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010
注册时间2006-1-26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http://www.hcmkj.cn/
原帖由 730626 于 2007-5-24 12:27 发表
个人认为动物血尿淬火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冷却效果,用头发等物是为了渗碳和渗氮以增加表面硬度
古代淬火加热的时间很短,现代热处理中使用的慢加热、预热保温在古代属于不知道、也很难实现的技术(现在存世的古籍也无记载)。甚至现在有组织的ABS铁匠协会也未见介绍慢升温、预热的试验介绍。
可是,现代方法证明,渗碳、渗氮需要长得多的时间、甚至需要压在力容器内进行。而且这样处理改造过的普通钢材仍然不可以作刀,因为有硬度的地方还是太薄,作一次性刀可以,作菜刀?还是太烂,20元钱一把的菜刀都会表现更好。
有幸见过据说是明代的一把剑,明显采用局部淬火技术(我只能猜测是覆土技术),刃口有3-4mm深崩口,里面硬度依旧。说明和渗碳、渗碳无关,现代技术也作不了那么深层,加了动物尿、血一样办不到。
古代刀剑也不是只有表面硬,那样的话,一次重新打磨刀剑就废了。作刀的工匠早该被杀头,因为他比敌方间谍更坏,这个技术就该失传。
可以肯定,只淬硬表面的想法在古代没有任何市场。在现代一样没有任何市场,除了某些不良厂家。
一场战斗,刀剑磕碰难免,古代人力气未必比现代人小,钢铁质量却差得多,为了防止武器在战斗中断裂,刀匠采取局部淬火,以保持刃口较硬的同时,刀背(或剑脊)较软(韧性、塑性较高)。
但局部淬火并非想象中的有很大的硬度台阶(假如真有,那个部分反而会成为刀剑最薄弱的地方,还不如不用局部淬火),它毕竟不是鸡尾酒。仔细观察看看烧刃纹,边缘都比较模糊,宽度较大即为明证。
局部淬火时,马氏体、奥氏体比例从刃口到刀背(或剑脊)是自然递减的。原因?即使覆土,钢铁本身的热传导还是很快的,而且热量的分布就是典型的无级变化(不考虑热的波形式)。正和人们对刀剑的期望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