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8|回复: 2

[理论探讨] 浅析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原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9-8 13:14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6-2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erberos 于 2014-6-26 09:50 编辑

       常见的合金元素有Cr、Mn、Si、W、Mo、V、Co   Cr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当含量低于3%时,只形成合金渗碳体,并部分溶于固溶体。Cr可以提高钢材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降低马氏体转变温度Ms,从而提高淬透性,因而淬火时可以采用较缓和的冷却方式,减少变形量。由于Cr可以溶于固溶体中,因而提高了马氏体的分解温度,提高了钢的抗回火性。同时,Cr提高了珠光体的转变温度和碳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了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但只脱碳倾向增加。另当Cr含量大雨1.4%,而碳含量大雨1-1.2%时,会增加碳化物的不均匀性。Cr还能防止Si的石墨化倾向。
       Si不能形成碳化物,只能溶于固溶体,增加了珠光体和中温转变区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同时Si在回火过程阻碍马氏体的分解,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但Si是石墨化元素,在高碳钢中,高温加热时容易引起脱碳和石墨化。
       Mn提高钢的淬透性,但是同时增加的钢的过热倾向。
       W和V能提显著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并防止钢过热,保持晶粒细化。在含碳量大于1%的钢中,当W的含量大于5%时,会增加碳化物的不均匀性,使韧性下降。W与C的结合力较强,能提高回火马氏体的分解温度,增强红硬性。在回火过程中W以合金碳化物的形式析出,引起二次硬化。W的加入强烈的降低了钢的导热率,因此含W量高的钢材的加热和冷却都必须缓慢进行。V能形成VC,VC硬度极高,达到83-85HRC。回火时V以细小的VC析出,产生弥散强化。VC硬度很高,有助于提高钢的耐磨性,但也会给磨削加工造成困难。马氏体中的V也会提高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从而提高钢的红硬性。
       Mo也是提高钢的红硬性的主要合金元素,Mo的作用与W相似。在钨钼系高速钢中,碳化物细小、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但碳化钼不如碳化钨稳定,因而钼会导致钢的脱碳倾向稍大,并且晶粒易于长大,因此对淬火时的气氛和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Co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增加回火时Mo2C的形核速度,减缓Mo2C的长大速度。同时Co增加了C的活性,因而脱碳倾向较大,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时的气氛和温度。Co有利于合金碳化物已更细小的形式析出,增强二次强化效果。Co和W可以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产生弥散强化效果,阻止其他碳化物聚集长大。
       可见每一种合金元素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必须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优点,克服缺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21 12:46
  • 签到天数: 82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6-2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
    字数字数字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14 00:09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5-6-4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扫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