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qhb 于 2015-2-7 11:56 编辑
文前说明: 此文的自然环境主要结合川渝黔普通山地进行说明,全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非常大差异,方法各有不同,请勿照搬! 另,方法和经验因人而异,欢迎各位朋友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但是请勿以好为人师面目横加指责和挑刺,谢谢!
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驴行,他们喜欢背着背包,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绿水。然而户外活动毕竟带有一定风险性,出行驴友中,还有相当一部份人在户外经验和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从而导致种种危险。迷路,就是其中司空见惯的一种。迷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路之后因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滑坠、失温、受伤、饥饿等事故。其实,只要有正确的处置方法,上述情况完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发生。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户外经验来和大家探讨下在山地环境迷路之后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需要说明两点,第一,以下内容主要是以重庆四川贵州等地方的山地来进行说明,全国各地环境不一样,但是有些技能是相通的,请酌情参考灵活处理;第二,这篇帖子里面没有提到定位定向或者方向辨别内容,那些可以作为单独的内容来进行阐述,此文重点讲述如何寻路及一些备用措施。
在迷路后,很多人往往慌不择路,平时不敢走或不能走的地方,为了急于摆脱困境,也会冒险尝试,安全事故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像几年前浙江清凉山的户外滑坠事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分析,死者就是因为在迷路之后在绝壁附近找寻下山的道路,结果掉下山崖的。所以,在迷路后,最需要做的首先就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冷静下来,要知道,慌乱中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徒增危险而已,既然慌乱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一定告诫自己遇事要冷静。
冷静下来之后,需要对自己现时的方位和来时的路线做一个分析和回忆。关于寻路,我有几个经验:
1.走大不走小 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区的各条道路中择主要干道而行。这有两个注意事项:
首先,一般山区里的道路,只要沿着大路走,就一定能找到人家。所谓的大路,不一定指公路或者机耕道,也有可能是山间小道或者是田埂。那么什么样的小路算是乡间大路呢?举个例子来说,一座山上有很多条小道,如果其中一条是青石板铺就,其他的小道仅仅只是踩出来的泥巴路,那么青石板路就一定是大路,因为只有大路才值得当地人去用石板垒就;
如果所有的道路都差不多,我们就需要判别哪条路是经常有人行走的,例如其中一条道上密布人畜行走如脚印之类痕迹,或者有诸如塑料食品包装袋或烟头什么的,而其他道路上找不到人畜行走踪迹,那么有脚印的泥路多半是大路。又比如如果各条道中其中一条道两边的植物没有长到一块,道路很明显,而其他小道两边的野草都快长拢了,那么那条植被没那么密集的道路肯定是大路。
沿着大路走,肯定能遇到人家,这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其次,在农村山地,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条道路,只要大方向对,顶多走点冤枉路而已,最终都能走到目的地。
2.走低不走高 记得曾经看过央视的一段纪录片视频,讲的是几个没有户外经验的大学生去穿秦岭太白,迷路之后领队和他的女朋友不顾大家反对,执意要往高处攀爬以便能获得更好的视野和寻找出路,结果一个队伍一分为二,其他人朝山下走获得了救助,而该领队和女友最终一死一失踪,为其错误决策付出了惨重代价。
一般来讲,山地里的人家大多数都是住在山腰或者山脚,少有住在山顶的。要想在迷路后找到人家,获得救助,那么往山下走,往地势低的地方走无疑是明智的。找到人家后,吃喝拉撒不用愁,还担心什么呢?
3.走明不走暗 明,指的是白天,暗,指的是夜晚。换句话说,迷路后尽量不要走夜路,一方面是因为不熟悉路况,走夜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夜晚的时候走路,因为看不清周围的参照物,往往会让自己迷失得更彻底。所以,无论如何,一旦迷路,一旦天快要黑,必须寻找安全的地方就地扎营,以确保安全。
4.走水不走旱 如果在迷路后,完全没有道路可循,那么小溪或者河流就是最好的向导。一方面,只要有水就可以有效延续生命,另一方面因为山民往往逐水而居,住家周围不远都会有水源,即使附近没有水源,农家也会用一根细细的橡胶管从山上引水入户。沿着溪流的流向行进,并且注意观察地面是否有细细的橡皮管,找到人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必须说明的是,所谓的走水不走旱,并不是说要严格沿着水岸行走,更不是要求在水里涉水前行,而只是沿着溪流或者河流流向的大方向行走。山区溪流往往岸边非常陡峻,并且很容易在天气恶劣环境下发生诸如山洪等灾害,要是涉水而行风险极大,如果真这么做了遇上危险,那我可不就成了教唆犯了,太危险太危险啦,嘿嘿。
5.走平不走险 在迷路之后往往会比较着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捷径尽快摆脱危险,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险地段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冒险的行为从而导致发生事故。有相当多迷路后导致伤亡的事件跟危险地段坠亡有关。所以寻路的时候遇上危险地形,尽量不要冒险去做冒险攀援或类似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没有其他选择。宁可多走一些冤枉路,多耗费一些体力,也不要将自己无谓地置身险地。
以上经验方法,我自己已经在川渝山区的户外野穿中进行了数十次实践,效果不错,大家不妨做个参考。
另外,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脱困,所以在平静下来之后,对随身带的食物和水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在有饮水无食物的情况下,可以活10到15天,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活一个月,比如前几年俄罗斯的漂流队员在新疆和田高海拔地区遇险,最终在只喝水不吃东西的情况下活了38天。而有食物无饮水,基本上几天就挂了,在干旱炎热的沙漠地带甚至撑不过两天,因此,水比食物更加重要。庆幸的是,在川渝黔山区里到处都可以找到水源。所以,将食物和存水尽可能留到关键时候使用,对等待救援有着莫大的帮助,即使情况更糟糕,遇上断水缺粮,也不用太过害怕。
应对迷路的一些小贴士: 1.每次出行,随身准备一点应急食品,原则是体积小,热量高。炼乳、压缩饼干、士力架都是很好的选择。很多人长线出行,宁可带很多的腐败物资,却不肯带点应急食品,真是不可思议。我每次出行,都会随身带上一包压缩饼干作为应急食品,虽然经常放过期,但很有必要。要知道,一块220克的压缩饼干,紧急情况下足以满足成年人一到两天的食用量。
2.准备一些应急求援小工具,例如FOX,FENIX的求生哨,比如求生镜等。在对讲机没电失效的时候,轻轻吹响你的求生哨可以大大增加你的生存几率。 3. 不要完全迷信GPS,GPS只能告诉你所在的方位和你的航迹,但是并不能显示你和下一个目标之间会是怎样的路况。像前些年黄山迷路的大学生就带了GPS,但却在距离云台寺仅仅几百米的地方迷了路,因为他们面前是一堵无法翻越的断崖。在容易迷路的路段,随手做好路标才是王道。像重庆前几年柏枝山的迷路事件中,挖笋人开辟出来的道路阡陌纵横,确实很容易让人走丢。如果能够在每个路口的地面随手做上个箭头之类的目标,虽然不能保证让人穿越成功,至少能让人找到归来的道路。
4.在随身物资方面可以备一张救生毯。这救生毯可不是用棉毛织成,而是一张一面是亮银色的塑料薄膜。这玩意儿折叠起来只有巴掌大小,便宜的也就十多二十块钱,在没睡袋的紧急情况下可以裹在身上保温,也可支撑起来作为临时庇护所。第一次去七藏沟的时候,同行的伙伴入门帐篷的外帐完全被风刮坏,当时我就用救生毯充当了他的外帐成功抵御了风雪侵袭,派上了大用场。
5.在小道上遇到路口并且拿不准往哪边走的时候,大队伍原地不动,让一个经验丰富且体能强悍的人往不同的方向走大约100-150米,按照上述原则,对比道路状况,进而判定正确方向,这样可以节约整个队伍的体能。
6.迷路后,队伍的人员可以考虑一带一的方式行进,一强一弱搭配行军,以避免强者全部跑前边,后边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7.冬天迷路,失温的危险程度远超过饥饿带来的危险,因此,必须做好防寒措施,并且必须保持身体干爽。
8.平时加强户外定向的学习
再补充些内容: 建议大家在每次出行前,将自己的行程告诉家人或者很好的朋友(最好也是玩户外的朋友,这样会比较清楚该做些什么),告诉他们线路行程安排,这样万一在发生风险的时候可以得到有效救助。 不管经验多丰富,不管技术再好,我们也不能预料到每一次出行会遇到什么样的意外状况。而发生意外的时候,往往因为手机信号等原因与外界无法联系,外界对你的行踪根本无从了解,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那时候才悔之晚矣。所以,我的经验是,当我一个人出行或者走风险系数较高强度较大的线路的时候,我总会告诉某个朋友我的计划和安排,约定好大致联系的时间。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指引你脱困:
电线杆,这里特指山区里的木头电线杆,这样的电线杆指向非常的明确,首先,它们一般都是在道路旁边,循迹而行非常方便;其次,这样的电线杆一般都是直接通往山区农家,你只要跟着电线而行,百分百确保你能找到食宿地;
但是,高压塔线除外,那玩意儿是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什么路都拦不住,所以千万别傻乎乎地跟着高压线走;
水渠,尤其是遇上正在发挥灌溉效力的水渠,也能带你走到农家;
水管,农家饮水的橡皮管;
羊粪,当你迷路的时候能够看到一条满是羊粪的小道,你就可以松口气了,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羊都会离人家不远;
有人打理的庄稼地,这意味着农舍离此不会太远。
还有很多很多的指引物,多观察多分析吧。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基本上是我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自己总结出来的,并且经过了多次的实际检验得到过相应的映证。其他方法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在行走中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灵活运用,假以时日,户外生存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这才是提升户外能力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