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88
注册时间2009-8-28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12-22 16:42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
传说当年雍正皇帝为了争夺帝位,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血滴子”的杀手组织,该组织的成员不仅个个武功超群,身怀绝技,而且还都擅使一种神秘毒辣的独门暗器,这种暗器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血滴子”。而这个杀手组织的名称也是因为此暗器而得名的。
“血滴子”到底为何物,至今一直都无人知晓,仅根据小说野史的描写,大概知道此暗器形如斗笠,内藏机关,暗器顶端有绳索相连,使用者可于百步之外抛出,“斗笠”扣在目标的头部,然后一拽绳索,斗笠内的机关启动利刃,立刻就将人的脑袋给“摘”走了。这种暗器初听起来的确是神乎其神的,但细细一想,就会觉得其中破绽百出,难以信服。试想,我们用手抛出去的物体,即便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弓弩的速度,况且我们人又不是木头,就算是出于最基本的本能,当有物体飞来时,都会躲闪一下,哪那么容易就任由“血滴子”扣在了脑袋上。如果暗杀的目标是走动的,暗杀者又需要什么样的智商才能精确地计算出刚好把“目标”扣在自己的暗器之下?所以说如果“血滴子”是这样的暗器,在我看来远没有飞刀、袖箭、弩弓类的暗器更具杀伤力,要是在刀尖箭头上再涂抹一些“见血封喉”类的毒药,对暗杀者来说要远远胜于使用又笨又拙的“血滴子”了。
那么,到底有没有“血滴子”这种暗器的存在呢?
答案是有的。但真正的“血滴子”并不像小说家所描写的那么邪乎,而是一种铁制的鸟笼。这种鸟笼是以精钢打制而成,外表与普通的鸟笼一样,所不同的是这种鸟笼没有底,而是由条条钢筋做成鱼钩状,向笼内收拢成喇叭口形状,即外大内小。记得在南方见过一种鱼篓就是这样,鱼一旦入篓,就再无法逃出。这时我们不妨想一下,以这样的“鸟笼”作为暗器使用,实在是非常阴损歹毒的。暗杀者提着这样的鸟笼,外面再罩上布罩,优哉游哉地走在大街上,与遛鸟的阔少闲老丝毫无二,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而一旦接近了要刺杀的“目标”,就出其不意地将鸟笼扣在他的脑袋上。被扣者冷不丁地眼前一团漆黑,出于本能,必然要用力猛地一褪,这样无须暗杀者动手,锋利的倒钩就会刺入他的喉咙,一命呜呼。就算其不死,到了这份上,也只有任由他人宰割,毫无反抗能力。也许有些高手明白其中的厉害,先不去褪鸟笼,而是先扯下布罩,那么暗杀者只要一拽鸟笼钩上的绳索,被害者同样也是没跑,只有死路一条。或许就是因为被这种鸟笼扣中的人都是九死无一生,也就没人了解到“血滴子”的奥秘,而给了小说家后来自由发挥想象的的空间。另外,暗杀得手后,要想摘掉鸟笼,唯一的办法就是割去受害者的头颅,再由鸟笼上方揭盖将头取出。这也许就成了后来“血滴子”内藏机关利刃取人首级的因由。
许多年前,我曾从一个老者口中知道了这种暗器,他说他爷爷当年是抗日游击队的,在保定一带活动,就曾用这种暗器对付过小日本鬼子,后来搞的鬼子人人自危,不敢单独外出,且看见提鸟笼的就严加盘查,这种暗器才算消停下来。当第一次听到这种暗器时,确实感觉到有点匪夷所思,能发明这种暗器的人,可以说是天才一流的人物了。于是我首先想到,这种失传多年的暗器,极有可能就是数百年来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的“血滴子”。因为当年“血滴子”活动最活跃的范围,就是在京华、保定府一带,后来“血滴子”组织在雍正登基后尽被消灭,侥幸活下来的也都隐姓埋名,不敢露面,再加上这种暗器过于歹毒,无人再使用,从此“血滴子”也就成了江湖上一个神秘的谜。而后来又用来对付日本鬼子,很可能就是“血滴子”的后人或传人想到这个注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