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系列之二十九:刀刃对磕说
文/宛金
——本文所探讨的话题,仅仅是一个没学过任何武功套路也没有任何格斗实战经验的外行人对于冷兵器格斗中的攻守方式的一些小小的疑惑,虽然也曾写了不少有关刀具的粗糙不堪没有营养价值的小文,但这一篇的话题,是至今为止我了解最少最不懂最陌生的一个领域。特此声个小明,如有严重违背实战事实的观点,还望见谅并且轻喷,更重要的是懂行的或者有实战经验的高手多多指正,感激不尽!同时特别向远在亲斤弓畺的老爪兄表示感谢!他百忙之中给了我很多指导,解除了我不少关于格斗攻守等方面的疑惑,这是一个远在亲斤弓畺的身材魁梧的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擒拿格斗技能的热血男儿和彪形大汉。
无论是随便一玩,还是严谨的刀具测试,刀刃对磕都是公认的最为鲁莽最不科学的一种方法,哪怕是几千块的有着一堆光环的世界名刀和几十块的大阳江铁片子对磕刀刃,那些梦想着贵了几十倍上百倍的世界大牌能够一刀过阳江而刀刃无伤的小白们,最后无一例外的幻想破灭。
我们都知道,刀具的性能和价格之差,绝大部分都不是成正比的,我们时常多花十倍二十倍的价钱所买到的正品刀,而其性能,也许仅仅是提升了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或许比这个还低。因此,世上压根儿就不存在能够和便宜货们刀刃对磕而无伤的绝世神刀,起码人类世界还没被发现有能做此神刀的金属。
所以,作为现代玩刀的人,是极力不推荐进行刀刃对磕的。然后,实战当中,有攻有守,有劈有躲也有挡,当我们手握利刃去应付对方的攻击的时候,无非就是三种情况,用刀背、刀身或刀刃去抵挡攻击。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关于日本武士刀的记录上,记得上面说古代的武士对打的时候都是,都是用刀背抵挡进而保护刀刃,因为不懂武功套路,因此也没在意,直到有了想写这篇文章的想发之后并决定想要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自己做了一点简单的演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刀背抵挡都十分不便,在保护刀刃避免刀刃对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用刀身来挡。
我所做的简单演示,是用木棍代替大刀,分别从正上方自上而下迎面劈砍,简单说就是正上方,以及左上方、右上方、左侧高位攻击、右侧高位攻击、左侧低位攻击和右侧低位攻击等7个主要的攻击方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刀刃抵挡最顺手,一半情况下可以用刀身抵挡,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比如左侧低位攻击)才能顺利的用刀背去抵挡,假如说(仅仅是假如)我的演示没有出现重大错漏,那么,至少证明了日本武士刀那个纪录片中所说只用刀背抵挡的观点是不够科学严谨的。而为了保护刀刃,最科学合理的策略就是刀身。
但刀刃对磕依然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古代战场中出现混战厮杀的场面,花里胡哨的套路肯能用处不大,或者说至少不是取胜的关键,杀死敌人保全自己,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和我们无法掌控的运气,而在战场之外的江湖仇杀、拼命保命的时候,或者我们老百姓在面临暴徒攻击而来不及逃跑的时候,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不管是刀刃还是刀身,能挡就挡,保命要紧,刀刃成不成锯齿,已经无关紧要了。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开了刃的刀剑是占绝大多数比例的,那时候的人们群体火拼,单人格斗,又或者战场杀敌的时候,又是如何保护刀(剑)刃的呢?我未学过武功,也不懂刀剑的套路,更不可能穿越到过去的冷兵器战场,只能从小说电视画面上感受一二,一般情况下,在对方拿刀劈砍而来的时候,都是两种选择,一是躲闪,身体快速移动,躲开刀的劈砍轨迹,二就是抵挡,身体不用大幅度调整位置躲闪,二是用手中刀剑去挡,而这个挡的动作,又分很多的招式,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千变万化的挡的招数中,无怪乎三个位置,一是刀背,二是刀身(侧面),三就是刀刃,刀身抵挡情况只占很小比例,特别是很多刀剑体大刃薄,如果对方力道过大,很容易出现被对方砍断的情况,略微懂点物理学常识的都知道压力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对方刀刃砍来是纵向受力,而刀身抵挡则是横向受力,结果很可能是对方刀刃有一小段损毁,但不会短,抵挡一方的刀身很有可能直接断掉,这在现场上是最要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据说,日本剑道在练习套路时,时常强调用刀背来抵挡对方的劈砍攻势,这是最科学的办法,但实战之中,千变万化,不可能总是用刀背抵挡,而且,未必做了点模拟尝试(见图),当正向握刀时,用刀背抵挡时,只有对方以腰斩的刀式从我方右侧劈砍过来,用刀背去挡,才顺手得力,如果是从上到下迎面劈来,或者从左侧公里,则还是用刀刃一面去挡顺手,当然,也可以用刀背,但中间需要延长反应时间并且有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
当然了,这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如果有可能,首选是避免硬碰硬接招,而是躲闪,实在不行再用刀身去抵挡,抵挡也是有很多技巧在内的,内行的,武术格斗大师,都是四两拨千斤,顺势滑过,水平差点的,特别是普通人,也只能硬碰硬了。
根据以上分析,在实战当中,刀刃对磕必然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场大战下来,且不论小说电影电视中虚构夸张的所谓“大战三百回合”,就算是拼上百八十刀,双方的刀刃还不得变成锯齿?到了最后,难道是双方在那些两把锯子在拼命么?想到这里,不由得让我万分困惑。古代冶炼技术和现代科技相比起来是差了太多了,而且古代的金属种类尤其是适合做刀的金属种类贫乏,除了极为少见的千金难买的精钢宝刀,绝大部分刀剑,用现在的眼光看,都是质量很差很差的,两把质量很差的刀的刀刃对磕起来,会是什么惨不忍睹的结果,我们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还有一个让我困惑的问题是,在一块铁片子都无比珍贵的古代,刀毁了肯定不能丢弃不要,处理结果,我想,要么回炉,要么磨刀修复,战事频繁,全军都急需武器的时代,有时候可能会有充足的备用兵器,而我想,备用兵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磨刀,修复,则必然会成为一向重要繁琐工作量极大的浩大工程。假如一把几乎变成锯子的刀要去修复,该有多么大的工作量呢?这让我很困惑。他们又没有砂轮机,没有线切设备,甚至角磨机都没有,我们的祖先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时常在电视上看到古代战场厮杀或一对一或多对一或多对多近身格斗拼杀的场面,一场拼杀可能持续几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钟头),刀剑相遇,火星四射,叮叮哐哐下来就是几百上千刀,当然我们知道那是夸张的表现手法,就算是夸张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什么呢?几十刀还是会有的吧?特别是水平相差不多的高手对决,鏖战更是比普通人持久,而且像古龙小说中那样对方未及出刀便被高手一刀毙命也是无比夸张的,两个大活人,用的刀剑冷兵器,又不是手(木仓),又不是超人,哪有反应速度差别那么大的。
其实,写到这里,依然有诸多困惑未能解开。为此,特意请教了远在亲斤弓畺任职教官精通格斗的爪兄,古代战争方面他了解不多,却给我很多关于现在短兵格斗相关知识的指导。爪兄做过比较深入的有关使用警用匕首反击暴徒刀具砍杀的研究,而所有的动作招数都是不和对方的刀具接触,而是攻击其持刀的腕部和颈部。现在近身格斗的第一原则,尤其是对付暴徒,或者是对方攻击力道过大的时候,首先是要尽量避开对方的攻击,尤其是利刃,及时躲闪,也就是避其锋芒,尽量不要硬碰硬的去硬接,当躲闪不及时,才可以用手中武器抵挡,如果双方都是用刀,则是用刀身去挡,但又不能硬挡,而是兵刃接触之后借力,以一定的角度顺势滑开,其实说白了,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意思,用刀背抵挡是很少见的,而用刀刃抵挡也是不可取的,除非是万不得已的火拼保命。而在近现代战争中出现了曾经声名显赫的29路军大砍(红军大砍在中国解放战争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还是颇多争议的),根据当时的条件,大多数都应该是粗制滥造的大刀,在需要和日本鬼子肉搏的时候,主要是以厚重取胜,锋利度都很差,因此,多数情况下也是和古代战争中一样,顾不得那么多,刀刃对磕的情况也就时有发生了。对于这样厚重的大砍刀来说,即便毁了刀刃,也照样能砍杀鬼子。这种厚重的大刀和古代战场中的比这更大的冷兵器一样,都是半砍半砸的方式杀敌,刀刃对磕也是家常便饭了,古今依然。
因此,刀刃对磕,的的确确是存在,尤其是在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混战厮杀,以及战场之外的一些混战当中,以及其它需要紧急保命的时候。虽然依旧没有完全解开古代士兵究竟是如何快速有效的修复那些然不忍睹的刀刃,但这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对于现在以玩刀为乐的刀友来说,把玩,也许才是最重要的吧。
2014年7月3日星期四
特别说明,本文配图中所演示的是用棍子代替大刀做个简单的攻守方位的演示,并不是要用短刀来对付长棍。(如果真用大刀,我一个人无法完成动作演示和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