢就完成了。虽然在开起来很简单,但在溶解过程
中却起了非常微妙的化学变化。

首先是玻璃的熔化,形成了一种防止钢锭氧化的溶渣。而树叶产生了氢气,加速铁的碳化,并将铁
中的含碳量再度增加。使之产生花纹必不可少的碳化三铁。这样大马士革刀的材料就基本完成了。

然后就是反复的煅造50次左右,使钢锭成为刀的形状,并使刀内部的原子更为契合。当然刀本身的
焠火也是需要的,但如果急速放入冷水中,就不会出现带状花纹的,这点要注意哦。

最后的工序就是开锋和装刀柄。这样在一把在18世纪就消失的古刀就再次的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回答者:ToLaoMao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zngst.cn/

大马士革花纹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它们的原产地都是印度。在中世纪,印度出产的一种乌兹钢锭,是制作刀剑的顶级用钢,每年阿拉伯商人都要向印度进口大量的钢锭用于武器制造。所谓乌兹钢指的是用菱铁矿掺杂镍、铬、锌和锰反复煅烧若干次才能成功。由于铬和锰之间的分子斥力较大,分子间不易形成共价键,乌兹钢的锻造失败率极高!目前好像没有什么铁匠可以锻造。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所以它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
   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因动人的传说和自身的优异性能,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刀具,成为刀具收藏界的极品。近年来有一些公司采用镀锡工艺模仿大马士革钢的花纹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又称为结晶花纹钢.是一种古代粉末冶金和锻造技术完美的结合大马士革钢刀上的花纹基本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纯的雪明炭铁硬度比玻璃还大.暗的地方的结构是属於沃斯田铁和波来铁.整体含炭量大约是在1.5~2.0 % 之间. 韧性高的波来铁里均匀散布着比玻璃还硬的雪明炭铁.使得大马士革钢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的刀身.
   大马士革钢的花纹和摺叠钢有明显的差别.大马士革钢花纹比较细致看起来比较自然黑白的对比也比较大.在古代由於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很多大马士革钢的刀刃呈现黑色的现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铁.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漂亮的花纹.此外大马士革钢比起摺叠钢来是很不容易生锈.几百年下来没有像日本刀一样的费心保养却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锈.其实在现代制造工艺的冲击下,乌兹钢锭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现在的大马士革花纹钢是现代工艺的产物,应该说,真正的大马士革刀已经失传了乌兹钢从冶炼到锻造对温度的要求都很苛刻,冶炼时温度不得高于一千度,锻造时必须低温(即中国的所谓“冷锻”)。钢铁在高温下可塑性较好,一般制作刀剑都在高温下将刀剑敲打成型。但乌兹钢如果高温锻造,碳会大量流失,碳结晶也会被破坏,因此锻打时温度不能太高(自然也不能太低),很难掌握,所需的技术,经验,劳力能比其他钢铁要多,成品率却低得多。乌兹钢刀的制作技术只流转于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欧洲人早在维京时代就通过“瓦兰吉亚到希腊之路”进口乌兹钢,但都是大体成型的钢条,对于钢锭如何加工成刀条欧洲人并不了解。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曾劫掠过一艘满载乌兹钢锭的印度商船,葡萄牙人还算识货,把这些宝贝疙瘩运回欧洲出售,大多卖给了里斯本和马德里的高级刀工。这些刀工用这些钢锭制造精致的匕首等物,发现成品没有花纹(说明碳晶体已完全破坏),性能也平平,显然欧洲人用的是自己的传统锻造工艺。
   大马士革钢以纹理图案的精致及复杂程度,而定出质量的高低。因为能有精细天然纹理的,必是用最优质的钢制造所得。钢中的晶体图案有宽纹、窄纹、波状纹、树状纹、球状纹、晶体或晶粒纹,有的纹理扭转卷曲像“蚂蚁的足迹”。图案称为柯克纳杜班(Kirk Narduban)的,其意为“40阶梯级”,又称“神梯”或“雅各布梯”,被认为是最精致的大马士革钢图案。这种图案还可再细分为双神梯(Double Kirk Narduban)图案、玫瑰和螺旋(The Rose or Circle)图案、神梯和玫瑰(Kirk Narduban and Rose)图案、双神梯和玫瑰(Double Kirk Narduban and Rose)图案。
  另有被称为“Qara Khorasan”的大马士革钢,其刃体带有极细的黑色水纹、“Qara Tapan”的刃体有发黑色亮光的花纹、“Akparee”的刃体有如卷线或丝体花纹图案、“Begumee”的刃体有如在水中流转荡漾的长丝花纹、“Zanjir”的刃体有如链索形的光亮花纹。而一般图案的剑刃,被称为沙姆(Sham)或叙利亚大马士革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马士革钢刀是欧洲人的叫法,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它们的原产地都是印度。在中世纪,印度出产的一种叫乌兹钢锭是制作刀剑的顶级用钢,每年阿拉伯商人都要向印度进口大量的钢锭用于武器制造。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特殊的花纹--穆罕默德纹,所以它是属于花纹钢中的铸造型花纹钢,区别与折叠锻打形成的焊接型花纹钢(包括中国剑、马来刀等等)或者淬火型花纹钢(日本刀),当然,几乎所有古代的花纹钢都是用来制作武器的,因为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肉眼无法分辨),使得刀剑更加锋利。大马士革钢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就是锋利和珍贵的象征。
   早期的大马士革钢刀是指使用印度、阿拉伯、土耳其等地使用乌兹钢制造的刀剑,其中以波斯的施西利弯刀最为锋利,现在收藏者手中保存状态比较好的施西利弯刀仍然可以轻松将抛在空中的几根蚕丝斩断!当然这些刀也是价格昂贵异常,只有少数收藏家有能力购买。
    大马士革钢刀不仅锋利,而且大多数装饰华丽,刀柄造型优美。贵族的刀大量使用了玉石和其他宝石镶嵌,普通的刀也采用了珐琅、金银错丝等工艺。
     这些刀剑本身所具有极高的价值是其成为历次十字军东征时的掠夺对象,甚至拿破仑也从东方掠回了数把精美的大马士革钢刀。对欧洲的工匠而言,大马士革钢刀是如此的神秘和华丽,但是不论是刀身还是把手,他们都无法完美的仿制,他们没有铸造型花纹钢——乌兹钢锭;同时也不具备伊斯兰金银珠宝工匠的手艺,伊斯兰工匠加工镶嵌的金丝经历千年不会掉,而欧洲工匠模仿的制品一般50年后就开始变得斑驳了。
大马士革钢刀虽然是单手持刀,但是一般都比较长,刀身宽,重量大,加上弧度大,劈砍时的威力特别大,可以把敌人连人带甲一同劈开。当然这需要有超常的腕力和臂力,伊斯兰骑士为了锻炼自己,经常单手抡大木锤(形状类似于一个顶部装把手的拳击用沙包),就像中国民间力士玩石锁那样。在实际战斗中,骑士们为了节省体力水平握持施西利弯刀,利用战马的速度向敌人冲过去,利用大马士革钢刀锋利的特性,在无声无息中将敌人的头颅削去!绝对的杀人艺术!印度的乌兹钢刀多是步兵使用,一手持盾一手舞剑,现在在印度的乡村,还有这样的格斗练习和表演,这种武术的最高段位表演是用另外一种罕见的大马士革钢刀,概念类似于中国的绕指柔,刀身长3米多,效果类似软鞭,和《浪客剑心》中刀狩张所使用的最后一把新井赤空打造的刀很像,似乎只短了一点。
由于印度的乌兹铁矿在17世纪末被开采殆尽,所以铸造型花纹钢也消失了,大马士革钢刀的制作就此失传!20世纪,不断有人想利用现代的科学来分析和复制大马士革钢刀,但是都失败了,而今大马士革已经成为花纹钢的代名词了,现代的大马士革钢只是焊接型的花纹钢了,而且这种花纹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没有实际的意义!
   大马士革钢分为铸造型和焊接型。古代名刀都是铸造型性能优异卓越!武松的雪花镔铁双刀就是大马士革钢刀。铸造大马士革钢、接焊大马士革钢,前者不是用含碳量不同的铁碳合金锻合而成,而是用熟铁渗碳法,或者直接冶炼法在坩埚中冶炼得到的。这坩埚钢俗称乌兹钢,它在冶炼过程中并未完全达到液态,而是一种胶融态,冶炼产品本身就是一种组织和成分即不均匀的钢铁集合体,就具有了花纹,一般古代乌兹钢都是这类型,由于其切金断玉的性能,可谓价值连城。后者则完全是用接焊方式,把不同含碳量的铁碳合金一块一块地焊接成的。铸造大马士革钢亦可通过增加折叠锻打次数的方式使花纹变得更加细腻均称;接焊大马士革钢花纹则完全是人为的,显得比较呆板,为工厂大批量生产,基本没有什么价值,现在的小刀为花纹而花纹多为哗人耳目而已,性能和价值跟古代铸造型乌兹钢都相差几个数量级。
   大马士革已经成为传说了…… 但是希望自己通过努力会让传说再次成为现实,自己像钢刀一样.......

大马士革钢的BLO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马士革钢Damascus steel, 在古代和中世纪,许多地区(包括大马士革)
原来生产刀剑的一种钢材。其生产过程是将多层铁片在炉中反覆加热并锤
锻成一体,导致少量碳的增加。造成坚硬.耐用的钢铁.後来技术传致龙泉.龙泉当地的铸剑师变成功的铸成了数把名剑

考证结果大马士革钢就是花纹钢 水文钢
、关於复制花纹剑的性能  
由文献记载和民间调查可知,我国古代花纹钢刀剑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花纹细腻、华茂、清新;二是

有的刀剑比较锋利,如曹植说其父之宝刀能“陆断犀革,水断龙角;轻击浮截,刃不纤削”。其中最重

要的自然是第一点,这也正是花纹钢区别於一般铁碳合金处。从试验情况看,我们复制的花纹钢剑大体



(1). 大马士革钢是由钢和什麼金属组成的合金?

其实成份没啥特别,只是纯度颇高的碳钢(含碳1.5%,属高碳钢),让它声名大噪的原因,是钢材表面有漂亮的纹理.有材料学家拿博物馆的藏刀分析,成份如下:

Table IV. Chemical Analysis of Seven Wootz Damascus Blades*  
Element 7 9 10 Old B Figiel Voigt Kard  
C 1.71 1.41 1.79 1.51 1.64 1.00 1.49  
Mn 150 <100 300 100 200 500 100  
P 1,010 980 1,330 950 1,620 260 1,440  
S 95 60 160 53 85 115 90  
Si 350 500 500 470 460 975 500  
Ni 600 400 700 <100 180 <100 200  
Cr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Mo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Cu 1,750 900 1,830 330 780 300 900  
Al <10 <10 10 12 8 25 30  
V 145 50 270 40 40 <10 60  
Nb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Pb <10 <10 <10 <10 10 10 40  
Sn <10 10 <10 <10 <10 15 <10  
Ti 9 11 6 13 16 7 19  
Zr <10 <10 <10 <10 <10 <10 <10  
B <1 <1 <1 <1 2 <1 <1  
Ca 19 17 15 11 2 13 <1  
*All analyses are in parts per million by weight, except C, which is in weight percent.  


(2). 大马士革钢的特性?

大马士革钢分两大类,一种称pattern-welded Damascus ,它是类似日本武士刀,把低碳钢板与高碳钢板重叠鎚锻,再做数百次的折叠鎚锻,因此刀截面可看到上万层的叠层.另一种称wootz Damascus,它被制成匕首或弯刀,因为钢材表面的特殊纹路而成为收藏品.


(3). 大马士革钢发明或发现的历程?

约开始於西元8世纪至1750年成为绝响,因为技艺失传,又没有文献留下,真正制造法已经不可考;材料学家怀疑,可能是某产地的铁矿才能炼出这样有漂亮纹理的钢材,因矿源采光,所以技法因此失传.


(4). 「大马士革」是英译的吗?意思是什麼?

英文 Damascus steel,至於为何叫Damascus,一说是发明人名字是Damasqui,另一说是钢材表面纹理似水波,阿拉伯文的水叫 damas
作者: 細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有关   阳光四射的


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记载。  
这三种记载都有偏颇,相互矛盾处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证,又有考古发现作旁证,互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真相。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因此他们的记录更可信些。
  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南宋尚未灭亡,忽必烈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并不多,汉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执意要控制日本,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汗虽富甲四海,可因为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于理财,蒙古帝国的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忽必烈之前的两位大可汗贵由和蒙哥都以挥霍无度著称,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以贵金属支付,对部分拖欠的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激战四年,这场蒙古人之间的内战无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日本在过去数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地和出口国,这个富裕的岛国在急需硬通货的蒙古贵族眼里无疑是块肥肉。
  公元1274年,进攻日本的远征军由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并蹂躏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登陆攻入内陆。三路入侵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
  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日本人战术较为落后,在开始的战斗中蒙受巨大伤亡,但他们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军的推进。在相持了几天后,日本人渐渐适应了蒙古人的战术,于是开始反击。主要由武士组成的日本重骑兵队尤为英勇,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敌人,与敌军贴身近战,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进展无望,他们的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给养都即将用尽,元军无力继续守住阵地,他们只得上船撤退。在返回朝鲜的路上,元军的舰队遭风暴袭击,遭受了一些损失,不过大部分船只安全回国。此次战役日本史称“文永之役”,蒙古人在东亚第一次遇到了装备训练和勇气都不逊于自己的对手。高丽人在战斗中主要负责近战,他们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冲击而损失惨重。故而高丽人对日本军人的战斗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战刀印象深刻,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相对来说,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损失小一些,在他们看来,日本人的弓箭虽威力强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角弓相比。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战刀:当时日本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日本战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亚出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可以媲美。古代最优良的钢按性能排列依次为大马士革钢(铸造花纹钢),日本钢(暗光花纹钢),马来钢(焊接花纹钢)。中国最好的钢(镔铁)其实也是一种焊接花纹钢,不过性能没有马来钢那样出色,中国最好的刀剑一般由进口的马来钢制造。大马士革钢为高级合金钢,冶炼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具体制造技术已失传。在古代,大马士革钢刀一般只有贵族才能拥有。最顶级的大马士革钢刀为乌兹钢刀,产于印度,其次为斯切尔弯刀,产于波斯。斯切尔弯刀的做工和装饰极尽精致奢华,是蒙古贵族的爱物。相比之下,日本钢其实并无太大特色,日本战刀的优良性能主要来自其独特的后期淬火工艺。大马士革钢刀性能固然卓越,但日本刀制造成本低廉,日本的普通民兵都可拥有一把好刀。
  平心而论:若论吃苦耐劳,当时的蒙古战士无人可敌,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蒙古人作战时机动性第一,一般只带很少的给养,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的平民解决。可这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们掠夺。因此日本人的战术可谓十分高明,当然这也需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做后盾。
  第一次侵日战争结束后,忽必烈认为日本人已领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干脆地将蒙古使者斩首。忽必烈自然不会忍气吞声,在统一中国之后,他便着手准备第二次海上入侵。军队由中国各地,蒙古和高丽招集至沿海地区接受登陆作战训练,远征军的粮秣补给也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征集,同时高丽和中国东南沿海的造船厂也昼夜赶工,制造大小战舰和运兵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大规模的远征准备自然无法保密,日本人严密侦视元帝国的动向,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当敌人进攻日期临近时,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精锐武士军开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布防,北条宗政的镇西军后来成为战斗的主力。同时九州各藩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赶来参战。
  公元1281年,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发。此次出征的军容十分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易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岛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杀,岛上的建筑物也被尽被毁坏焚毁。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更有效的抵抗,日本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击击溃了高丽军主力,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超过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墙。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时无论蒙古人还是日本人大概都以为这次战争的结局将和上次相同,会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现在只得等死。三天后,日本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汉人)免死后成为部民(贱民)。今天的博多湾还有一座名为“元冠冢”的小山,据说是当年元军将士的集体墓地。在这次惨败中,南方军只有三名士兵逃脱,他们拼凑了一艘小船,幸运地漂回中国。忽必烈透过这三位幸存者终于知道了战败的真相,此次战争的副统帅范文虎被斩首,其他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日本史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日本人投入的军队论质量和数量都远胜过“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在装备和战技方面。日本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日本人对元军中的汉人评价最低,在他们看来,汉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不过汉人打仗不行,做奴隶倒合适,因此日本人最后赦免了部分汉人。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战争中的八年间隙期间,日本人似乎改进了他们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时,蒙古人发现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从保留至今的图画看:日本人的长弓与当时最先进的英格兰长弓有几分相似,长约一点五米。由于日本人本来就很矮小,画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们所持的弓还短。实际上当时日本人的战术也和英国人相似,都是以重骑兵(武士)为突击主力,轻步兵和弓手负责保护两翼和压制敌人。
  关于日本参战军队数量,各方的说法都很模糊。后来的一些中国野史称第一次战争日本投入十多万军队,第二次战争则有四五十万日军参战。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也绝不可能。当时的九州总人口不过几十万,即便全民动员也不会有十万兵力,况且并非九州所有地区都派兵参战。两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日本的财富和人口都远胜过十三世纪,战国时期几场著名的大战,各方投入的总兵力也不过五六万人。日本的军队数量不多,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人较崇尚精兵。我个人的估计,第一次战争日本军队约一两万,第二次可能是五六万,反正不大可能超过十万人。
  元帝国对日本两次入侵的概况就是如此。出于大家不难理解的原因,许多爱国者对蒙古人的失败深感惋惜,他们总结了不少教训,认为如果元帝国能避免这些失误,本可以征服日本,这样亚洲历史就要改写。这些教训较有道理的有四条:
  第一, 不应该由范文虎这样的庸才做统帅;
  第二, 远征军应多配备马匹;
  第三, 远征军应配属“回回炮”;
  第四,军队的规模还不够大。下面我分别说说这四点。
  先说说范文虎,范不过是副统帅,真正的统帅是右丞阿塔海,不过他没有亲临战场,实际的统帅是两位副帅,一为范文虎,一为蒙古人唆都。范文虎只指挥新附军,其他部队都由唆都指挥,可以说所有精锐尽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实际上的统帅。但蒙古人没有海上作战经验,因此范文虎有时成为实际的指挥。范文虎和唆都在军事上的才能确实平庸,但在此次战争中他们并没有犯什么特别愚蠢的错误。飓风来临之前,范文虎已有所预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挥的部分舰只驶入较安全的峡湾躲避,结果总算保留了几艘完好的船只供高官们逃命。不过后来追究起责任来,身为汉人的范文虎当然首当其冲被处死,唆都所受的处罚不过降职而已,在某些“爱国者”眼里范文虎自然成了历史罪人。
  再说说马匹,远征军只配备少量马匹,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渡海登陆作战时,战马所消耗的给养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说:如果给参战的四万多蒙古兵都配上战马,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辅助部队了。另外日本人用于阻挡骑兵的石墙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绝为远征军提供更多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滩上四万多蒙古骑兵是否比二十多万混合步兵更易于突破日本人的石墙呢?我认为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所谓“回回炮”,并非如许多爱国者所想,它其实跟中国关系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抛石机(catapult),公元前八世纪由亚述人最早使用。之后西亚和欧洲各民族不断改进,到公元二世纪初的罗马图拉真时代,抛石机的机械结构已十分完善,它成为罗马工程兵的制式装备。公元九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化学家改进了抛石机的投射物,使抛射后的燃烧效果远胜从前。拜占庭的敌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舰队吃了几回大亏之后也开始仿制和使用抛石机,成吉思汗的一位驸马就是在与花剌子模人作战时被抛石机的弹丸击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为巨型抛石机,由俘获的阿拉伯工匠制造。这种回回炮用舰船运输十分困难,元军如果要运载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减少运送的战斗兵员。这样回回炮的作战效果是否能补偿士兵减少的损失,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我想:即便回回炮发挥作用,也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事实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时,蒙古舰队倒装备了几具回回炮,原打算用于海战,可预期的海战并没有发生。当元军退守海滩时,这几具回回炮也用于轰击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并不知道,有野史称“大败日军”,我觉得这说法不大可信。从后来忽必烈拒绝为远征军配备回回炮来看,其实战效果不会太显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大规模的远征准备自然无法保密,日本人严密侦视元帝国的动向,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了充足的战争准备。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于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碍蒙古骑兵。当敌人进攻日期临近时,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精锐武士军开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布防,北条宗政的镇西军后来成为战斗的主力。同时九州各藩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赶来参战。
  公元1281年,元帝国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发。此次出征的军容十分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易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岛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杀,岛上的建筑物也被尽被毁坏焚毁。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更有效的抵抗,日本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日本人最成功的一次反击击溃了高丽军主力,高丽军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也相继阵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超过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墙。到七月下旬,元军的粮草和箭已基本告罄,此时无论蒙古人还是日本人大概都以为这次战争的结局将和上次相同,会以元军的撤退收场。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现在只得等死。三天后,日本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四等的唐人(南方汉人)免死后成为部民(贱民)。今天的博多湾还有一座名为“元冠冢”的小山,据说是当年元军将士的集体墓地。在这次惨败中,南方军只有三名士兵逃脱,他们拼凑了一艘小船,幸运地漂回中国。忽必烈透过这三位幸存者终于知道了战败的真相,此次战争的副统帅范文虎被斩首,其他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日本史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日本人投入的军队论质量和数量都远胜过“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在装备和战技方面。日本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说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毫不奇怪。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日本人对元军中的汉人评价最低,在他们看来,汉军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不过汉人打仗不行,做奴隶倒合适,因此日本人最后赦免了部分汉人。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战争中的八年间隙期间,日本人似乎改进了他们的弓箭,第二次入侵时,蒙古人发现日本人弓箭的射程和穿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已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从保留至今的图画看:日本人的长弓与当时最先进的英格兰长弓有几分相似,长约一点五米。由于日本人本来就很矮小,画面上的日本弓箭手好像比他们所持的弓还短。实际上当时日本人的战术也和英国人相似,都是以重骑兵(武士)为突击主力,轻步兵和弓手负责保护两翼和压制敌人。
  关于日本参战军队数量,各方的说法都很模糊。后来的一些中国野史称第一次战争日本投入十多万军队,第二次战争则有四五十万日军参战。这种说法毫无根据,也绝不可能。当时的九州总人口不过几十万,即便全民动员也不会有十万兵力,况且并非九州所有地区都派兵参战。两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日本的财富和人口都远胜过十三世纪,战国时期几场著名的大战,各方投入的总兵力也不过五六万人。日本的军队数量不多,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人较崇尚精兵。我个人的估计,第一次战争日本军队约一两万,第二次可能是五六万,反正不大可能超过十万人。
  元帝国对日本两次入侵的概况就是如此。出于大家不难理解的原因,许多爱国者对蒙古人的失败深感惋惜,他们总结了不少教训,认为如果元帝国能避免这些失误,本可以征服日本,这样亚洲历史就要改写。这些教训较有道理的有四条:
  第一, 不应该由范文虎这样的庸才做统帅;
  第二, 远征军应多配备马匹;
  第三, 远征军应配属“回回炮”;
  第四,军队的规模还不够大。下面我分别说说这四点。
  先说说范文虎,范不过是副统帅,真正的统帅是右丞阿塔海,不过他没有亲临战场,实际的统帅是两位副帅,一为范文虎,一为蒙古人唆都。范文虎只指挥新附军,其他部队都由唆都指挥,可以说所有精锐尽由唆都掌握,唆都才是实际上的统帅。但蒙古人没有海上作战经验,因此范文虎有时成为实际的指挥。范文虎和唆都在军事上的才能确实平庸,但在此次战争中他们并没有犯什么特别愚蠢的错误。飓风来临之前,范文虎已有所预感,他命令自己能指挥的部分舰只驶入较安全的峡湾躲避,结果总算保留了几艘完好的船只供高官们逃命。不过后来追究起责任来,身为汉人的范文虎当然首当其冲被处死,唆都所受的处罚不过降职而已,在某些“爱国者”眼里范文虎自然成了历史罪人。
  再说说马匹,远征军只配备少量马匹,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渡海登陆作战时,战马所消耗的给养是步兵的五六倍。也就是说:如果给参战的四万多蒙古兵都配上战马,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其他辅助部队了。另外日本人用于阻挡骑兵的石墙大概也是忽必烈拒绝为远征军提供更多马匹的重要原因。在海滩上四万多蒙古骑兵是否比二十多万混合步兵更易于突破日本人的石墙呢?我认为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所谓“回回炮”,并非如许多爱国者所想,它其实跟中国关系不大。回回炮的前身是西方的抛石机(catapult),公元前八世纪由亚述人最早使用。之后西亚和欧洲各民族不断改进,到公元二世纪初的罗马图拉真时代,抛石机的机械结构已十分完善,它成为罗马工程兵的制式装备。公元九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化学家改进了抛石机的投射物,使抛射后的燃烧效果远胜从前。拜占庭的敌人穆斯林(回回)在其舰队吃了几回大亏之后也开始仿制和使用抛石机,成吉思汗的一位驸马就是在与花剌子模人作战时被抛石机的弹丸击中身亡。蒙古人使用的“回回炮”为巨型抛石机,由俘获的阿拉伯工匠制造。这种回回炮用舰船运输十分困难,元军如果要运载回回炮往日本使用,必然大量减少运送的战斗兵员。这样回回炮的作战效果是否能补偿士兵减少的损失,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我想:即便回回炮发挥作用,也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事实上,第一次入侵日本时,蒙古舰队倒装备了几具回回炮,原打算用于海战,可预期的海战并没有发生。当元军退守海滩时,这几具回回炮也用于轰击日本人。可回回炮究竟效果如何我并不知道,有野史称“大败日军”,我觉得这说法不大可信。从后来忽必烈拒绝为远征军配备回回炮来看,其实战效果不会太显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元帝国往日本投入更多的军队,比如说三四十万,元军确有可能突破石墙,攻入九州内地。但想要进一步征服日本,我认为不可能。大家恐怕忘了一条基本的常识:小国面对强国的威胁想保持独立,它不必击败强国,只需让强国意识到侵略自己得不偿失即可。而这一点,日本早就做到了。就算蒙古人能攻入九州,日本人也不会向侵略者屈服,他们会坚壁清野,不断袭扰。这样入侵的大军会和美洲革命期间的英军一样,所有的人员,武器和粮秣的补充都得依赖漫长脆弱的海路运输。即便以中国之大,也无力长期承担这样的战争,元军最终的结局只会是退出日本。
  事实上,忽必烈确实准备第三次更大规模地入侵日本,他命令阿塔海负责征日准备,阿塔海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制造更多的舰船,召集更多的部队,征集更多的兵甲给养。然而,在准备了几年后,元军在安南(越南)和占城等地的失败终于使忽必烈意识到进攻日本不可能有任何好处。忽必烈最终降旨宣布:为了体恤民力,征日准备一律停止,士兵和民夫大多遣散回乡。忽必烈的举动等于承认了自己过去十多年对日政策的失败。但无论如何,与历史上许多伟大领袖相比,忽必烈承认错误的勇气令我钦佩。忽必烈去世后,他的孙子铁穆耳(成宗)改变对日敌视政策,恢复中日通商,蒙古人终于能通过和平渠道获得日本的白银。
  元帝国在安南的失败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证明当时的蒙古人不可能征服日本。安南军队的装备和战斗力远不如日本人,也没有日本人的地利,不过他们奋勇抗敌的勇气倒和日本人相似。据说所有安南军队的手臂上都刺有“杀鞑”二字,以表明自己拼死杀敌的决心。由于中国和安南之间没有大海阻隔,蒙古大军能轻易突入安南腹地,在整个安南战争中,安南的任何地方蒙古人都能不费力攻占。但安南军队在初期遭大败后即避开正面战斗,不断组织小规模袭扰,蒙古人损失惨重,南征副帅唆都(就是前述的侵日统帅)也遭伏击身亡。安南战争旷日持久,元军的人员兵器和粮草补充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财政危机,最终忽必烈不得已将军队全部撤出,承认了安南的独立。
  高丽人反抗蒙古人的战争更为艰难,从十三世纪初蒙古人征服高丽起,高丽人的反抗就没有停止。高丽人时降时叛,屡败屡战,抗战最艰难时,高丽王浮于海上,拒不投降,也拒不和谈。最终铁穆耳意识到高丽战事若不结束,朝鲜半岛会成为帝国流血不止的伤口,在占领高丽七十余年后,蒙古人从大部分高丽地区撤出,承认了高丽王对朝鲜大部的统治。元帝国亡于明王朝之后,朱元璋像当年的忽必烈一样,也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日本人的反应也和当年一样,他们拒绝了明帝国的要求并杀了来使。面对同样的冒犯,朱元璋比忽必烈冷静得多,他没有负气出兵,只是下令禁止与日本通商。为了避免子孙重蹈忽必烈的覆辙,朱元璋在一篇《大诰》(政治遗嘱)中将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列为“永不征伐之国”。
  综上所述,日本,越南,朝鲜等人口只有中国人几十分之一小民族,它们的能击退蒙古人的入侵,主要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但无论如何,这些小民族的成功无疑增加了我们汉民族的屈辱感。出于大家不难理解的原因,我们对越南人和朝鲜人的成功尽力淡化。而对于日本人,由于他们曾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讲述他们如何英勇抗击侵略更是令人不可容忍。由于有“神风”的存在,许多爱国者遂顺理成章把日本人能保持独立归咎于运气。事实上,“神风”确实帮助了日本人,但如果没有“神风”,日本人同样能击退蒙古人。要驳斥“神风说”,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神风”之前,日军和元军已激战近五十天,元军遭重创,而且完全被日军压制。
  最后再说几句:关于当时的中国和日本,某些现代中国学者和所谓爱国者的表现实在是令人作呕,这里简述其中两项。
  其一是扯大旗作虎皮,乱认祖宗。元代明明是中国人遭异族征服的时期,在元帝国的四等居民中,作为中国主体的汉人地位最低,按照蒙古律法,蒙古人杀死汉人与杀死别人的驴子同罪。许多当时地位远比中国人高的民族,如俄罗斯人,朝鲜人,维吾尔人,他们的后裔都将蒙古统治时期视为民族的耻辱。而许多大喊“爱国”的中国人,却将蒙古人的统治视为无上的光荣,借蒙古人的军功来装点自己所谓的“民族自豪感”。成吉思汗这个不会讲一句汉语,视中国人如粪土的半野蛮人也被许多爱国者认作中国人,捧为“中华英杰”。成吉思汗如果知道自己死后会有这样多下贱的奴才自愿为他舔屁股,不知会做何感想。
  其二是竭力丑化别人,为自己的懦弱开脱。当时的日本人,越南人,朝鲜人都是英勇顽强的民族,他们光明正大地击退了统治半个世界的可怕强敌。可我们的某些史书总是尽力夸大他们的短处,以暗示他们其实跟中国人并无差别,不过更幸运而已。讲到安南的战争,许多史书着重说安南军如何低劣,不敢正面迎战,蒙古军如何威武,如何攻城略地,后来蒙古人又如何不适应热带丛林,如何瘟疫流行,等等。我想:明眼人都明白,当时的安南人如果跟蒙古人逐城硬拼,那才是**。其实若论抵御蒙古人的地利,南宋丝毫不比安南逊色,因为中国的南部地区江河纵横,湖泊与水田密布,是机动骑兵最难以发挥的地域。至于元军在日本的失败,许多中国史书把这完全归功于飓风。只字不提日本人的英勇抵抗,却凭想象大肆编造和渲染日本人如何恐惧,如何奔走呼号,如何绝望祈求上苍,等等。
  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饱受凌辱,这自然有外在的原因,可更大的原因在我们自己身上,这需要我们认真反省。可有些所谓的爱国者不肯面对事实,倒热衷于强奸历史来寻求快感。我个人的看法:“神风”这类意淫谬论的广泛流传,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耻辱。
  另有一说:
  蒙古帝国于1259年完全征服高丽王国后,听说在更东方的大海上,还有一个日本帝国,便于1266年,派遣使节前往招降。日本当时是龟山天皇在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蒙古帝国这回事。对这种来历不明的使节,自然不予理会。这种冷淡态度,引起两次无妄的灾难:
  第一次,1274年,元兵团一点五万人,在蒙古大将忻都、高丽大将洪茶丘率领下,乘战舰九百艘,从朝鲜半岛合浦港出发,攻陷对马岛,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陆。日本集结十二万人抵抗,死伤惨重,但坚守不退。后来元兵团的箭用尽,无法补充,只好撤回。
  七年后的1281年,即宋帝国亡后第二年,大汗忽必烈在高丽王国首都开京(朝鲜开城)设征东司令部(征东行省),由蒙古大将阿刺罕担任总司令(行省右丞相)、汉人大将范文虎担任副总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两路,在对马岛上会师。会师之后,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书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范文虎企图由他来完成这件英雄事业,没有等阿塔海到达,即行进军,在日本平壶岛(长崎北)登陆。计战士十万人,战舰四千四百艘,漫天遍海,旌旗蔽日。日本第一次面对着这么强大的敌人,全国震怖,自知不能抵抗,唯有奔走呼号,祈祷上苍拯救。这时候是阴历七月,正逢西南太平洋上台风季节(内陆人民不可能了解台风所带来的可怕破坏力,即令二十世纪,二十万吨以上的船舰,得到台风消息,都要躲避)。当日本慌张失措,朝不保夕之际,台风适时而至。八月一日,突然间海上风浪大作,暴雨倾盆,四千四百艘战舰在怒风骇浪中,四处飘散,像鸭蛋壳一样,互相被撞击粉碎,或被波涛吞噬,几乎全部沉没。战士尸体,漂满海面。军储粮秣以及弓箭武器,都在舰上,也全部丧失。这次台风历时四天,八月五日,好不容易风雨停住,范文虎发现他已无法收拾这个残局,就把已经登陆驻扎在五龙山下的约十余万人的部属,全部遗弃。自己和一批高级将领,乘上残余的几艘战舰,悄悄逃走。十余万人的登陆五龙山部队,当发觉被他们的统帅遗弃时,好像被遗弃的孤儿,相对大哭。但他们立即组织起来,推举一位张百户(营长阶级)当司令官,伐木作舟,准备逃回。但时间已不许可,八月七日,日本反攻,登陆五龙山部队奋战两昼夜,箭已射尽,粮也食尽,结果是六七万人被杀,未死的二三万人,于八月九日被日军驱到八角岛,凡蒙古人、高丽人、中国北方人(汉人),全部处斩。只留下中国南方人(南人),日本称为“唐人”的,免死,充作奴隶。登陆五龙山十余万部队,只有三个幸运儿逃掉,分别偷乘破烂的渔舟,漂回中国。然而,最悲惨的是,这件全军覆没的悲剧,竟没有引起责任问题。范文虎向忽必烈报告说:“我们到了日本,正准备攻击太宰府时,不料暴风把船摧毁。我们仍然照原计划行事,可是某将领某将领(这些人都被遗弃在五龙山下,死无对证),不听指挥,率军先退,大军只好跟随。全体战士于回到合浦港后解散,已备回本乡。”忽必烈相信他的话,逃回的三个人虽拆穿了他的谎言,死难者的家属虽向政府申诉,但这声音是太微弱了,忽必烈根本听不到,蒙古帝国高阶层已开始腐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阵台风拯救了日本,日本感谢它,称它为“神风”。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组织自杀飞机,即称“神风特攻队”,希望神风第二次降临。结果虽然失望,但可看出这次台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检查蒙古帝国东征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可归纳为三项:一、将领们统大军渡海作战,却没有一个人对海洋气候了解。二、任用人类渣滓范文虎当统帅。三、在出发时,忽必烈拒绝配备马匹和回回炮,否则登陆五龙山部队可能在巨炮掩护下,支持到撤退使用的新舰造成。
  东征失败后第二年(1283),蒙古帝国的使节被缅甸王国驱逐,遂向缅甸攻击,继续作战六年,到1289年,缅甸始告屈服,降为臣属。而在进攻缅甸王国的前一年(1282),占城王国(越南南部地区)囚禁蒙古帝国的使节,元兵团在蒙古大将唆都率领下,乘战舰一千艘,由广州出发攻击。占城王国坚壁清野,退人丛林山谷。元兵团攻陷它的首都,但归路和粮道却被切断,狼狈撤退,几乎全被歼灭。
  明年(1284),蒙古帝国向安南王国(越南北部地区)借路,计划纵穿安南,从陆道进攻占城。安南王国拒绝,它不敢冒这个险。忽必烈命他的儿子脱欢亲王当总司令,攻击安南王国。安南是热带地方,森林连旦,密不见天日,又有地区性的瘴气恶雾,以及北方战士从没有见过的毒蛇猛兽和致使的蚊虫蚂蝗。元兵团首先发生瘟疫,又加上安南军不断伏击,以致死伤狼藉,大败而还。
  三年后(1287),脱欢亲王对安南王国作第二次攻击,这一次攻陷安南首都螺城(越南河内)。但安南军切断元兵团的粮道,节节反攻。元兵团只好放弃螺城,且战且退,沿途毒蛇毒箭,雨一般落下,战士将领,死亡殆尽,脱欢亲王只剩下一条性命逃归。不过安南国王陈日(火亘)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绝不能长期触怒这个庞大的邻邦,仍然派遣使节到大都(北京),献出用黄金铸成的自己的跪像,代替自己谢罪。占城王国也明智地请求和解,它也不愿作为北方巨怪的长期敌人。蒙古帝国最后一次扩张,是远征爪哇王国(印尼爪哇岛)。爪哇王国不过一个小岛,比日本还要小而且还要远。但蒙古使节也到了那里招降;爪哇国王在他脸上刺字后赶走,以表示对蒙古的轻蔑。一二九二年,元兵团二万人,战舰五百艘,在蒙古大将亦黑迷失、汉人大将史粥率领下,从泉州(福建泉州)出发,越洋攻击,次年登陆爪哇岛。恰巧遇上爪哇国王被他的邻邦葛郎国王所杀。爪哇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门者)耶是一个有谋略的领袖人物,他投降元兵团,引导大军击灭葛郎王国。然后,他再对元兵团发动奇袭,元兵团大败,勉强撤回泉州,此役共三千余人葬身在那个荒岛。
  征爪哇失败之后,蒙古帝国那种像着了魔似的扩张狂,终于停止。热带土地是他们所不了解的,变化莫测的海洋他们也无法克服。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帝国,就一天都不停地对外侵略,到1293年爪哇兵败,为时八十八年。蒙古人的扩张力量竟持续如此之久,使人叹为观止,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如此!
日本人的文化品位为什么高于中国人?
      中国历史几千年,同四周游牧蛮族的战争及融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故而使大陆的农耕汉文明:
一、在受文化品位较低的游牧胡民族感染之下,汉文化被胡化,向低品位滑坡。并且自己的很多原有的东西,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是融入了,而是丧失了。
二、由于战争的巨大破坏摧残。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多次在兴盛之时中断,并且因为战火及胡民族的民族压迫等,丧失极大。
中国从汉唐至清,从宽衣博带、左右襟冠冕服饰,到被异族强迫改变的长衫马褂、紧衣窄袖、游牧化民族的靴子,从窗明几净、清雅素淡、白墙黑瓦、席地而坐到雕梁画栋、大红大绿、一味奢靡浮丽、垂足而坐,从琴筝笛箫幽雅诗意的汉唐乐韵到唢呐锣鼓的喧嚣嘈杂的清代北方戏曲。一国文化品位(应强调这个这个概念)的降低,按着思想、文化气息、社会风俗、人民精神境界等为一体的学说,实质上也是国民心灵的堕落。而日本却与中国不同情况。
一、日本由于其地理的特殊,远在太平洋上,周围无陆上邻国,没有任何游牧民族的威胁,文明发展也没有遭受到大的中断。但它并不是绝对的孤立,它保持中原先进汉文明的交往。
二、日本对中国交流一直保持在代表最高文化品位的上层以及文人阶层。因此,会有一种潜意识的文化选择,即:选择与自己审美心理及民族心理相符合的高品位文化。罗思鼎先生在《日本的重汉轻夷的民族文化心理》中提到:
尊重汉民族,蔑视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日本始终不和满清政权通交的重要精神因素。古代日本和中国周边其他国家一样,一直处于汉文化圈的边缘,不断受制于汉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因此,日本在移植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汉民族的自我意识引进到了自己的思维之中。江户时代著名儒学家林罗山之子林鹅峰就认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日本皇统出自周吴泰伯之后。一方面,日本在强大的中国面前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以“夷”自居,慕华不已;另一方面,甘为“东夷”的日本又以汉民族的感觉来对其他“外夷”民族表示好恶,“以中国之外皆为蛮夷而不值一提”,而不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他“夷”……
 忽必烈时代,曾六次招谕日本,欲置日本为庞大元帝国的藩属。一贯认为自己是一民族之下,万民族之上的日本,面对强大的蒙古势力,不以为然。将“蒙古之号,于今未闻”这样的语句写在外交文书之中,不由不令人感到日本对这个征服欧亚的、同时又是“夷狄”政权的蔑视和敌意。…… 满清入主中原,日本人的第一反应是“华变于夷之态也”。清朝的出现,还唤起了日本人对元寇的回忆。熊泽蕃山在17世纪中叶所写的《大学或问》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北狄”(清朝)的问题,他指出: 北狄取中国后曾屡次来日本,而今已取中国. 侥幸盼望其不来,殊非武备之道……清入关时,日本德川幕府已经将朱子学作为官学推行了近半个世纪,在等级秩序和纲常观念、王化思想的浸染下,慕化恶胡的观念更加强烈。日本朱子学的鼻祖林罗山以朱子的“正名论”作为其全部学术的支柱,“严格确认了所谓华、夷、王、霸之别。”所以,德川幕府与“北狄”的中国政权建立外交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此可见,日本的重汉轻夷态度之坚决,这是有意识的;而潜意识的文化选择,就决定了日本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不可能吸收到汉文化中的大程度胡化成分。日本人不可能穿游牧靴子、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唐风建筑样式、不可能穿长衫马褂戴瓜皮帽,更不可能剃发蓄辫。可以说,日本文化从来就没有失去过一种农耕文明的纯粹性,它应当是岛国化纯粹的汉文明,它的破坏是很小的,保存和继承要远远好于中国。
而中国——大陆的汉文明呢?我固然不是反对各种文化的融合。不同的文化之间交流、碰撞、冲突、适应、重构和融合,是必然且应当的趋势,且要向着高品位的方向。而文化因为民族压迫及战争而产生的丢失以及向着低品位滑坡是不应该的。中国的历史并不像日本一样简单,它有很多复杂的历史因素,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的不应该的历史因素,对文化造成过破坏。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不是一种理想的淘汰、积累、创造的状况。完全可以说,一直到现在的中国都是极不完整的。它是在向低品位滑坡及因为战争和民族压迫而大量丧失后,又西化出来的结果。现在的中国人所认识到的古代的中国,即原先的纯粹的中国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我认为,中国一定要重新审视认识自己,恢复建设出一个原来的完整的“古代的中国”,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自己走进现代。这犹如向中国人注入五千年的底蕴,使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入正轨:中国应该是五千年走过来的中国,而不应当是断层的畸形中国。一切的新生事物,不再是完全西化的“断层事物”,而是由中国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具有几千年中国文化底蕴且与现代相融合的现代完整中国的新生事物,与原先一脉相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大马士革钢做了菜刀,你就天天磨吧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9-27 10: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4-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人 !!!!!    估计比金菜刀都贵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8-30 16: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4-1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帅得很,拿去厨房用品展览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5 09: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4-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ABS听见了估计马上断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唐...元...清....
    日!
    我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7 15:00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5-3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幽默感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