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36
注册时间2005-1-6
参与分
技术分
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北京晚报】磨刀石?隘口?古道?重镇?
苗天娥
石景山模式口的掌故很多。民间流行的说法是:此地原名磨石口,以村西临近古隘口并出产远近闻名的磨刀石而得名。从京西的矿业开采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来看,古隘口的形成不晚于明代。古隘口还是京师西部门户,易守难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小小山村的后山上盛产质地精良、闻名遐迩的磨刀石。磨石口的磨刀石有两种,一种黑色,一种黄色。黑色的为油母页岩,粒小浆细,宜磨小型刀刃;黄色的为黏土砂岩,粒大浆粗,宜磨大型刀刃。黑色磨石为上品。山上有石塘多处,现存遗址,有说宋代即行开采。磨石是磨石口人的衣食父母,是赖以生计的天赐宝物。优质磨刀石加上险峻的古隘口,民间就形成了“磨石口”的村名。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史学界的争论,近年来随着模式口周边文物的出土,不少学者引经据典不断演绎着磨石口的传奇色彩,推测磨石口可能由战国时古燕国旧宫殿——磨室宫的名称谐音转化而来,此说目前尚未得到考古证实。
磨石口的不平凡还在于有一条约1500米长的龙形古道穿村而过,这是几百年来贯通京城与塞外的京西古道的磨石口村段。京西古道俗称驼铃古道,明清之际,骆驼是这条道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清朝诗人查慎行形容这条路:“乱石山有崎岖路,时听征车撼石声。”
京西古道明清时还是京西煤炭等矿产、口外皮货的转运站。旧时,磨石口村民建起了方便客商的茶楼酒肆,村中商贾云集,驼队迤逦,叫买叫卖此起彼伏,驼铃声声不绝于耳。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中,祥子牵着三匹骆驼就是由磨石口逃回北平的。所以模式口人至今还说:祥子是打我们这儿走出来的。
磨石口古道上设有独具匠心的四明两暗地下排水管道,不怕暴雨山洪的侵扰。从东到西还有森严壁垒的四座过街楼,上有谯楼。村中大小庙宇二十多座,佛道杂陈,法海寺、承恩寺、龙泉寺等都有很多传奇。此外,太监墓、旧坟圈儿、老石墙等分布在村里村外及村后的山上,斑驳的土墙、风化的石构件、倒塌的残垣断壁、字迹模糊的碑刻、弃置墙角的旧磨盘,都向人们昭示着古镇曾经有过不凡的岁月。
俱往矣,明清时的磨石口镇在民国时被模式口村取代。1919年至1921年,龙烟铁矿公司在石景山创办炼铁厂和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埋栽电线杆时,由于占地与磨石口村民发生纠葛,当时担任河北省议员的本村人李堪出面调解,磨石口因此最早用上了电和办起了小学,而且一部分村民当上了炼铁工人。1923年春天,磨石口正式易名为模式口。
昔日热闹的驼铃古道磨石口地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数次维修。最早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当是道光十年(1830年),摩崖刻石在古隘口上。此后1919年、1947年、1993年又有三次整修。从1947年京门公路开通后,模式口村才冷落下来,但古隘口还是要经过的。
近年来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修缮了法海寺、承恩寺、田义墓等。前些年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模式口被列为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昔日的古隘口、古道、古镇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