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55|回复: 10

[基础知识] 原来这篇日本刀的入门资料一直没人发过?那我就来补全一下~~大家共同进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6-26 20: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7-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 本 刀



    01 傳統鍊鋼法
    自公元六年開始,日本人自中國江南和朝鮮半島傳入了鍊鋼的技術,經歷了千年以上的發展,成為日本獨有的「Tatara」鍊鋼法。

    「Tatara」又分為「Kura」和「Zuku」兩種鍊鋼法。

    「Kura」鍊鋼法以「真砂」(Masa) 砂鐵為材,"砂鐵" 比西方鍊鋼法所用的 "鐵礦石" 含較少的磷、錳等雜質,所以製成的鋼材純度較高。冶金師先將砂鐵加到鍊爐中,再添加特定的木炭炒鍊。有別於西方鍊鋼法所用的 "焦炭","木炭" 中的含硫量較少,所以對鋼材純度的影響也較低。由於日本古時一直未有機會發展高溫鍊爐技術,爐火溫度不會超過攝氏 1000 度,砂鐵不會完全熔解,所以製鍊所需的時間甚長 (需要三日三夜的連續作業時間) (註:這亦是日本鍊鋼法必需使用總表面積遠高於 "鐵礦石" 的 "砂鐵" 的原因)。一般而言,每 13 噸砂鐵加上 13 噸木炭,最多只能鍊出 2.8 噸有用的鋼鐵,其中只有少於 1 噸的優質品能夠被選定為「玉鋼」(Tahamagane),作為日本刀「皮鐵」(Kawatetsu) 的材料。

    「Zuku」鍊鋼法常見於古時大規模的冶鍊場,以「赤目」(Akome) 砂鐵為材,需要四日四夜的連續作業時間。有別於「Kura」炒鋼法,木炭先被加到鍊爐中,然後再添加砂鐵炒鍊。「赤目」砂鐵的雜質較多,每 13 噸砂鐵和 13 噸木炭只能鍊出 0.8 噸有用的鋼鐵,例如「左下鐵」、「庖丁鐵」等,作為日本刀「芯鐵」(Shintetsu) 的材料。

    「Tatara」的鍊爐經過特別的設計,具有恆溫與防濕的功效。





    炒鍊以後,得到一整塊素質不均的鐵塊。冶金師會用大鎚將鐵塊打碎,再將碎鐵分門別類。「Kura」的完成品有「玉鋼」、「破面」、「鐵滓」等;「Zuku」的完成品有「左下鐵」、「庖丁鐵」等。「玉鋼」的碳含量約為 1.0 到 1.5%,「左下鐵」約為 0.7%,「庖丁鐵」約為 0.1 到 0.3%。



    「Tatara」鍊製的鋼鐵含極少雜質,材料容易焊合,最適用於鍛製刀劍,更是製作日本刀「折返鍛鍊」工序中的必要條件。反觀現代的鋼材,當中多含有大量鐵質以外的添加物,令鋼材難以焊合,根本不適用於日本刀的「折返鍛鍊」。而且,現代鋼材以高溫爐火熔解鍊製 (經過攝氏 1500 度以上的高溫),會有鐵晶體肥大的問題,沒有經過適當的回火工序的話,就不能令粗大的晶體重組成細晶體,製成品的強度和韌性就會受到影響。不過,回火工序本身又會消耗鋼材中的碳份,令完成品的表面硬度 (和鋒利程度) 大受影響。



    日本的傳統鍊鋼法名為「Tatara」,這一個奇怪的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遠古時代的「神武天皇」,其皇后名為「媛蹈 "備" 五十鈴姬命」,日語發音為 "Hime-TATARA-Isuzu-no-hime-no-mikoto",而「Tatara」一名則由「蹈 "備"」二字而來。(註:"備" 字應加上 "革" 部。)

    另外一個說法,「Tatara」一名其實借自外來語,有「猛火」、「加熱」等意思,如百濟語 (古朝鮮語) (發音為 "tatara")、新羅語 (古朝鮮語) (發音為 "tatara")、韃靼語 (發音為 "tatatoru")、古印度語 (發音為 "ta-tara") 等。而日本語中的「刀」字 (發音為 "katana") 或許也是由此而來。

    19 世紀西方鍊鋼術的傳入,令「Tatara」鍊鋼法日漸式微。二次大戰的影響,更令「Tatara」技術一度失傳。經過由盛轉衰的歷史,到 1977 年,「日本文化廳」與「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攜手合作,在「靖國 Tatara」冶鍊場的遺址重建「日刀保 Tatara」冶鍊場,為日本刀匠提供優質的「玉鋼」,令製鍊日本刀的藝術得以留存。

    (註:據現時「美濃傳」技術保存者之一關兼常先生表示,「武生鋼材」出品的特殊鋼材「V 金 2 號」也是合格的「玉鋼」材料。)


    --------------------------------------------------------------------------------

    02 結構圖解


    刃 (Ha)
    「刃」即是邊鋒斜面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因為與刀身其他部份的鋼結晶結構不同,所以兩者之間出現可見的界線,稱為「刃文」(Hamon)。在刀身的上半部,砍劈時最常用到的「刃」稱為「物打」(Monouchi)。不同的刀工流派,不同的鍛鍊法門,會造出不同形式的「刃文」,大致可以分類為:

    直刃 (Suguha)

    呈直線狀的刃文稱為「直刃」。「直刃」以外的「刃文」都可以被稱為「亂刃」(Midareba)。

    丁子 (Tyouji)

    狀如丁子 (丁香的種子) 的「刃文」。

    互目 (Gunome)

    齊整的波浪狀「刃文」。

    「刃文」不同的部份也有個別的稱呼,以波浪狀的「刃文」為例,向邊鋒的浪底稱為「谷」(Tani),向刀背的浪頂稱為「頭」(Kashira),中間的部份就稱為「腰」(Koshi)。



    以材質學的角度而言,「刃」含有大量的「馬登斯」晶體 (Martensite),簡單來說,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被鎖緊在「亞穩」(Metastable) 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 "堅硬" 的效果 (可以用籐織工藝作比喻:一束鬆散的籐枝可以隨意擺動,如果將籐枝織成籐籃,每根籐枝因為受力變向而互相緊扣,所以製成的籐籃就會有相當的支撐度)。

    不同流派的製刀方法,應用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加熱溫度 / 時間,以不同厚薄的泥土包封,使用不同的冷卻速度 / 手法... 這些都會影響「馬登斯」晶體的粗細和分佈情況,令「刃」出現不同的反光效果。

    將刀身斜向光源約二、三十度,如果發現「刃」上出現粒體狀的反光,這就代表當中含有大量稱為「沸」(Nie) 的粗粒鐵晶體;如果「刃」的反光平滑,即代表當中含有大量極之幼細,不能被肉眼辨出的「"勼"」(Nioi) 晶體。不過,幾乎所有刀「刃」都不只含有單純一種的晶體結構,而是「沸」和「"勼"」夾雜;「沸」晶體較多的就稱為「沸出來」,反之,刀「刃」就是「"勼" 出來」了。

    (註:以上 "勼" 字中的 "九" 字應改為 "匕" 字。)



    「刃」晶體的分佈與「刃文」效果簡稱為「"動"」(Hataraki) (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有以下的分類:

    砂流 (Suna-nagashi)

    「沸」晶體與「地肌」(「地」的紋理,詳情見下面「地」一節) 夾雜,以多條線紋的形態出現,形似大漠流沙。

    足 (Ashi)

    「刃文」出現突向邊鋒發展的紋理。

    金筋 (Kinsuji)

    合有大量「馬登斯」晶體的線狀紋,有很高的反光度。若線狀紋多彎呈閃電形,則稱為「稻妻」(Inazuma)。

    打 "chinoke" (Uchinoke)

    「刃文」出現半月形的亂線。

    二重刃 (Nijyuuba)

    「刃文」邊緣出現多一條「刃文」。

    食違刃 (Kuichigaiba)

    一節「刃文」尖銳地陷入「地」的範圍內。若陷入的方向對向「切先」(刀尖),則稱為「逆足」(Sakaashi),為「備中國」著名刀工「青江」的特色。

    「沸」晶體通常在「刃」上出現,有時亦會侵入到「地」的範圍裡,稱為「地沸」。例如「梨子地肌」就是由大量的「沸」晶體所組成 (詳情見下面「地」一節)。刀劍學者對「沸」晶體侵入「地」的各種效果有以下的分類:

    地景 (Chikei)

    反光度高的黑色線紋與「地」的紋理混合。

    飛燒 (Tobiyaki)
    「刃文」的「頭」飛散入「地」的範圍內。

    湯走 (Yubashiri)
    「沸」晶體在「地」的表面上有很深刻的效果。

    映 (Utsuri)

    「地」的表面出現白映或暗影,有如「刃文」的影子投在「地」的表面上,為「備前」刀劍的特徵。左圖的刀在「地」上出現暗影,稱為「影映」。若「映」的邊緣紛亂如「亂刃」的刃文,這就稱為「亂映」;若「映」的邊緣成直線則稱為「棒映」(常見於「室町」{Muromachi} 時代的刀劍);如果「映」是斷斷續續的話,就稱為「牡丹映」。另外,向刀身吹氣就會現出白色曇映的話,則稱為「白氣」,為「美濃傳」較後期作品的特色。(註:隨便向刀身吹氣可能會引致銹蝕。)

    地 (Ji)
    「地」即是邊鋒斜面沒有經過焠火加硬的範圍,在「刃文」與「鎬筋」之間。經過「折返鍛鍊」而製成的刀劍,「地」的表面會出現奇特而美麗的紋理,稱為「地肌」(Jihada)。「地肌」風格的分類如下:

    肌立 (Hadatatsu)
    形容清晰易認的「地肌」。

    詰 (Tsumu)
    形容細微凝縮的「地肌」。

    板目肌 (Itamehada)

    狀如木板的表面,常見於產自「九州」的刀劍。如上圖開合較大的紋理可以稱之為「大板目」。

    "杠" 目肌 (Mokumehada) (註:"杠" 字應為上 "木" 下 "工"。)

    貌似樹木的年輪。常見於「備前傳」的作品。

    "証" 目肌 (Masamehada) (註:"証" 字應以 "木" 部換去 "言" 部。)

    好像平行於木幹 的直紋,常見於產自「九州」的刀劍。受「美濃傳」風格影響的「新刀」亦可能有這種紋理在「鎬地」之上。

    梨子地肌 (Nashijihada) 和 小糠肌 (Konukahada)

    兩者都是由細點組成的「地肌」。不過,「梨子地肌」由大量的「沸」晶體組成,並多以「研磨」的方法將晶體磨黑,令其更加突出易見;而「小糠肌」則沒有「沸」晶體。「肥前國」生產的刀劍多帶「小糠肌」。

    綾杉肌 (Ayasugihada)

    波紋形的地肌。名刀工「月山」的刀劍上出現的「綾杉肌」常常被稱為「月山肌」。

    松皮肌 (Matsukawahada)

    有如松木的表面。「越中國」名刀工「則重」的作品多帶「松皮肌」。

    八雲肌 (Yakumohada)

    「地景」的一種 (「沸」晶體通過「刃」和「地」兩處),形態有如流水行雲。常見於「水戶」生產的刀劍。

    無地風
    產自「新刀」時代以後的刀劍,「地肌」沒有地域性的特徵 (只有刀匠個人的特徵)。

    此外,年代久遠的日本刀,「地」的表面或會因為長年的擦拭磨蝕,露出顏色較深的「芯鐵」,連同原有的「地肌」,形成另一種奇特韻味。例如「備中國」著名刀工「青江」的作品會產生「鯰肌」(Namazuhada) 或「澄肌」(Sumihada) 的效果、「山城國」門派「來」派的作品會產生「來肌」(Raihada) 的效果。



    鎬地 (Shinogiji)
    「鎬地」即是邊鋒斜面之後沒有斜度的部份。「地」與「鎬地」之間為斜度的轉捩點,稱為「鎬筋」(Shinogisuji)。

    棟 (Mune)
    又稱為「峰」,即是刀背。不同的刀工流派,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設計:帶有「角棟」(Kakumune) (又稱「平棟」) 的多為「上古刀」;「庵棟」(Iorimune) (又稱「行棟」,Gyunomune) 為產自「屋根」的刀劍的特色;「三棟」(Santmune) (又稱「真棟」) 為「相州傳」刀工常用的設計;「丸棟」(Marumune) 常見於「九州」和日本北部的「古刀」。

    切先 (Kissaki)
    「切先」即是刀尖。刀尖與刀身的分界線稱為「橫手」(Yokote)。有別於世界各地的刀劍製鍊方法,日本刀的「切先」和刀身其他部份各有獨立的鍛鍊步驟,一絲不苟。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戰爭模式,造就出各種不同的「切先」設計。所以,觀察「切先」的形狀,就可以對刀劍的生產年份作出初步的估計。

    鋩子 (Boushi)
    又稱為「帽子」,即是在「切先」部份的「刃文」。由「鋩子」的外形就可以推測刀匠技考的高下,從而鑑定刀劍本身的價值。沒有「鋩子」的日本刀,要不是粗製濫造之作,就是「切先」經過相當程度的修補,甚至曾經因為折斷而被修改矯形。沒有「鋩子」的日本刀,「切先」設計的鑑定亦會變得不可靠,刀劍本身的價值就會大受影響。

    「鋩子」設計的分類如下:

    一枚 (Ichimai)

    整個「切先」都經過焠火加硬的處理,所以「鋩子」不在「切先」的範圍。(註:「一枚鋩子」有別於上述 "失去"「鋩子」的情況,焠火加硬的痕跡仍然有形可見。)

    尖 (Togari)

    「鋩子」頂端呈尖形。

    亂邊 (Midarekomi)

    「鋩子」有如「亂刃」。

    "Tarumi"

    「鋩子」的線條比「刃文」較為幼身。

    火焰 (Kaen)

    「鋩子」形如火焰。

    掃掛 (Hakikake)

    「鋩子」的形狀有如被掃帚擦過的痕跡。

    燒詰 (Yakitsume)

    「鋩子」沒有因為焠火縮脹而向後返縮。

    地藏 (Jizo)

    「鋩子」頂端渾圓 (形似地藏菩薩)。

    刀匠鍛造「切先」的時候,鋼材處於高溫狀態。焠火過後 (即是將刀身放到水中冷卻),「鎬」的部份遇冷收縮,「刃」的晶體卻會彭脹 (詳情見於下面「03 製刀步騾」中「第十一步. 燒入」 一節),所以「鋩子」會向「棟」的方向返縮。返縮的程度以 "深淺\" 來形容,較深的形容為「深」(Fukai),較淺的而帶有急異的收勢則形容為「堅止」(Katakutomeru)。此外,返縮弧度較少的稱為「小丸」(Komaru),較大的則稱為「大丸」(Oomaru)。



    "桶" (Hi)
    即是平行於刀身的坑紋,常常被濫稱為 "血槽",更有人標榜有甚麼 "放血" 功能云云... (才怪!) 其實,刀匠為了減輕刀身的重量,又儘量避免影響刀身的強度 / 抗變形度 (即不能隨便磨薄刀身了事),於是沿著刀身移走一段物料,即成為「"桶"」。不同的刀工流派,在不同的時代,會採用不同形式的「"桶"」。(註:"桶" 字應該為 "木" 部加 "通"。)

    造邊 (Tsukurikomi)
    即是刀身形狀的設計,分類如下:

    菖蒲造 (Syoubudukuri)

    「鎬地」直通整過刀身,沒有「橫手」,刀身外形似菖蒲葉,因而為名。

    鎬造 (Syoubudukuri)

    「鎬筋」為「橫手」的起點,為最常見的設計。

    兩刃造 (Morohadukuri)

    即是前後皆為利邊的雙刃刀劍。

    片切刃造 (Katakirihadukuri)

    單斜面開鋒。

    平造 (Hiradukuri)

    刀身有如平面一塊,沒有可見的「鎬筋」和「橫手」。

    "Osoraku" 造 (Osorakudukuri)

    名匠「島田助廣」的短刀。「橫手」在刀身中間,「切先」佔去刀身的一半。刀身刻有 "Osoraku" 的字樣,有 "奇怪" 的意思。

    冠落造 (Kanmuriotoshi)

    刀身上半段的「鎬地」被削薄為「菖蒲造」的形態 (連「切先」亦被削薄)。

    鵜首造 (Unokubitsukuri)

    類似「冠落造」,不過「切先」保留原來的厚度。

    切先兩刃造 (Kissakimorohadukuri)

    「切先」前後都有利邊 (即是雙刃「切先」)。這種雙刃「切先」可以佔去半個刀身。

    中心 (Nakago)
    「中心」即是刀身與手柄連接的部份。歷史久遠的日本刀,「中心」往往出現銹蝕。有部份收藏家以「中心」的銹蝕狀態來鑑定刀劍的年份,卻有不法商人偽作銹蝕以求魚目混珠。「中心」的設計有以下的分類:

    普通的形態


    雉子股 (Kijimomo)

    狀似雉雞腿,常見於「衛府太刀」。

    振袖 (Furisode)

    狀似和服的長袖,常見於「鎌倉」(Kamakura) 末期流行的「馬手指」(Metezashi) 短刀。

    "Tanago" 腹 (Tanagobara)

    狀似魚腹 ("Tanago" 是日本的一種魚類),常見於「伊勢國」的「村正」刀劍。

    舟形

    狀似船底,常見於有「相州傳」風格的刀劍。

    此外,「中心」底部形狀的設計亦有分類如下:

    刃上栗尻 (Haagarikuriji)

    「中心」底部傾斜向「棟」的一方。

    栗尻 (Haagarikuriji)

    形似栗子。

    切 (kiri)

    「中心」底部被切平,為「大和國」名刀工「保昌」一派的特色。

    入山形 (Iriyamagata)

    「中心」底部的尖端靠向「棟」的一方。

    劍形 (Kengyou)

    「中心」底部的尖端在正中央。

    卒塔婆形 (Sotobagata)

    「中心」底部的尖端靠向「刃」的一方。

    刃區 (Hamachi)
    「刃」在「中心」的完結點,也是兵刃在砍劈時受力最大的一點。「刃區」亦是「刃文」起始的地方,而「刃文」起始的方式被稱為「燒出」(Yakidashi),對刀劍的性能 (尤其是抵抗折斷的能力) 有很大的影響。下列四種主要的「燒出」形式:

    燒落 (Yakiotoshi)

    「刃文」沒有超越「刃區」。在焠火冷卻後,「刃」晶體彭脹而引起的彎曲就不會在「刃區」出現 (詳情見於「03 製刀步騾」中「第十一步. 燒入」一節)。此外,「刃區」的韌性鋼鐵較多,可以減少刀劍在「刃區」折斷的機會。

    大阪燒出 (Osakayakidashi)

    不論是「直刃」還是「亂刃」,「刃文」都以直線方式在「刃區」起始。這種設計常見於「新刀」時期產自「大阪」的刀劍。

    腰刃 (Koshiba)

    在「刃區」起始的「刃」特別寬闊。

    京燒出 (Kyouyakidashi)

    如「大阪燒出」的手法,不論是「直刃」還是「亂刃」,「刃文」都以直線的方式在「刃區」起始。不過,「刃文」起始的部份通常較「大阪燒出」的為短。這種設計常見於「新刀」時期產自「京都」的刀劍。

    (註:以直線方式作為「刃文」在「刃區」起始的設計始見於「新刀」時期。)



    目釘穴 (Mekugiana)
    乾燥的竹釘 (稱為「目釘」,Mekugi) 通過手柄和「目釘穴」,令刀身固定。

    鑢目 (Yasurime)
    為了防止在使用刀劍時,刀身意外脫離手柄,刀匠會在「中心」的整個表面銼出細紋,以增加刀柄與刀身之間的磨擦力,而這些細紋就稱為「鑢目」。一般來說,大多數日本刀的「中心」部份,底面兩面都會有「鑢目」挫紋;不過,「新刀」時期名刀工「繁慶」的作品或只會有單面的「鑢目」。



    銘 (Mei)
    為了確認對消費者的責任,刀工都會在刀劍的「中心」刻上「銘」以作識認。嚴格來說,「銘」是被利器 "切" 在或 "鏨" 在「中心」上,而不是 "雕刻"。部份刀匠會在其不同的年紀刻上不同的銘文。有的刀工也會將刀劍的出品日期包括在銘文中。「銘」對於刀劍的鑑定異常重要,不過,不著名的刀工,或者顧客訂製刀劍作為對上級的禮品,或是給廟宇的貢獻,刀劍都可能沒有銘文,亦即是所謂的「無銘」刀劍。此外,不法商人為求混水摸魚,在刀劍刻上偽造的「銘」也不足為奇。



    日本「奈良」(Nara) 時代,「大寶律令」訂立了各級官階的名稱,例如「守」(Kami)、「介」(Suku)、「掾」(Jyu)、「目」(Sekan) 等。後來,附有「受領銘」(Zuryoumei) 的刀劍亦開始出現,即是「銘」的內容包括了官階名稱。例如,「山城國」刀匠XX製作的刀劍上會出現「山城 "守" XX」一類的銘文。除了官階以外,「受領銘」亦可以包括僧侶的名位,例如「法橋」、「法眼」等。由「受領銘」的內容可以粗略估計出刀劍的年份,例如附有「左兵衛尉」、「式部丞」等銘文的刀劍都是「古刀」時期的產品。

    看過「山城 "守" XX」的銘文,有人或會奇怪,為何一國之「守」會是一名刀匠?甚至有人發現同期出品的眾多刀劍之中有不少是「山城守YY」、「山城守ZZ」所作,難道山城國真的有許多的「守」存在嗎?其實,「守」是一個專職官員,只有一人,也不會 "兼職" 為刀匠,不過當時有不少著名刀匠得到朝廷的讚許,並容許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加上官銜,所以才出現了 "山城守是個刀匠" 的誤會。

    「受領銘」的內容本身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江戶」(Edo) 時代的「寶永」(Houei) 年間,將軍的居城位於「武藏國」,所以「武藏守」的銘文被嚴格禁止了。

    有的銘文如「備州長船三左衛門祐定」,當中的「備州」為地名,「長船」為刀工流派,「三左衛門祐定」卻不一定是刀匠,而可能是買家的名字。這種銘文稱為「俗名入銘」,最常見於「末備前」(「戰國時代」的「備前國」) 的刀劍。「戰國」時代烽煙四起,人們對刀劍的需求奇大,令粗製濫造的刀劍一時充斥市面,出現了「數打物」(Kazuuchimono) (數支刀劍一次過製成) 和「束刀」(Tabagatana) (多把刀劍綑成一扎作一次過的賣買) 等低劣品,都附有「俗名入銘」。

    (註:「戰國」時代之前的「備前」刀劍並無「俗名入銘」。)

    「太刀」時代結束以後,為了應用上的便利,有不少「太刀」被改短成「刀」。有不少武士亦為了配合體型,也會把刀劍改短。「江戶」(Edo) 時代的「寬永」(Kanei) 十五年 (1638 年),「德川幕府」更立法限制刀劍的長度,令更多刀劍的被改短。為了保存「鋩子」,刀劍的「切先」不能被削去,所以要改短刀劍就必需從「中心」部份著手。不過,削去「中心」以改短刀劍,就可能連「銘」都被除丟,"變" 成了「無銘」,如此情況則稱為「大磨上無銘」(Oosuriagemumei)。若刀劍價值不菲,不能隨便失去銘文的話,仍有好些辦法可以應付:


    將「中心」一部份削短以改變刀劍的長度,這種手法稱為「磨上」(Suriageru)。


    若「中心」被削去的份量不多,「銘」仍然可以保留下來 (只是稍為下移而已)。


    若修改的程度較大,可以將「中心」連帶「銘」的部份向後折返,銘文則會倒轉。這種「銘」稱為「折返銘」(Orikaeshimei)。


    若需要更大程度的修改,可以將原來連帶「銘」的一小段「中心」割出,完成修改後再補回割出的一段。這種手法稱為「額銘」(Gakumei)。

    刀劍若曾被改短,武士 / 收藏家或會將刀劍送到鑑定家去重作鑑定。有一些鑑定家會在「銘」上加上自己的姓名,再為「銘」填入黃金,稱為「金象嵌銘」(Kinzouganmei)。這種做法常見於「江戶」時代的著名研磨師兼鑑定家「本阿彌」家族經手的刀劍。如果刀劍本來就沒有切鏨而成的「銘」(或是「無銘」) 的話,鑑定家就會為刀劍加上朱漆銘文 (稱為「朱銘」,Kiwamemei)。這類鑑定家加工而成的「銘」稱為「極銘」(Kiwamemei)。



    有些「銘」包括了刀劍的測試結果,稱為「裁斷銘」(Saidanmei)。「裁斷銘」包括試刀師的姓名和測試日期,並且會以「金象嵌銘」裝飾。下圖為試刀師「山野加右衛門」的裁斷結果,表示此刀曾將三具人體一次過砍斷。



    此外,因為各種原因,「銘」的格式可能會異於尋常。例如,有銘文的內容為「天正 "二二" 年五月吉日」,中間的 "二二" 其實代表 "四",因為忌諱的原故所以改為 "二二" 而已 (日本人同樣會把 "四" 讀成 "死"... )。此外,亦有為節省佔位而用 "廿" 代替 "二十" 的情況。

    雕刻
    有些日本刀的刀身上刻有精美的圖案。早期的雕刻多作為刀工或武士對信仰的印記,其後發展則偏重於裝飾的作用。雕刻的題材多與宗教有關,分類如下:



    A. 素劍 (Suken)
    古印度的雙鋒長劍,為密教的法器,也是日本神祗「不動明王」的兵刃。

    B. 三鈷劍 (Sankoken)
    「鈷」即是邊鋒,三鈷劍就是刃帶三鋒的法器。

    C. 獨鈷劍 (Dokukoken)
    單鋒法器。

    D. 幡鉾 (Genhoko)
    古印度密教的旗幡。

    E. 金剛索
    日本神祗「不動明王」左手所持的法器。

    F. 蓮華 (Renge)
    神佛的蓮座。

    G. 俱利伽藍 (真)
    相傳「俱利伽藍」是「不動明王」的化身,雕刻以四鈷劍、蓮華和火焰代表。以雕刻的精密程度可以分為「真」(Shin)、「行」(Gyu) 和「早」(Sou) 三種,其中以「真」最為精密。

    H. 俱利伽藍 (行)

    I. 俱利伽藍 (早)

    J, K. 俱利伽藍 (浮雕)

    此外,同一個雕刻題材,在不同的刀工流派底下或會有不同的設計。例如,「山城國」的「素劍」雕刻,劍尖較為圓潤,而「相州傳」的「素劍」則呈三尖兩刃狀。



    有宗教意義的梵字亦常見於早期的刀劍雕刻,這些梵字通常都是神佛的法號,例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威德明王」、「愛染明王」、「摩利支天」、「不動明王」等。




    --------------------------------------------------------------------------------

    03 製刀步驟
    簡單來說,日本刀的材料主要為「玉鋼」(Tamahagane)。不過,「古刀」期的刀劍所用的物料和製作法門都已經失傳。以現時的科技可以分析出刀劍完成品的化學成份,但是不能準確推算出爐火處理前的物料成份和爐火處理的溫度、時間、次數、焠火方法等資料。能夠流傳下來,最早的製刀法門主要來自「江戶」時代的記載。

    不同的刀工流派,在不同的年代,都有不同的製刀方法,以下只能約略列出一般典型的製刀步驟:

    第一步. 「水挫」 (Mizuheshi)
    又稱為「水減」。即是將「玉鋼」加熱並錘打成厚度為約 5mm 的薄片。聽起來像是很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 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 (含碳量的保留 / 流失),加熱的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玉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經驗老到的刀匠才能準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鍊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匠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含碳量足夠的部份會自然碎落,作為製刀的材料。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極準確的把握,才能夠收集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餘下的部份,刀匠會留待將來再用。

    以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第二步. 「小割」 (Kowari)
    將鋼料打碎成 2 到 3 cm 長短的細塊。不碎的部份就是含碳量過低,有些刀匠會用這個來製作刀劍的「芯鐵」。

    第三步. 製作燒台


    燒台將會成為刀身的一部份,所以必需以優質的「玉鋼」製造。(燒棒不是刀身部份,可以用任何鋼料製作。)

    第四步. 「積重」 (Tsumikasane)


    將「小割」工序所得的碎鋼塊一層一層的焊接在燒台之上,如此熱力就可以均勻傳遞。鋼塊的熱黏性對焊接的效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而熱黏性則取決於鋼材的純度和含碳量,所以選用「玉鋼」和進行第一步的「水挫」工序是必要的。

    不同的刀工流派有不同的焊接方式... 平行排列的焊接稱為「短冊鍛」,交差排列的稱為「拍木鍛」,十字形排列的稱為「木葉鍛」或「十文字鍛」。

    以鍛造一支「刀」(「打刀」) 為例,就需要積聚約 2 到 3 kg 的鋼材。

    第五步. 「積沸」 (Tsumiwakashi)
    將「積重」工序辦好的物料放回爐火,以確保鋼料能夠完全焊合。為確保鋼料與空氣完全隔絕 (以免爐火消耗鋼材中的含碳量) 和容許細慢而均勻的熱力處理,置入爐火前刀匠會將鋼料用沾滿泥汁和稻草灰燼的和紙將鋼料緊緊包好。刀匠必需小心掌握爐火的溫度和加熱的時間。

    第六步. 折返鍛鍊


    日本古時一直未有機會發展高溫鍊爐的技術,要鍊製均質的刀劍就非常困難。為克服如此問題,唯有應用「折返鍛鍊」的技術。

    將「積沸」工序辦好的鋼料返複折疊,重回焊接,只消重複 10 次,就可以造出有 1024 層的鋼材 (2 的 10 次方);層次愈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份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緻,製成品的強度亦會較高。

    (註:不過層次太多的話,即代表鋼材在鍊爐中的時間太長,鋼材中的碳含量亦會流失太多,製成品的硬度就會受到影響,鋒利程度亦會有所限制。一般來說,日本的刀劍通常不會經過 15 次以上的折返鍛鍊。)

    在「折返鍛鍊」期間,不斷的錘打會令鋼材中一大部份的雜質化為火花飛走。雜質是鋼材的「強度弱點」,損害往往由「強度弱點」開始,慢廷至材質的整體,成為全面的損壞。「強度弱點」的數目愈少,慢廷破壞的機會也隨之減少。所以,鋼材愈純淨,其強度和韌性就會愈高。

    世界各地以高溫鍊爐製成的刀劍,成形後都會有鐵晶體肥大的問題。根據熱力學的解譯,在高溫鍊製過程中,細少的鐵晶體為減少其數目 (減低總表面積),會自行互相結合,重組成數目較少,體積較大的鐵晶體。如此一來,鋼材的強度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以高溫鍊爐製成的刀劍在焠火之後 (即是將白熱的鋼鐵投到水 / 油中冷卻),必須重新置回低溫爐火數小時,令細少的鐵晶體在原有的晶體之間重新結晶,回復強度和韌性。不過,長時間的爐火鍛鍊又會令碳含量過份流失,影響製成品的表面硬度和鋒利程度。

    相對於西方的刀劍,以低溫鍊爐 (低於攝氏 1000 度) 鍊製的日本刀,鐵晶體一直能夠保持在細密的狀態,所以焠火之後根本就不用回火,進一步減少碳份的流失,而硬度、強度和韌性都能夠保持。

    此外,經過「折返鍛鍊」的刀劍會出現有如松木紋一般的表面紋理 (「地肌」),美觀之極。

    (註:有利必有弊。高溫鍊爐中的鋼材較軟,較易打造成形;低溫鍊爐中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甚至不是個人的體力所能應付。如果折返層不能完全焊合,就會成為潛在的裂口,變成完成品的瑕疪。所以,一般打造過程中,刀匠會緊持鋼材,並發號司令,由兩三名體壯力健的弟子從旁以長柄大錘敲打。換句話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集約的工事,以血汗換取質素的偉大藝術。)

    第七步. 「造邊」




    日本刀鋒利而又不易彎曲,即是擁有 "剛硬" 的特性。
    同時,日本刀又不易折斷,即是擁有 "柔韌" 的特性。

    集剛柔兩性於一身,日本刀如何做到呢?

    有別於世界各國的刀劍,日本刀並非由一塊鋼材打造而成,而是由一層剛硬的「皮鐵」(Kawatetsu) 包裹著另一柔韌的「芯鐵」(Shintetsu),焊合而成。「皮鐵」由含碳量較高的「玉鋼」經 10 到 15 次的「折返鍛鍊」製成,而「芯鐵」則以由含碳量較低的「庖丁鐵」(或用低碳生鐵,或用含碳量低的「玉鋼」) 經 5 到 6 次的「折返鍛鍊」製成。

    如此的組合,日本刀就可以做到剛柔同體了。

    不同的刀工流派採用不同的鋼料分佈方式,有的更會加上硬度更高的「刃鐵」(Hatetsu),硬度更低的「棟鐵」(Munetetsu),或採用經折疊卻沒有焊合的雙層「芯鐵」。

    第八步. 「素廷」
    將「造邊」工序準備好的混合鋼材打造成長條形,成為刀身的基本形狀。

    第九步. 打造「切先」


    為確保「切先」與刀身有同樣的混合鋼材分佈,也為了得到通順的表面紋理,刀匠會將刀尖斜斜切去一段 (尖角在邊鋒的位置),再以小錘將尖角打造成向後的彎弧,成為「切先」。刀匠鍛造「切先」的時候,鋼材處於高溫狀態。焠火過後 (即是將刀身放到水中冷卻),「鎬」的部份遇冷收縮,「刃」的晶體卻會彭脹,所以「鋩子」會向「棟」的方向返縮。製作「切先」是最考究手工的步騾,所以由製成品的「切先」可以看出刀匠本身的功力。

    第十步. 「火造」
    以小錘將刀身各部份打造成形和修正。

    第十一步. 「燒入」
    最後的火鍛工序。刀匠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燒刃土」(Yakibatsuchi)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成份和調製法),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範圍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範圍用土較厚。基本上,「燒刃土」的分佈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點。

    泥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攝氏 750 至 760 度的爐火之中。刀匠由爐火的顏色以確認溫度,若溫度高於攝氏 800 度以上,完成品就會出現鐵結體肥大的現象,影響強度。

    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將刀身移離爐火,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即是 "焠火"。(焠火的水溫、水源、手法、添加物等都被各派刀工視為最大的秘密。) 因為「燒刃土」厚薄不一的關係,「刃」的冷卻速度遠較「鎬地」和「棟」為快,所以「刃」的硬度會遠較「鎬地」和「棟」的硬度為高。亦因為急冷的緣故,「刃」的鐵晶體會發生異變,體積變大,所以焠火之後刀身會進一步向後彎曲。這個情況有別於上述的 "晶體肥大" 的問題,焠火後「刃」的鐵晶體數目不變,只是每一個晶體的體積變大而已。情況好比清水結冰之後密度變小,體積變大一樣。

    第十二步. 其他
    再經過初步的打磨、開「目釘穴」、銼「鑢目」、刻「銘」等工序後,刀匠的責任可以說是到此為止了。一般來說,日本刀的「研磨」、造鞘、金銀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是刀匠的工作範圍。


    --------------------------------------------------------------------------------

    04 分類法則
    日本刀通常以其出品年代、長短、用途、生產地、設計風格或流派傳法作分類。

    出品年代的分類
    「上古刀」
    日本「平安」(Heian) 時代末期以前生產的刀劍,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古刀」(Kotou)
    出自「平安」時代末期至「室町」(Muromachi) 時代的「天正」(Tensyou) 期,即約 400 到 1000 年前製成的刀劍,當中包括「平安」、「鎌倉」(Kamakura)、「南北朝」(Nanbokutyou)、「室町」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日本刀。(「安土桃山」時代的「慶長」(Keityou) 期為「古刀」到「新刀」的過渡期。)

    「新刀」(Shintou)
    「安土桃山」時代的「慶長」期至「江戶」(Edo) 時代末期 (即是「幕末」,Bakumatsu),即約 240 到 400 年前製成的刀劍。相對於「古刀」,「新刀」的價值較低,暫時亦未有被定為日本國寶的「新刀」。「新刀」一詞出自「江戶」中期「神田勝久」著作中 "新刃銘盡" 的說法,即代表新材料、新製鍊法的應用。因為長達百年的戰亂,「新刀」多以大量生產為前題,當中不乏粗製濫造之作,更有不少精湛的「古刀」鍊製技術從而失傳。「古刀」時期,刀工多留守在固定的地區 (多為鋼鐵生產地),所以製成品保留著地區性的鋼鐵紋理特徵 (例如「地肌」);到了「新刀」時代,刀匠則移居大城市,以大量生產的鋼料為材,所以製成的刀劍上不留地區性的紋理特徵。「古刀」時期「一刀工一傳法」的傳統,在「新刀」時期有所變化,刀匠除了應用自己所學的「傳法」外,亦會以其他流派的手法製刀,所以「新刀」多不會留下確實的「流派」特微,卻會有個別刀匠的「個人」風格。「新刀」與「古刀」最大的分別在於「鋩子」(Boushi) 的形態,比方說,一支具有「亂刃」刃文的「古刀」,其「鋩子」勢必也是「亂刃」;一支具有「亂刃」刃文的「新刀」,其「鋩子」卻可能會是「直刃」。

    「新新刀」(Shinshintou)
    「幕末」/「明治維新」(Mejiishin) 時代製成的日本刀,約有 90 到 240 年的歷史。「新新刀」多偏重於復古,有的集「新刀」和「古刀」鍛鍊法之大成,有的以過往「新刀」/「古刀」的名作為模仿目標,有的則廷續「古刀期」的「一刀工一傳法」的傳統。「天明大飢饉」(1783 年) 加上歐美艦隊的威脅,令當時日本國內出現恐慌,人們對刀劍武器的需求亦增加了。到了「寬政」時期 (1789 年),「新新刀」的生產更到達其頂峰。附有不規則「刃文」(「亂刃」) 的「新新刀」,「亂刃」多由「刃區」開始 (相對於大多數的「新刀」,不論「刃文」是「直刃」還是「亂刃」,在「刃區」一帶的「刃文」都會保持直身)。「新新刀」的表面「地肌」也沒有地域性的紋理特徵 (因為應用大量生產的鋼鐵為材料),「地」多作反光打磨。刀身的形態可以分為兩大風格,一是模仿「古刀」的大彎度,一是帶濃烈 "武骨" ,被稱為「勤王刀」的闊刃低彎設計。

    「現代刀」(Gendaitou)
    近代的作品。

    長短的分類
    (註:以下的長短分類方法由現時日本的「銃砲刀劍類所持等取締法」制訂,與各派學術性長短分類法或有不一。)

    「刀」(Katana)
    刃長為 60 cm 以上的刀劍。

    「?差」(Wakizashi)
    刃長為 30 cm 到 60 cm 的刀劍。

    「短刀」(Tanto)
    刃長為 30 cm 以下的刀劍。

    用途的分類


    「太刀」(Tachi)
    專為騎兵戰而設。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彎度亦較高。「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帶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人,「太刀」一般會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帶,並吊在腰帶以下。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太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右面。

    「刀」(Katana)
    專為步兵戰而設。一般較「太刀」為短,刀身彎度亦較低。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會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帶,刀鞘插在腰帶裡。若「切先」上指,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刀」的「銘」就在刀身的左面。

    生產地的分類 (又稱「五畿內七道」分類法)
    「畿內」
    包括「山城」(京都)、「大和」(奈良)、「攝津」(大阪)、「河內」(大阪) 和「和泉」(大阪) 生產的刀劍。

      「北陸道」
    包括「若狹」(福井)、「越前」(福井)、「加賀」(石川)、「越中」(富山)、「越後」(新潟)、「能登」(石川) 和「佐渡」(新潟) 生產的刀劍。

      「東山道」
    包括「近江」(滋賀)、「美濃」(岐阜)、「飛驒」(岐阜)、「信濃」(長野)、「上野」(群馬)、「下野」("枙" 木)、「陸奧」(青森.岩手.宮城.福島) 和「出羽」(秋田.山形) 生產的刀劍。(註:"枙" 字中的 "巳" 字應改為 "万" 字。)

      「東海道」
    包括「伊賀」(三重)、「伊勢」(三重)、「志摩」(三重)、「尾張」(愛知)、「三河」(愛知)、「遠江」(靜岡)、「駿河」(靜岡)、「伊豆」(靜岡)、「甲斐」(山梨)、「相模」(神奈川)、「武藏」(東京.埼玉)、「安房」(千葉)、「上總」(千葉)、「下總」(千葉) 和「常陸」(茨城) 生產的刀劍。

      「山陽道」
    包括「播磨」(兵庫)、「備前」(岡山)、「美作」(岡山)、「備中」(岡山)、「備後」(廣島)、「安芸」(廣島)、「周防」(山口) 和「長門」(山口) 生產的刀劍。

    「山陰道」
    包括「丹波」(京都.兵庫)、「丹後」(京都)、「但馬」(兵庫)、「因幡」(鳥取)、「伯耆」(鳥取)、「出雲」(島根)、「石見」(鳥取) 和「隱岐」(島根) 生產的刀劍。

    「南海道」
    包括「紀伊」(三重.和歌山)、「淡路」(兵庫)、「阿波」(德島)、「讚岐」(香川)、「伊予」(愛媛) 和「土佐」(高知) 生產的刀劍。

    「西海道」
    包括「筑前」(福岡)、「筑後」(福岡)、「豊前」(福岡)、「豊後」(大分)、「肥前」(佐賀.長崎)、「肥後」(熊本)、「日向」(宮崎)、「大隅」(鹿兒島) 和「薩摩」(鹿兒島) 生產的刀劍。

    風格 / 傳法的分類 (又稱「五傳」分類法)
    「山城傳」
    全盛於「平安」和「鎌倉」時期。「地肌」為帶有「地沸」的「小 "杠" 目地肌」。「刃」多為輕微「沸出來」,並帶有「直刃」基調,包括「直丁子」、「小亂刃」、「小丁子」等。「"動"」和「地沸」的形態有「金筋」、「地景」、「二重刃」、「打 "chinoke"」、「湯走」等。「鋩子」可以是「大丸」或「小丸」,不過紋理返縮多較淺。

    (註:"杠" 字應為上 "木" 下 "工"。)
    (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

    刀工流派包括--
    山城國:三一派、五一派、綾小路一派、粟田口一派、來一派、埋忠明壽、水心子正秀
    攝津國:來國長、井上真改、月山貞一
    和泉國:加賀四郎資正
    相模國:國綱
    武藏國:大慶直胤
    近江國:中堂來光包
    丹波國:"帛" 國俊 (註:"帛" 字中的 "巾" 字應改為 "田" 字。)
    備前國:雲類
    備中國:古青江、中青江
    豊後國:了戒
    因幡國:濱部壽格
    肥後國:延壽一派、忠吉一門

    「大和傳」
    歷史最尤久的 "傳法",設計偏重於實用性。刀身較厚,不過「鎬地」被削薄,以保持合適的重量。「地肌」以「"証" 目肌」為主。「刃」多為「沸出來」而帶「直刃」基調,例如「互目」、「小丁子」等。「"動"」的形態有「二重刃」、「打 "chinoke"」、「掃掛」等,而紋理不會侵入「地」的範圍。「鋩子」有「火焰」、「掃掛」、「燒詰」等款式。「切先」的「沸」晶體較其他部份明顯。

    (註:"証" 字應以 "木" 部換去 "言" 部。)
    (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

    刀工流派包括--
    大和國:千手院一派、保昌一派、手搔一派、尻懸一派、當麻一派、金房一派
    山城國:長谷部國重
    攝津國:陸奧守包保、月山貞一
    備後國:三原
    紀伊國:入鹿、南紀重國
    美濃國:志津、直江志津、赤阪千手院
    越前國:淺古當麻\r
    加賀國:友重
    周防國:二王
    阿波國:海部
    筑前國:金剛兵衛
    薩摩國:波平

    「備前傳」
    發展歷程極長的一個 "傳法",刀劍特性 (尤其是「刃」的設計) 得到很充份的發展。「平安」時代至「鎌倉」初期,「刃」多為輕微「沸出來」的「小亂刃」或「小丁子刃」(跟「山城傳」相當相似)。「鎌倉」中期開始有「"勼" 出來」的「刃」,「刃文」上落較大 (「頭」與「谷」的距離較遠),有「大丁子」、「重花丁子」、「大房丁子」等花式,「地肌」多為「"杠" 目肌」,「地」上有「映」。「鎌倉」末期「刃文」的「腰」轉闊,有「逆丁子」、「重花丁子」、「片落互目」、「蛙子丁子」等式樣... 一直發展下去,都是以多花樣的「亂刃」/「丁子」為主,「地」上或有「映」。

    (註:"勼" 字中的 "九" 應改為 "匕"。)
    (註:"杠" 字應為上 "木" 下 "工"。)

    刀工流派包括--
    備前國:古備前、福岡一文字、吉岡一文字、正中一文字、古長船、"帛" 田、兼光、長義、大宮、元重、吉井、小反、應永備前、末備前、新刀祐定 (註:"帛" 字中的 "巾" 字應改為 "田" 字。)
    攝津國:二代國助、一竿子忠綱、大阪石堂
    大和國:筒井紀充
    備中國:片山一文字
    武藏國:江戶石堂
    筑前國:福岡石堂

    「相州傳」
    「鎌倉」末期,有不少「山城傳」和「備前傳」的名刀工遷移到「相州」,成為了「相州傳」的開發者。換句話說,「相州傳」其實是「山城傳」和「備前傳」夾雜的 "傳法"。「相州傳」最大的特色,就是「沸」晶體較果比其他 "四傳" 來得更強。「鎌倉」末期至「南北朝」初期,「刃」的闊度較高,流行「大亂」、「濤亂」、「流砂」等式樣,「地肌」以含「地沸」的「板目肌」為主,有「金筋」、「稻妻」等「"動"」形。到「南北朝」時代,「刃」的闊度大大減少了,「鋩子」多為「沸出來」,有「皆燒」、「亂邊」、「一枚」等形式。「南北朝」末期至「室町」時代,「相州傳」作品的特色與新興的「美濃傳」混淆,令「相州傳」漸漸末落。當時「地肌」仍是以「板目肌」為主。

    刀工流派包括--
    山城國:信國、長谷部國重
    相模國:鎌倉一文字助真、新藤五國光、正宗、貞宗、廣光、秋廣、末相州、小田原相州
    美濃國:兼氏
    越中國:則重
    長門國:長門左
    筑前國:左
    筑後國:大石左
    肥前國:平戶左

    「美濃傳」
    「五傳」中最 "年輕" 的一傳,由「山城傳」刀工發展而成。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不同形式的「刃文」和「鋩子」可以在同一支刀身上出現。一般而言,「刃」都是「"勼" 出來」結構,不過較早期「兼氏」、「兼重」的作品或會有「沸出來」的「刃」。「刃文」種類豐富,更有「美濃傳」獨有的「兼房亂刃」。「"動"」的形態有「砂流」、「二重刃」、「金筋」和「稻妻」。「地肌」主要為「板目肌」,或帶「映」,部份作品有「白氣」現象,近「鎬地」處或有「"証" 目肌」的表現。「鋩子」有「掃掛」、「尖」等,亦有「美濃傳」獨有的「地藏」形態。

    (註:"勼" 字中的 "九" 應改為 "匕"。)
    (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
    (註:"証" 字應以 "木" 部換去 "言" 部。)

    刀工流派包括--
    山城國:平安城長吉、伊賀守金道系
    攝津國:大阪丹波
    和泉國:加賀四郎資正
    伊勢國:村正、大道
    尾張國:政常、信高
    美濃國:志津、金重、關七流、壽命、善定、兼房、岩捲
    陸奧國:長道
    越前國:越前關
    加賀國:加賀關、陀羅尼勝國
    安芸國:輝廣
    因幡國:兼先
    薩摩國:伊豆守正房


    --------------------------------------------------------------------------------

    05 擺設方式


    太刀的擺設
    「太刀」有特定的安置架,以刀尖向上,刀柄向下,邊鋒向內的方式擺設。

    刀的擺設
    「刀」與「?差」 (有時連同「短刀」) 常被放在同一個安置架上。「刀」應該置於下層而「?差」置於上層。因為傳統上,武士出門之前,先會將「?差」插在腰帶裡,然後用右手提著「刀」,走到屋戶的玄關處穿上鞋子以後,才再將「刀」插在腰帶裡。擺設方式以邊鋒朝上為一貫做法。此外,傳統禮貌上,刀柄必需向左擺設,以表示無威脅性 (刀柄向右的話,即表示可以用右手拔刀,隨時出鞘傷人)。

    (註:日本武士只會把「刀」佩帶在左腰 {「短刀」除外,尤其是為配合盔甲的「馬手指」(Metezashi) 短刀},是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另外,碰撞武士的刀鞘,會被視為不禮貌 {以前有不少決鬥亦由此而起!}。如果武士們都能把「刀」帶左面,即使有兩個武士在狹巷相遇,他們的刀鞘也不會互相碰觸。《當然,還要人人都遵守 "左上右落" 的道路規則!》)

    (註:日本武士到友人的家中探訪,先會在玄關把「刀」解開,然後用右手提著,再進入屋內。用左手提「刀」進入屋戶表示可以隨時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現。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否則也會被視為不禮貌。)


    --------------------------------------------------------------------------------

    06 鑑賞禮儀
    鑑賞刀劍時一定要顧及在場人仕的安全,亦要儘量避免刮花損害刀劍。絕不能像打仗般橫刀大馬的胡來!



    先在安全的位置坐好。用兩手將刀劍托起,然後鞠躬敬禮,以表示對 (已故) 刀匠的敬意和對古物的尊重。

    用左手緊握刀鞘,鞘底向前;右手持柄,逆刃反握 (即是「刃」朝向右掌虎口的方向)。保持「刃」向上,先輕輕拔出一小段刀身,以確保刀身沒有卡緊在鞘內。刀身若果卡緊,一次過強行拔出會令刀身失控飛出,危害自己和他人。

    慢慢的,但毫不停留的把刀身拔出至「切先」的部份。若果中途有所停留,刀身的表面或者刀鞘的內部可能會被刮花。拔刀時,要避免刀身兩面和邊鋒與刀鞘內側接觸,只有「棟」抵著鞘邊就可以了,以防刮花刀身或鞘內。

    「切先」先支撐在「鯉口」(刀鞘開口的部份),再慢慢將全過刀身移離刀鞘。

    先將刀鞘放在一旁,再慢慢鑑賞刀劍。

    鑑賞刀劍時,「切先」與「刃」絕對不可以朝向他人。若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鑑賞「太刀」應先從其右面開始,「刀」則從左面開始 (即是先鑑賞刻有「銘」的一面)。避免接觸刀身的表面,令手上油脂弄?刀身,又破壞原有的防銹油層。也不應該太多言語,令口沫沾上刀身,引起銹蝕。日本古時的武士身上常備「懷紙」,有些武士在鑑賞刀劍前先用口咬著一片「懷紙」,為的就是防止刀身沾上口沫。

    如果要將出了鞘的刀劍交到另一人手上,先把刀身垂直,「切先」向上,「刃」朝向自己,才可以將刀柄交到別人的手裡。在未能確認別人能否緊握刀柄之前,千萬不能放手。

    若要鑑賞「中心」部份,一定要先徵求刀主的同意。為安全計,可以先將刀身納回刀鞘,才移除「目釘」和手柄,鑑賞「中心」部份。

    若要納刀回鞘,先用刀鞘的「鯉口」支撐著「切先」底部,同樣避免刀身兩面和刃鋒接觸刀鞘內側,再讓刀身慢慢滑回刀鞘內。


    --------------------------------------------------------------------------------

    07 登錄証和鑑定証



    根據日本的「銃砲刀劍類所持等取締法」(簡稱「銃刀法」),所有日本刀都必需領有由縣政府的「教育委員會」發出的登錄證。除了持有人的資料外,登錄證亦記錄了日本刀的類別、長短、「目釘穴」數目、銘文等,有一定的鑑定作用。沒有登錄證的刀劍一律被禁止在日本買賣,而且刀劍的持有人也會受到懲罰。

    此外,收藏家亦可以將刀劍送往一些專業機構作鑑定,並為刀劍辦理鑑定証。以下為日本認可的鑑定機構:
    - 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 [聯絡電話:(東京) 03-3379-1386)]
    - 日本刀劍保存會 [聯絡電話:(東京) 03-3305-0848)]


    --------------------------------------------------------------------------------

    08 簡單保養
    為了防止銹蝕,每隔一兩個月就要為刀劍做一些保養工夫。



    上圖為一些典型的刀劍保養工具:

    丁子油
    重質植物油,適用於各類刀劍。途在表面以隔絕空氣,有防銹的效果。

    奉書紙
    優質柔軟的奉書紙,亦有人用優質的絨布代替 (註:切勿使用動物的皮革,因為製皮是時候會留下酸性,引起銹蝕)。奉書紙用來抹走舊有的丁子油,和用來塗抹新的油層。(註:不要將丁子油直接倒在刀身上。其實,薄薄一層的丁子油己經具有極佳的防銹效果,太多反而會弄?刀鞘和其他部份。)

    「目釘拔」(Mekugi)
    尖柄小鎚,用來拔除釘緊手柄和刀身的「目釘」,將刀身拆離手柄,以清理「中心」部份。

    「打粉」(Uchiko)
    千萬不要用「打粉」來打磨刀劍的表面!有別於多數人的誤解,「打粉」的功用其實是為了協助抹除殘留在刀身上,已經老化的防銹油層。只消在刀身上輕敲兩下,再用一張全新的奉書紙輕輕一抹,就可以抹除舊有的丁子油。傳統上「打粉」是磨刀細石的粉末集合而成,不過近來亦有用動物骨粉代替。


    --------------------------------------------------------------------------------

    09 上古刀鑑賞
    「平安」(Heian) 中期以前
    --「延曆」(Enriyaku) 十三年 (公元 794 年) 到「寬和」(Kanna) 二年 (公元 986 年)



    「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刀形有別於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上古刀」極為罕有,是重要的考古材料。

    年代包括:
    延曆 (Enriyaku)、大同 (Daidou)、弘仁 (Kounin)、天長 (Tenchyu)、承和 (Jyuwa)、嘉承 (Kashyu)、仁壽 (Ninju)、齊衡 (Saikou)、天安 (Tenan)、貞觀 (Jyukan)、元慶 (Gangyu)、仁和 (Ninna)、寬平 (Kanpyu)、昌泰 (Shyutai)、延喜 (Engi)、延長 (Enchyu)、承平 (Jyuhei)、天慶 (Tengyu)、天曆 (Tenriaku)、天德 (Tentoku)、應和 (Ouwa)、康保 (Kouhou)、安和 (Anna)、天祿 (Tenroku)、天延 (Tenen)、貞元 (Jyugen)、天元 (Tengen)、永觀 (Eikan)、寬和 (Kanna)


    --------------------------------------------------------------------------------

    10 太刀鑑賞


    「平安」(Heian) 末期
    --「永延」(Eien) 元年 (公元 987 年) 到「壽永」(Juei) 二年 (公元 1183 年)

    政治混亂,武士階級爭奪政權的時代。當時戰事以騎兵戰為主,所以,由「上古刀」/「毛拔形太刀」進化而成,比較適合馬上應用的「太刀」,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這時的「太刀」刃長約 75 到 80 cm 左右。相對於較後期的刀劍,「中心」部份比較短。「切先」闊度明顯小於刀身,稱為「小切先」(Kokissaki)。刀身在「刃區」附近有極急切的彎度,但刀身本身的彎度卻不大。較流行的「刃文」有「小亂刃」(Komidareba)。

    除了「小切先」以外,當時亦出現過一種名為「"Kamasu" 切先」的狹長刀尖設計。不過由於其「鋩子」不易燒製成形,「"桶"」的加工亦相當困難,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註:"桶" 字應該為 "木" 部加 "通"。)

    自日本的「後三年之役」(1083 到 1087 年) 開始,「薙刀」(Naginata) 一類的長柄大刀亦出現於戰場,與「太刀」一同作為騎兵戰的主流兵器。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常見的裝組方式

    年代包括:
    永延 (Eien)、永祚 (Eiso)、正曆 (Syuriaku)、長德 (Chyutoku)、長保 (Chyuhou)、寬弘 (Kankou)、長和 (Chyuwa)、寬仁 (Kanin)、治安 (Jian)、萬壽 (Manju)、長元 (Chyugen)、長曆 (Chyuriaku)、長久 (Chyukiu)、寬德 (Kantoku)、永承 (Eishyu)、天喜 (Tenki)、康平 (Kouhei)、治曆 (Jiriaku)、延久 (Enkiu)、承保 (Jyuhou)、承曆 (Jyuriaku)、永保 (Eiho)、應德 (Outoku)、寬治 (Kanji)、嘉保 (Kahou)、永長 (Eichyu)、承德 (Jyutoku)、康和 (Kouwa)、長治 (Chyuji)、嘉承 (Kashyu)、天仁 (Tennin)、天永 (Tenei)、永久 (Eikiu)、元永 (Genei)、保安 (Houan)、天治 (Tenji)、大治 (Daiji)、天承 (Tenjyu)、長承 (Chyujyu)、保延 (Houen)、永治 (Eiji)、康治 (Kouji)、天養 (Tenyou)、久安 (Kyuan)、仁平 (Ninpei)、久壽 (Kyujiu)、保元 (Hougen)、平治 (Heiji)、永曆 (Eiriaku)、應保 (Ouho)、長寬 (Chyukan)、永萬 (Eiman)、仁安 (Ninan)、嘉慶 (Kaou)、承安 (Shyuan)、安元 (Angen)、治承 (Jishyu)、養和 (Youwa)、壽永 (Jiuei)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三> 宗近 <五> 兼永
    大和國 (奈良) <古千手院> 行信
    伯耆國 (鳥取) 安綱
    備前國 (岡山) <古備前> 友成、正恒、包平、助平
    備中國 (岡山) <古青江> 守次
    筑後國 (福岡) <三池> 光世
    薩摩國 (鹿兒島) <古波平> 行安

    「鎌倉」(Kamakura) 初期
    --「元曆」(Genriaku) 元年 (公元 1184 年) 到「寬喜」(Kanki) 三年 (公元 1231 年)

    「源賴朝」的「鎌倉幕府」與京都公家之間的權力鬥爭頻繁,而幕府本身亦常有內部紛爭,所以全國對武器的需求大大增加。

    隨著時代的發展,刀劍設計變得更加粗豪。「切先」有續漸被加大的發展傾向。刀身的彎度上移,分佈在刀身本身,這種設計稱為「腰返」(Koshizori)。「刃文」方面,「直刃」、「小亂刃」和「小丁子亂」(Kotyoujimidare) 都十分流行,不過有「沸出來」結構的「刃」到這時仍未出現。當時的刀劍刃長多在 80 cm 左右。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常見的裝組方式

    年代包括:
    元曆 (Genriaku)、文治 (Bunji)、建久 (Kenkiu)、正治 (Shyuji)、建仁 (Kennin)、元久 (Genkiu)、建永 (Kenei)、承元 (Jyugen)、建曆 (Kenriaku)、建保 (Kenpou)、承久 (Jyukiu)、貞應 (Jyuou)、元仁 (Gennin)、嘉祿 (Karoku)、安貞 (Antei)、寬喜 (Kanki)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粟田口> 國友、久國、國安
    大和國 (奈良) <古千手院> 力直
    出羽國 (山形) 月山
    伯耆國 (鳥取) 有綱
    備前國 (岡山) <古一文字> 則宗、助宗 <福岡一文字>吉房、延房 <末古備前>吉包
    備中國 (岡山) <古青江> 貞次、恒次、正恒 (大多失去銘文)
    周防國 (山口) <古二王> 清綱
    豊後國 (大分) 行平 (大多失去銘文)
    薩摩國 (鹿兒島) <古波平> 行安

    「鎌倉」(Kamakura) 中期
    --「貞永」(Jyuei) 元年 (公元 1232 年) 到「弘安」(Kouan) 十年 (公元 1287 年)

    日本的「承久之亂」(1221 年) 以後,「北」(Houjyou) 一族掌握了「鎌倉幕府」的控制權。因為武士專政,所以尚武的風氣十分興旺,令刀劍的需求無形中增加了。

    應幕府的邀請,「山城國」的「粟田口國綱」、「備前國」的「三郎國宗」和「福岡一文字助真」等刀工都遷移到「鎌倉」去,令「鎌倉」一度成為日本全國刀劍的生產中樞。

    受到尚武的風氣和武士口味的影響,「太刀」的結構明顯較以往更為穩實和粗豪。刀身較闊,整體的闊度甚為平均。「切先」闊度較大,通常不會比刀身其他部份窄很多,甚至出現了「豬首切先」(Ikubikissaki) 一類特別闊厚的「切先」設計。「中心」部份則較以往的刀劍為長。刀身彎度再進一步向上方分佈,為「腰返」設計。刀身厚度亦較高。被譽為最適用於砍劈的「蛤刃」結構 (即是凸弧形的刀身結構) 在這時出現了。「刃文」設計愈見精美複雜,流行的有「備前國」刀工「福岡一文字」的「大房丁子」(Oobusatyouji)、「重花丁子」(Jiukatyouji) 等。

    「太刀」以外,刀工亦開始生產優質的短刀。刃長約為 25 cm 左右。刀身結構多為平刃 (稱為「平造」{Hiradukuri}) 和凹弧刃 (稱為「內反」{Uchizori} 或「筍反」{Takenokozori})。「內反」結構其實是由「平造」的刀身向內打磨而成。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年代包括:
    貞永 (Jyuei)、天福 (Tenpuku)、文曆 (Bunriaku)、嘉禎 (Katei)、曆仁 (Riakunin)、延應 (Enou)、仁治 (Ninji)、寬元 (Kangen)、寶治 (Houji)、建長 (Kenchyu)、康元 (Kougen)、正嘉 (Shyuka)、正元 (Shyugen)、文應 (Bunou)、弘長 (Kouchyu)、文永 (Bunei)、健治 (Kenji)、弘安 (Kouan)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粟田口> 國綱、吉光 <來> 國行、國俊 <綾小路> 定利
    大和國 (奈良) <千手院> 力王
    陸奧國 (青森) 寶壽
    備前國 (岡山) <福岡一文字> 吉房、助真 <片山一文字> 則房 <備前三郎> 國宗 <古長船> 光忠、長光 <帛田> 守家 (註:"帛" 字中的 "巾" 字應改為 "田" 字。)
    備中國 (岡山) <古青江> 助次 <中青江> 恒次、次吉
    周防國 (山口) <古二王> 清綱
    (註:相傳「山城國」的「來」派原是朝鮮半島的刀工。)

    「鎌倉」(Kamakura) 末期
    --「正應」(Shyuou) 元年 (公元 1288 年) 到「元弘」(Genkou) 三年 (公元 1333 年)

    「文永.弘安之役」(1274 到 1281 年),亦即是蒙古人侵襲日本的戰役 (簡稱「蒙古襲來」),令日本人意識到傳統的長刀重甲,單打獨鬥的騎兵戰術根本就不是蒙古人高機動騎射集團的對手。

    為了配合新編成的輕裝甲 (低負重) 高機動部隊,「太刀」的設計偏向針對輕型裝甲。刀身重量減輕,「蛤刃」的弧度減少 (變薄)。

    「切先」形式方面,當時人們發現損壞了的「豬首切先」不容易修補,修補過後「鋩子」又會失丟,所以當時的「切先」形式改為以「大切先」為主。相對於「豬首切先」,「大切先」比較長,闊度略減,適合砍劈和突刺的用途。

    刀劍外形頗像「鎌倉」初期的「太刀」,不過「切先」較大,刀身較闊較薄,刀身彎度更進一步向上方分佈。

    「刃文」設計亦受到戰亂的影響,轉而著重於實用性。「大房丁子」、「重花丁子」等花巧 (卻容易受損) 的設計漸漸被淘汰。當時刀匠發現「直丁子」(Sugutyouji)、「片落互目」(Kataochigunome) 等新式「刃文」,在刀劍砍劈受損時,可以局限邊鋒碎裂的範圍。而且,因為「刃」(硬度高,卻容易碎的鋼料) 佔刀身的闊度不多,所以刀身可以保持有足夠的高韌度物料,以支持全刀的抗折斷能力。

    有別於以往的刀劍,「"桶"」離開「切先」常常預留了一些距離。這個做法容許修補刀劍時,可以將「切先」改低,而不影響「"桶"」的完整性。(註:改低「切先」還是會令刀劍失去「鋩子」。) (註:"桶" 字應該為 "木" 部加 "通"。)

    此外,這時亦出現了一種單斜邊開鋒,較為便於維修的「片切刃造」太刀,形式異常獨特。

    隨著鍊刀技術的進步,有「沸出來」特徵的刀劍終於出現了。「刃」夾雜了粗細兩種鐵晶體,所以強度能更進一步的提高。

    「地景」、「金筋」、「稻妻」等表面紋理 (「"動"」) 亦在這時出現了。(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

    人們對短刀的需求亦有所增加,尤其是為配合甲冑,佩帶於右腰的「馬手指」(Metezashi,又稱「右手指」) 短刀。「馬手指」的「中心」略帶彎度。由於有穿刺敵人甲冑空隙的用途,所以刀身比較狹窄。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年代包括:
    正應 (Shyuou)、永仁 (Einin)、正安 (Shyuan)、乾元 (Kengen)、嘉元 (Kagen)、德治 (Tokuji)、延慶 (Engyu)、應長 (Ouchyu)、正和 (Shyuwa)、文保 (Bunpou)、元應 (Genou)、元亨 (Genkou)、正中 (Shyuchiu)、嘉曆 (Kariaku)、元德 (Gentoku)、元弘 (Genkou) (註:「元弘」之後的「正慶」 (Shyukei) 期入於「北朝」,所以不在「鎌倉」時期之列。)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來> 國俊、了戒 <平安城> 光長
    大和國 (奈良) <龍門> 延吉 <當麻> 國行 <尻懸> 則長 <手搔> 包永 <保昌> 貞宗
    相模國 (神奈川) <新藤五> 國光、行光、正宗
    近江國 (滋賀) <中堂來> 光包
    越中國 (富山) <江> 則重
    丹波國 (兵庫.京都) <丹波來> "帛" 國俊 (註:"帛" 字中的 "巾" 字應改為 "田" 字。)
    因幡國 (鳥取) <因幡小鍛冶> 景長
    備前國 (岡山) <吉岡一文字> 助吉 <古長船> 長光、景光 <"帛" 田> 真守 <鵜飼> 雲生 <古元重> 元重 <和氣> 重助 (註:"帛" 字中的 "巾" 字應改為 "田" 字。)
    備中國 (岡山) <中青江> 直次
    備後國 (廣島) <古三原> 正家 <國分寺> 助國
    周防國 (山口) <古二王> 清綱、清永
    肥後國 (熊本) <古延壽> 國村、國泰
    薩摩國 (鹿兒島) <中波平> 安行、家安

    「南北朝」時代
    --「建武」(Kenmu) 元年 (公元 1334 年) 到「明德」(Meitoku) 四年 (公元 1393 年)

    1333 年「鎌倉幕府」滅亡,公家政權重返,史稱「建武中興」。不過兩年之後政權又再一分為二,成為南北兩朝,戰禍亦從此綿延不絕。戰爭模式以集團式的戰鬥為主,亦有以大批步兵圍攻騎士的陣法。為了應付步兵的圍攻,當時就出現了騎兵專用的特長柄「大太刀」。

    「大太刀」刃長 85 cm 到 1 m 不等。以闊身薄刃為主要特徵,而闊薄的平刃則稱為「大段平」(Oodanbira)。「切先」部份亦較以往的刀劍更闊大。

    由於刀身奇大,攜帶不甚方便,往往要靠侍從將刀 "搬運\" 到前線。到臨陣之際,侍從手持刀鞘,武士提柄拔刀,方能將過長的「大太刀」拔出鞘來。戰鬥的時候,侍從還要帶著刀鞘,走入陣中,一直追隨正在揮刀的武士!

    用來對付「大太刀」的特製長槍 / 薙刀在這時出現了,令騎兵戰術續漸式微,這種限制多多的「大太刀」亦很快被淘汰出戰場。

    這段期間,日本的刀工都受到「相州」的製刀風格影響,例如在「備前國」就生產了不少所謂「相傳備前」風格的刀劍。

    「大太刀」流行期間,同時出現了刃長約 70 cm 左右,新品種的「打刀」(Uchigatana),用以配合「大太刀」的應用 (類似較後期「刀」與「?差」的配對)。

    此外,刃長約 35 cm,闊身平刃 (平造),刀身微彎的小型「?差」亦流行起來。這種「?差」稱為「延文.貞治形」(Enbun.Jyujigata)。

    (註:「南北朝」尚未建立「?差」與「短刀」的長度訂制,所以當時兩種稱呼都是相通的。事實上「延文.貞治形」常被視為有「?差」長度的「短刀」)。

    刀劍經過長年的損耗,加上後來的「德川幕府」對刀劍長度製訂了嚴格的限制,歷代收藏家 / 武士都會選擇一些優良的刀劍,改短之後再好好保存。因為「南北朝」的刀劍被視為歷代刀劍中最鋒利者,所以亦是最熱門的 "改短刀" 之一。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擔負大太刀的侍從





    「南朝」年代包括:
    建武 (Kenmu)、延元 (Engen)、興國 (Koukoku)、正平 (Shyuhei)、建德 (Kentoku)、文中 (Bunchiu)、天授 (Tenjiu)、弘和 (Kouwa)、元中 (Genchiu)

    「北朝」年代包括:
    建武 (Kenmu)、曆應 (Riakuou)、康永 (Kouei)、貞和 (Jyuwa)、觀應 (Kanou)、文和 (Bunwa)、延文 (Enbun)、康安 (Kouan)、貞治 (Jyuji)、應安 (Ouan)、永和 (Eiwa)、康曆 (Kouriaku)、永德 (Eitoku)、至德 (Shitoku)、嘉慶 (Kakei)、康應 (Kouou)、明德 (Meitoku)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信國
    大和國 (奈良) <尻懸> 則長
    攝津國 (大阪) <中島來> 國長
    相模國 (神奈川) 貞宗、廣光、秋廣
    近江國 (滋賀) <高木> 貞宗 <甘呂> 俊長
    美濃國 (岐阜) <志津> 兼氏 <直江志津> 兼友 <金重> 金重
    越前國 (福井) 千代鶴國安
    越中國 (富山) <江> 義弘
    但馬國 (兵庫) <法成寺> 國光
    石見國 (島根) 直綱
    備前國 (岡山) <長船> 兼光、倫光 <長義> 長義
    筑前國 (福岡) 左 <金剛兵衛> 盛高
    豊後國 (大分) <古高田> 友行
    肥前國 (佐賀) <平戶左> 盛廣
    肥後國 (熊本) <延壽> 國村

    「室町」(Muromachi) 時代
    --「應永」(Ouei) 元年 (公元 1394 年) 到「文祿」(Bunroku) 四年 (公元 1595 年)

    自「室町時代」開始,「太刀」續漸被較為便利的「打刀」(亦即是「刀」,Katana) 所取代。當時更有刀劍的設計介乎於「太刀」與「刀」之間,甚至有的在「中心」的底面兩邊都刻上「銘」,容許用者自行選擇用途。

    以 "正常" 的「太刀」而言,設計頗為接近「鎌倉」初期的刀劍,即是刀身較窄,「切先」較細的式樣。不過,「鎌倉」初期「太刀」的彎度比較靠近「中心」,而「室町」時代「太刀」的彎度則向上分佈。

    「室町」時代的刀劍以「備前國」和「美濃國」的產品為最佳。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常見的裝組方式

    年代包括:
    應永 (Ouei)、正長 (Shyuchyu)、永享 (Eikyu)、嘉吉 (Kakitsu)、文安 (Bunan)、寶德 (Houtoku)、享德 (Kyutoku)、康正 (Koushyu)、長祿 (Chyuroku)、寬正 (Kanshyu)、文正 (Bunshyu)、應仁 (Ounin)、文明 (Bunmei)、長享 (Chyukyu)、延德 (Entoku)、明應 (Meiou)、文龜 (Bunki)、永正 (Eishyu)、大永 (Daiei)、享祿 (Kyuroku)、天文 (Tenbun)、弘治 (Kouji)、永祿 (Eiroku)、元龜 (Genki)、天正 (Tenshyu)、文祿 (Bunroku)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左右衛門尉信國
    大和國 (奈良) <手搔> 包吉 <尻懸> 則長
    駿河國 (靜岡) 島田義助
    相模國 (神奈川) 正廣
    美濃國 (岐阜) 善定兼吉 <三阿彌> 兼則 <奈良> 兼常 <得印> 兼久 <德永> 兼弘 <良賢> 兼宗 <蜂屋> 正光 <室屋> 兼在
    越前國 (福井) <淺古當麻> 信長
    加賀國 (石川) <藤 (山鳥)> 友重
    越中國 (富山) 宇多國房
    備前國 (岡山) <應永備前> 盛光、康光、師光、經家 <吉井> 吉則
    備後國 (廣島) 法華一乘 <(革丙)三原> 貞次
    紀伊國 (和歌山) <入鹿> 實綱


    --------------------------------------------------------------------------------

    11 「刀」的鑑賞


    「室町」中 / 後期
    --「應仁」(Ounin) 元年 (公元 1467 年) 到「文祿」(Bunroku) 四年 (公元 1595 年)

    日本的「戰國時代」,人們都需要實用性高的兵器。

    合用於單手砍殺,刃長約為 65 cm 左右的「片手打」(Katateuchi) (「刀」的一種) 出現了。因為是單手使用的刀劍,刀柄不需要太長,「中心」部份亦都較短。為保証刀身整體的強度,刀身闊度造得頗為均一,「切先」的闊度不會比其他部份少很多。

    這時,刀刃短於 60cm 的刀劍都被製訂為「?差」,不過,實際的用途可能與「刀」無異。

    因為對兵器的急切需求,這時出現了大量粗製濫造的刀劍,有所謂「數打物」(Kazuuchimono) (數支刀劍一次過製成) 和「束刀」(Tabagatana) (多支刀劍綑束成一扎作一次過的售賣) 等低劣品。採用粗劣的鋼材,或無「銘」,或隨意刻上買家的名字,或抄襲名匠的銘文,有的連「造邊」工序 (即焊合幾種不同硬度的鋼料以製成刀身) 都省略了,根本就稱不上是真正的「日本刀」。

    這時流行的「延文.貞治形」?差,刃長約為 40 cm 左右,多作「平造」設計,刀身無彎度。

    「?差」雕刻在這時開始流行起來,題材以神佛為主,例如「尊像」、「稱號」、「劍龍卷」、「獨鈷突劍」、「梵字」等式樣。

    一種名為「鎧通」(Yoroidoushi) 的「短刀」出現了,設計針對甲冑,有巧細的刀尖,寬闊的刀身,橫切面呈三角形。此外,「寸詰」(短小)、「諸刃」(雙刃) 等形式的短刀亦相當流行。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





    年代包括:
    應仁 (Ounin)、文明 (Bunmei)、長享 (Chyukyu)、延德 (Entoku)、明應 (Meiou)、文龜 (Bunki)、永正 (Eishyu)、大永 (Daiei)、享祿 (Kyuroku)、天文 (Tenbun)、弘治 (Kouji)、永祿 (Eiroku)、元龜 (Genki)、天正 (Tenshyu)、文祿 (Bunroku)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河內國 (大阪) <加賀四郎> 資正
    山城國 (京都) 三吉則、平安城長吉
    大和國 (奈良) <金房> 政次
    伊勢國 (三重) 村正、正重
    相模國 (神奈川) 綱廣
    若狹國 (福井) 冬廣
    美濃國 (岐阜) 兼定、兼元 <善定> 兼吉 <三阿彌> 兼則 <奈良> 兼常 <得印> 兼安
    播磨國 (兵庫) 赤松政則
    備前國 (岡山) <末備前> 則光、祐光、利光、勝光、宗光、忠光、祐定、清光
    備後國 (廣島) <貝三原> 正賀
    肥後國 (熊本) <同田貫> 正國

    「桃山」時代 (「慶元」{Keigen} 新刀期)
    --「慶長」(Keichyu) 元年 (公元 1596 年) 到「元和」(Genna) 九年 (公元 1623 年)

    「慶元新刀」即是「慶長」和「元和」時期生產的刀劍。同樣是戰火不息的時代,刀劍以實用為主。

    刀身整體的闊度頗為平均。「切先」甚為闊大,可以抵受激烈的砍劈。「刃」多帶「相州傳」特色,以「沸出來」結構的「大亂刃」最為流行。相對於「南北朝」時期的「打刀」(同是典型戰亂時期的刀劍),「慶元新刀」的刀身比較厚重。

    這種實用刀劍的出現,往往代表著時代的動盪。事實上,到後來的「幕末」時代,類似的刀劍設計亦一度流行起來。

    當時亦有不少「南北朝」時期的「大太刀」被改短至 70 cm 左右,當作「刀」使用。

    自「新刀」時代開始,有「受領銘」的刀劍開始出現。

    刀匠以大量生產的鋼料為材,製成的刀劍不留地域性的紋理特徵。

    除了傳統的「玉鋼」外,當時有部份刀工採用由歐洲輸入的「南蠻鐵」(Nanbantetsu) (又稱「瓢簞鐵」,Hyoutantetsu) 作為材料。例如直屬於「德川」家族的名刀工「越前康繼」的作品,會有「以南蠻鐵於武州江戶越前康繼」的銘文,以證明刀劍由「南蠻鐵」製成。

    「美濃傳」的製刀技術發揚日本全國,成為當時一大主流。

    這時的短刀多為「平造」設計,刀身彎度甚高。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新刀」。





    年代包括:
    慶長 (Keichyu)、元和  (Genna)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埋忠明壽、堀川國廣、伊賀守金道、丹波守吉道、越中守正俊、出羽大掾國路
    攝津國 (大阪) 和泉守國貞、河內守國助、大阪丹波守吉道、丹後守兼道
    近江國 (滋賀) 佐佐木一峰
    尾張國 (愛知) 相模守政常、伯耆守信高、飛驒守氏房
    駿河國 (靜岡) 島田義助
    相模國 (神奈川) 綱廣
    武藏國 (東京.埼玉.神奈川) 康繼、繁慶
    美濃國 (岐阜) 信濃守大道、越前守吉門
    陸前國 (宮城) 國包、安倫
    岩代國 (福島) 會津二代兼定
    若狹國 (福井) 冬廣
    越前國 (福井) 越前初代康繼
    加賀國 (石川) 兼若
    越中國 (富山) 清光
    伯耆國 (鳥取) 廣賀
    備前國 (岡山) 藤四郎祐定
    備中國 (岡山) 水田四代國重、大与五國重
    安芸國 (廣島) 芸州初代冬廣
    紀伊國 (和歌山) 重國
    肥前國 (佐賀) 忠吉、近江大掾忠廣

    「江戶」(Edo) 時代(「寬文」{Kanbun} 新刀期)
    --「万治」(Manji) 元年 (公元 1658 年) 到「天和」(Tenna) 三年 (公元 1683 年)

    「關原戰爭」(1600 年) 之後,「德川家康」穩操政權,更將政見不同的「大名」(Daimyou) (諸候) 一概除名,並收回其領地,令日本一度出現大量的「浪人」。「浪人」要回歸仕途,最快的方法就是以武術名家的身份,靠武藝重振名聲,因而間接鼓勵了劍術文化的盛行。有別於「桃山時代」(同是尚武的時代),「寬文新刀」並不著重於復古,反而較偏重新風格的發展。

    因為劍術家慣於劍道場使用的直身竹刀,認為砍劈和突刺的功架同樣重要,所以當時刀劍的彎度減少了 (太彎的刀劍不能作準確的突刺)。

    稱為「濤瀾刃」(Touranba) 的新「刃文」開始出現,另外亦流行「數珠刃」(見於名刀工「虎轍」的作品)、「石堂丁子」、「拳形丁子」(見於名刀工「國助」的作品)、「簾刃」(見於名刀工「丹波守吉道」的作品)、「足長丁子」(見於名刀工「一竿子忠網」的作品) 等。

    「寬永」(Kanei) 十五年 (1638 年),「德川幕府」立法限制刀刃的長度:「刀」的限制約為 80 cm,「?差」的限制約為 48 cm。當時刀刃的長度多在 68 cm 左右。

    「江戶」時代有不少富商喜歡佩帶製作精美的「?差」或「短刀」作裝飾,如此的風氣一直到「幕末」才停止。

    「江戶」和「大阪」是「寬文新刀期」刀劍生產的樞紐,兩者的製刀風格各有不同...

    「江戶」的刀劍多著重於鋒利程度和砍劈性能。「刃」的設計精美,卻不失實用性。在闊度較大的「亂刃」上,會局部減輕在「物打」部份的「刃文」的深度,以防止折斷。帶有「裁斷銘」的刀劍在這時出現。當時有不少刀工流派的第一代宗師在「江戶」崛起,例如復興「備前傳」手藝的「石堂派」刀工、以「相州傳」和「鎌倉中期」作品為模仿對像的「備前一文字」一派等。

    「大阪」生產「?差」較多。「刃區」的「刃文」有多種「燒出」的設計。「大阪」的刀匠多為刀工流派第二代 (或以後) 的傳人。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新刀」。



    年代包括:
    萬治 (Manji)、寬文 (Kanbun)、延寶 (Enpou)、天和 (Tenna)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東山美平、二代伊賀守金道、近江守久道、二代來金道、三代丹波守吉道、二代越中守正俊
    攝津國 (大阪) 井上真改、北窗治國、土肥真了、二代河內守國助、肥後守國康、伊勢守國輝、越前守助廣、近江守助直、二代大阪丹波守吉道、大和守吉道、一竿子忠綱、陸奧守為康
    尾張國 (愛知) 四代美濃守政常
    駿河國 (靜岡) 十代義助
    相模國 (神奈川) 伊予大掾綱廣
    武藏國 (東京.埼玉.神奈川) 江戶三代康繼、大和守安定、上總守兼重、虎轍、興正、對馬守常光、石堂是一、大村加卜
    近江國 (滋賀) 佐佐木一峰
    美濃國 (岐阜) 武藏守吉門
    陸前國 (宮城) 二代國包、二代安倫
    岩代國 (福島) 陸奧大掾長道、近江大掾兼定
    若狹國 (福井) 八代冬廣
    越前國 (福井) 越前三代康繼、相模守國綱、二代播磨大掾重高
    加賀國 (石川) 十代友重、三代兼若
    因幡國 (鳥取) 二代兼先、大明京
    播磨國 (兵庫) 鈴木宗榮
    備前國 (岡山) 平兵衛祐定、宋左衛門祐定、源左衛門祐定
    筑後國 (福岡) 鬼塚國吉
    肥前國 (佐賀) 三代陸奧守忠吉、二代河內守正廣、出羽大掾行廣、播磨大掾忠國

    「江戶」(Edo) 時代 (「元祿」(Genroku) 新刀期)
    --「貞享」(Jyukyu) 元年 (公元 1684 年) 到「寶曆」(Houreki) 十三年 (公元 1763 年)

    安逸的時代,武士都沉迷於奢靡墮落的生活。為重振武風,幕府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於「享保」 (Kyuhou) 四年 (1719 年) ,命手下眾「大名」列出各領地刀工的名單,並選拔當中優秀者作為刀工的代表。

    「享保」六年 (1721 年),各刀工代表應邀到「江戶城」去鍛造刀劍。其中功力最高的三家刀工,「薩摩國」的「正清」跟「一平安代」,「筑前國」的「重包」和「紀州」的「重國」,更得到在「銘」加上「一葉葵紋」(Aoimon) (「德川」家族的徽號) 的特權。其中「正清」和「一平安代」更獲得領地作為獎勵 (「正清」和「一平安代」同為「相州傳」的傳人,作風亦相近)。

    此外,「德川吉宗」亦熱心研究古代的名刀,並註成「刀劍名物帳」一書。

    「德川吉宗」為提倡武士道的種種努力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幕府下的武官依然貧困,善於理財的 "武士" 一直受到重用。當時的刀劍大多華而不實,是武士道廢退的表現。武風不振,全國對刀劍的需求大減,刀工都難尋立足之地。

    相對於「寬文時代」的刀劍,「元祿期」的刀劍有較大彎度。「切先」比較小巧。「刃」和「刃文」多有花巧如畫的「研磨」加工。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新刀」。

    「一葉葵紋」



    年代包括:
    貞享 (Jyukyu)、元祿 (Genroku)、寶永 (Houei)、正德 (Shyutoku)、享保 (Kyuhou)、元文 (Genbun)、寬保 (Kanpou)、延享 (Enkyu)、寬延 (kanen)、寶曆 (Houreki)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山城國 (京都) 三 / 四代伊賀守金道、二代和泉守金道、五 / 六代丹波守吉道、三代越中守正俊、武藏守歲長
    大和國 (奈良) 筒井紀充
    攝津國 (大阪) 大阪三代丹波守吉道、一竿子忠綱 <大阪石堂> 多多良長幸
    武藏國 (東京.埼玉.神奈川) 武藏太郎安國 <江戶石堂> 二代常光、後代是一
    肥前國 (佐賀) 四代近江大掾忠吉
    薩摩國 (鹿兒島) 主馬首安代、主水正正清

    「江戶」(Edo) 時代 (「新新刀」前期)
    --「明和」(Meiwa) 元年 (公元 1764 年) 到「文政」(Bunsei) 十二年 (公元 1829 年)

    當代刀劍學家「鎌田魚妙」的著作中,往往提及名匠「越前守助廣」和「井上真改」的刀劍,評價甚高。他們的作品作風豪壯,有濃厚「大阪」式復古「新刀」的風格。

    「刃文」設計方面,「助廣」喜歡用「沸出來」結構的「濤瀾刃」,「真改」則愛用「直刃」。此外,「備前傳」名匠「濱部壽格」的「拳形丁子」亦相當流行。

    這些名匠的製刀手法都成為了當時刀工的模仿對像。

    因為刀工都採用大量生產的「玉鋼」作材料,所以一直都造不出有地域性特色的「地肌」紋理來。到了「文化」(Bunka) 九年 (1862 年),「江戶」名匠「水心子正秀」著書提出了「復古鍛鍊法」,即是以製作「古刀」的法門鍛鍊刀劍。「水心子正秀」認為只用「玉鋼」來製作刀劍的「皮鐵」是不足以令完成品出現「地肌」,要造出「地肌」,就必需要配合多種碳含量不同的鋼料 (例如古代建築留下的鐵釘),如此的手法稱為「卸鐵」(Oroshigane)。

    不過,由於刀工都習慣於「新刀期」比較敷衍的製刀手法,所以除了極少數的名匠,如「武藏國」的 「(虎轍) 興里」和「繁慶」以外,其他刀工大多不會以「卸鐵」法製刀。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新新刀」。





    年代包括:
    明和 (Meiwa)、安永 (Anei)、天明 (Tenmei)、寬政 (Kansei)、享和 (Kyuwa)、文化 (Bunka)、文政 (Bunsei)

    主要刀工:[地域 / 刀工流派 / 刀匠]
    攝津國 (大阪) 尾崎助隆
    播磨國 (兵庫) 手柄山正繁
    武藏國 (東京.埼玉.神奈川) 水心子正秀
    岩代國 (福島) 角元興
    因幡國 (鳥取) 濱部壽格
    肥前國 (佐賀) 六代忠吉
    薩摩國 (熊本) 奧元平 <波平> 行周、伯耆守正幸

    「江戶」(Edo) 時代 (「新新刀」後期)
    --「天保」(Tenpou) 元年 (公元 1830 年) 到「明治維新」(Meijiishin) (公元 1868 年)

    史稱「幕末」(Bakumatsu),為政治極之混亂的年代。浪人和旗本武士都需要實用性高的兵刃。

    兵器的形式轉趨多樣化,不過都以長大而少彎的刀劍為主。

    「水心子正秀」提倡的「復古鍛鍊法」在「天保」(Tenpou) 時期終於得到了認同。不少刀匠以「大阪」形式的「新刀」作為模仿對象。低彎度「大段平」(Oodanbira) 設計的特長刀身,外貌倒有點像「南北朝」時期的「太刀」。

    當時興起了一種名為「講武所拵」的刀柄 / 刀鞘裝組模式,刀身配上 30 到 40 cm 長的手柄,「柄卷」(Tsukamaki) (包著手柄的魟魚皮) 多作白色。(註:「講武所」是「安政」{Ansei} 時期「幕府」開辦的練武場所,著名的練成者有「大久保一翁」、「山岡鐵舟」、「榎本武揚」等)。另外,一種名為「突兵拵」的獨特裝組模式亦同時出現,刀鞘有微微收窄的鐵底端。

    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新新刀」。





    年代包括:
    天保 (Tenpou)、弘化 (Kouka)、嘉永 (Kaei)、安政 (Ansei)、萬延 (Manei)、文久 (Bunkiu)、元治 (Genji)、慶應 (Keiou)、明治 (Meiji)


    --------------------------------------------------------------------------------

    12 刀劍裝具
    日本人所講的「拵」(Koshirae),即是刀身與刀柄、刀鞘等的裝組方式。裝組方式可以分為「拵」與「白鞘」(Shirasaya) 兩種。有人曾經作此比喻:「拵」是刀劍出外時的衣服,「白鞘」則是刀劍的寢衣。



    除了刀鞘和手柄外,有部份刀劍裝具會以金屬製作,例如用鐵、「山銅」(Yamagane) (粗質的銅)、「素銅」(Suaka) (淡紅色的純銅)、「赤銅」(Shiakudou) (黑紫色的金銅合金)、「四分一」(Shibuichi) (有四份之一以上的成份為銀的銅合金,色呈灰綠)、「真 "俞"」(銅鉛合金)、「"Sahari"」 (銅錫鉛合金) 等。(註:"俞" 字應加上 "金" 部。)

    這類金屬製的裝具或有各式的表面加工,例如:
    - 「磨地」(Migakiji) (除了雕刻部份外全部磨平)
    - 「"杠" 目地」(Mokumeji) (帶有「"杠" 目肌」的鐵製裝具) (註:"杠" 字應為上 "木" 下 "工"。)
    - 「槌目地」(Tsuchimeji) (刻意留下槌打痕跡)
    - 「石目地」(Ishimeji) (像石材一般凹凸起伏)
    - 「魚子地」(Nanakoji) (有魚卵般突起的細粒,常見於「赤銅」製的裝具)
    - 「腐」(Kuchirakashi) (用抗酸材料塗在式樣的表面,再在周圍以酸質浸蝕,令式樣更加浮突)
    - 「鍍金」(Tokin) (將半溶在水銀中的金銀塗在式樣表面,再將水銀燒去)

    雕刻方面,有分類如下:
    - 「高肉彫」(Nakanikubori) (即是浮雕)
    - 「毛彫」(Kebori) (細線雕刻)
    - 「片切彫」(Katakiribori) (以斜鋒鐵鑿雕刻,完成品留有鐵鑿的痕跡)
    - 「肉合彫」(Shishiaibori) (連底式都有深淺變化的浮雕)
    - 「鋤出彫」(Sukidashibori) (細線雕刻的手法勾劃出主題,然後鋤去底式,成為簡單的浮雕)
    - 「薄肉彫」(Usunikubori) (雕刻較淺的「肉合彫」,製作難度極高)

    為了加強美感,有的裝具的雕刻式樣中鑲嵌了不同顏色的金屬,鑲嵌手法如下:
    - 「平象嵌」(Herazougan) (與底式同樣深淺的鑲嵌)
    - 「線象嵌」(Senzougan) (細線鑲嵌)
    - 「布目象嵌」(Nunomezougan) (在鐵器的雕刻中嵌入金銀箔片,造成大量縱橫交錯的細線)
    - 「肉彫象嵌」(Nikuborizougan) (「肉合彫」上的鑲嵌)
    - 「摺付象嵌」(Suritsukezougan) (「毛彫」中的細線嵌入金銀箔片)

    以下為「拵」的各個部份的名稱:



    頭 (Kashira) 和 緣 (Huchi)
    包在柄末的裝具稱為「頭」,柄與「鐔」(護手) 之間的裝具稱為「緣」。「頭」與「緣」通常由金屬所製,亦有的以動物角製作。通常有鳥獸、花草、風景、神祗等的花式。



    柄卷 (Tsukamaki)
    傳統上,日本刀的手柄和刀鞘都由「鞘師」以朴木製成。手柄的設計可以分為「並反」、「刃一」 (又稱「刃方一文字」)、「立鼓」(中間稍稍收窄的手柄) 等。手柄形狀必須要與「頭」和「緣」吻合。



    手柄造好以後,「柄卷師」會為手柄卷上「鮫皮」(Samekawa) ,令手柄有合適而不過份的磨擦力。「鮫皮」要經過浸水軟化,才能卷在刀柄上;不過,風乾後的「鮫皮」又會收縮,可能令卷在刀柄上的「鮫皮」移位,所以「柄卷師」必需有豐富的經驗和精準的手藝才可以妥善辦好「柄卷」的工序。傳統上,「柄卷師」都以「"殼" 飯」(Sokui) 所製的米糊將「鮫皮」貼緊 (刀鞘亦是如此黏合),即使是現代製作的日本刀也不會例外。(註:日本人所講的「鮫皮」其實是指產自東南亞的魟魚皮,不是鯊魚皮。) (註:"殼" 字應除去右邊的 "殳",在左邊加上 "系" 部。)



    貼好「鮫皮」以後,「柄卷師」會為刀柄綁上絲製的纏帶,並以松脂和菜子油鍊製的「藥練」(Kusune) ,將其黏緊。綑綁的式樣如下:

    卷出

    纏帶在「緣」的下面起始。

    諸撮卷

    將上下兩層的纏帶在交會處都扭翻一次。

    諸捻卷

    同「諸撮卷」,不過上下兩層纏帶的位置對掉。

    平卷

    纏帶沒有被扭翻。這種綁法常見於「太刀」的刀柄。

    結玉

    在纏帶的交會處打結。由於繩結突出,刀柄與手掌之間出現異常的磨擦,會引起不適,所以這種綁法不適用於有實戰用途的刀劍。

    片捻卷

    上層的纏帶扭翻,下層的纏帶平綁。

    片撮卷

    相反於「片捻卷」,上層的纏帶平綁,下層的纏帶扭翻。

    "Nejiri" 卷

    將上下兩層的纏帶在交會處互相扭纏。

    篠卷

    先綁好下層的纏帶,纏帶要捻緊收窄。綁好以後,再一次過像螺旋般將上層的纏帶綁上。



    纏帶在手柄的「頭」的位置收結,以防長期使用後慢慢鬆敬。這個安排對「刀」和「打刀」尤其重要。

    目貫 (Menuki)
    為了防止連接刀柄和刀身的「目釘」鬆脫,通常會在手柄的「目釘穴」外加上兩塊稱為「目貫」的金屬片 (通常放在「鮫皮」以上,纏帶以下的地方)。而「目貫」的設計必需以不影響握柄的手感為前題。

    「目貫」亦有分「表目貫」(從外可見的「目貫」) 和「裏目貫」(完全被纏帶包裹而不易見)。「表目貫」放在近「緣」的一個目釘穴之上,而「裏目貫」則放在近「頭」的另一個目釘穴。

    「目貫」多帶極精巧的花式,以鳥獸、花草、風景、神祗等為題材。若「目貫」作鳥獸狀,安裝「目貫」時,鳥獸的頭部必需指向著刀尖;若「目貫」作花草狀,則花草的根部要指向刀尖。安裝方向錯誤的話,使用刀劍時「目貫」就會有鬆脫的機會。

    有一些「目貫」亦附帶銘文 (稱為「目貫銘」)。刻在側邊的稱為「際端銘」(Kibatamei),刻在底部的則稱為「短冊銘」(Tanzakumei)。





    鐔 (Tsuba)
    又稱為「鍔」,即是刀的護手。

    「鐔」有底面之分,向刀柄的一面為「表」,向刀身的一面為「裏」。

    「鐔」亦因其形狀而分類為「丸形」、「角形」、「木瓜形」等。

    在中央有讓刀身通過的洞孔,兩邊有兩個較少的洞孔,為附在刀鞘的「小柄」(Koduka,又稱「小刀」) 和「笄」(Kougai) 而設。用者可以在不拔刀出鞘的情況下取出「小柄」和「笄」。

    下圖的「鐔」的右下方有一個圓形的小孔,稱為「手貫緒穴」(Tenukioana),為配合手腕索帶而設 (手腕索帶稱為「手貫緒」,Tenukio)。(註:絕大多數的「鐔」都沒有「手貫緒穴」。)

    為了加強美感和進一步的保護,有些「鐔」的圓周被包封了一層金銀,稱為「覆輪」(Hukurin)。








    附有「覆輪」的鐔

    "Habaki"
    又稱為「"祖"」,即是安裝在刀身與「中心」之間的一個金屬楔子,納刀時可以卡緊鞘口,令刀身不易意外出鞘。"Habaki" 多用純銅或金銀製成,並以混合了硼砂的「銀鑞」黏貼在刀柄與刀身之間 (「銀鑞」可以防止刀身和 "Habaki" 的接觸點出現電解性的銹蝕)。(註:"祖" 字應加上 "金" 部。)







    切羽 (Seppa)


    兩小塊金屬片,放置在「鐔」的表裏兩面,可以將「鐔」楔緊在位,而且也有輕度的吸震作用。

    小柄 (Koduka) 和 笄 (Kougai)
    隨身攜帶的小器具。「小柄」方便日常削木 (造牙籤) 和割紙之用,「笄」則是用來整理頭髮和為頭皮搔癢。「小柄」和「笄」都藏在刀鞘的兩個外坑 (稱為「櫃」,Hetsu) 之中,「笄」藏在刀身帶「銘」的一面,「小柄」則藏於另一面。由於帶有「櫃」的刀鞘不易製作,所以價格會比較高。







    三所物 (Mitokoromono)
    即是「小柄」、「笄」和「目貫」三樣事物。

    栗形 (Kurigata)
    容許「下緒」穿系的地方。

    下緒 (Sageo)
    綁在刀鞘上的索帶。古時武士配帶刀劍外出時,把連接刀鞘的「下緒」綁在腰帶上,以防止被人重後搶去刀劍。



    下緒結


    反角 (Kaeritsuno)
    又稱「逆角」或「折金」,即是突出在刀鞘上的小,令刀劍不易意外離開腰帶。



    太刀拵
    相對於「刀」,「太刀」有更加講究的裝組模式。「平安」時代的「儀杖太刀」(Gijyunotachi) ,又稱為「飾太刀」(Kazaritachi) 或「細太刀」,是皇族和高官在最高禮節儀式上所佩帶的刀劍,式樣仿照中國唐代的刀劍設計。



    下列為「儀杖太刀」各裝組部件...
    A. 冑金:相等於「刀」的柄「頭」
    B. 環:穿在「冑金」,讓「腕貫緒」通過
    C. 腕貫緒:手腕索帶
    D. 俵鑌:柄上的寶石裝飾
    E. 目貫:即是「目釘」
    F. 露金物:連在「腕貫緒」的金屬裝飾物
    G. 鮫皮:魟魚皮
    H. 唐鐔:中國 (唐朝) 式的護手
    I. 責金:封著刀鞘的金屬片,防止刀身割穿刃鞘,露出傷人
    J. 石突:包封了金屬的鞘底
    K. 佩緒:「太刀」專用的腰帶
    L / M. 七金:腰帶索具上的七個金屬環,前索有三個,後索有四個
    N. 一足:連接腰帶前索的金屬器具
    O. 二足:連接腰帶後索的金屬器具
    P. 山形金物:連接腰帶索具和刀鞘的金屬片,又稱「足金物」

    白鞘 (Shirasaya)
    刀劍裝組的 "陽春" 形。以天然風乾十年以上的朴木為材料 (人工烘乾的木料會吸收濕氣,不宜使用)。因為朴木所含的樹脂較少,所以不易侵害刀劍本身。

    「白鞘」的刀鞘以「"殼" 飯」(Sokuri) 所製的米糊黏合,收藏家可以定期將刀鞘拆開,清潔刀鞘的內部。 (註:"殼" 字應除去右邊的 "殳",在左邊加上 "系" 部。)

    「白鞘」的「目釘穴」有動物角所製的「鳩目」(Hatome) 作基本修飾。高級的製品或會有動物角製的鞘口 (「鯉口」),稱為「鯉口角」。

    有別於「白鞘」,「拵」的刀鞘塗漆,令保存在內的刀身處於完全密封的狀態,而日本刀的收藏家多相信刀身長期處於 "沒有呼吸" 的環境中,會比較容易出現銹蝕 (?)。所以,以長期保存的角度而言,刀劍應該被安置在材料簡單清純的「白鞘」之中,到有需要公開擺放的時候,才配上「拵」的裝組。換句話說,「拵」是刀劍出外時的衣服,「白鞘」是刀劍的寢衣。

    刀身裝到「白鞘」之中,留下來的「拵」的各個組件就會鬆散不整。講究的收藏家會為空「拵」配上一支與刀身同形的木製刀 (稱為「"Tsuna" 木」),令「拵」的裝組可以齊整成形。




    --------------------------------------------------------------------------------

    13 「拵」的欣賞


























    --------------------------------------------------------------------------------

    14 研磨藝術

    "研磨" 與 "打磨" 的分別,在於前者遠較 "講研"。不少優良的日本刀都經過「研磨」的加工。研磨技師需要有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才能徒手將刀身各個部份準確磨好。而且,因為「研磨」用的「砥石」需要加水使用,所以研磨師的作業需要有一定的速度,才能避免令刀身出現銹蝕。 (註:所有刀劍的「中心」都不會經過「研磨」。)

    為求盡顯刀身的特徵和紋理的美態,研磨技師將刀身的「刃」、「地」、「鎬地」、「棟」和「切先」,分別以不同的手法 (和不同的「砥石」) 研磨,而當中一些「砥石」更有著色的效果。傳統上,「刃」會被磨成白色,「地」會被磨成青黑,「鎬地」和「棟」作反光打磨,「切先」的特徵會進一步被顯露。

    為了減少「砥石」與刀身接觸的面積,令「研磨」工夫來得更細緻,「砥石」的表面會被調節成拱形。

    「研磨」分為「下地研」和「仕上研」兩個步驟。

    「下地研」即是基礎的打磨工序,又分為「伊予砥研」、「改正砥研」和「內曇砥研」三個步騾。

    第一步. 伊予砥研
    以「伊予砥」(Iyodo) 為刀身除銹、修形和磨鋒。

    第二步. 改正砥研
    即是以「中名倉砥」(Tyunagurado) 和「細名倉砥」(Komanagurado) 這些較幼細的「砥石」,將「伊予砥研」所留下的磨紋除去。

    第三步. 內曇砥研
    又分為「刃引」(Hahiku) 和「地引」(Jihiku)。分別用「內曇刃砥」(Uchigumorihado) 和「內曇地砥」(Uchigumorijido),「研磨」刀劍的「刃」和「地」,令「刃文」,「"動"」和「地肌」更加鮮明。(註:"動" 字應加上 "人" 部。) (註:「引」(Hiku) 即是拉動的意思,是進行這個工序的手法。)

    「仕上研」是進一步美化刀身的工序,再分為「刃艷」、「地艷」、「拭」、「刃取」、「磨」、「橫手切」和「鋩子 "Nonarume"」幾個步騾。

    第一步. 刃艷 (Haduya)
    為了導出「刃」上的「沸」晶體和「"勼"」晶體 (註:"勼" 字中的 "九" 應改為 "匕")。研磨技師將「內曇砥」(Uchigumorido) 的薄片 (約 1 mm 厚,1 cm 闊),以膠漆粘貼在「吉野紙」上,作為「刃艷砥」(Haduyado)。用指頭抵著「刃艷砥」以研磨「刃」部份。

    第二步. 地艷 (Jiduya)
    令「地肌」更加清晰。研磨技師將「鳴瀧砥」(Narutakido) 的薄片貼在紙上造成「地艷砥」(Jiduya),以研磨「地」部份。

    第三步. 拭 (Nugui)
    令「地」顯出青藍色。不同的流派會使用不同的研磨物料,不過大多數研磨技師都會收集刀匠製刀時留下的火星殘屑 (即鐵質氧化物),再磨成細末,混合丁子油而成。研磨技師以「青梅綿」或「"Iu" 綿」將研磨物料在「地」部份慢慢磨擦。

    第四步. 刃取 (Hadori)
    「拭」的工序完成後,刀身的「地」連帶「刃」都會變得青藍,所以需要「刃取」這個工序。研磨技師以「刃艷砥」將「刃」重新磨白。

    第五步. 磨 (Migaki)
    研磨技師以「磨棒」(長形尖頭,形似鉛筆的小鋼棒) 為「鎬地」和「棟」作打磨。完成後,研磨技師會以「磨棒」的尖端在「中心」和「棟先」(即「切先」的「棟」) 劃上細線,作為研磨師自己的記號。以「本阿彌」家族為例,他們就會劃上單數的線條為記。

    第六步. 橫手切 (Yokoteokiru)
    研磨技師確立「橫手」的位置,然後以「刃艷砥」為「切先」上的「鋩子」完成「研磨」。(註:嚴格來說,「鋩子」的起始部份其實稍為低於「橫手」。換句話說,「橫手」並不是「鋩子」與「刃文」的正式分界)。

    第七步. 鋩子 "Nonarume" (Boushinonarume)
    其實是「橫手切」之後為「鋩子」研磨,只不過「江戶」時代的學者特別為為這一個步騾另外訂立專有名詞而已。








    正確的「研磨」姿勢:右腿蹲起,左膝脆下壓緊砥石台。








    --------------------------------------------------------------------------------

    15 試刀
    日本的「寬政」(Kansei) 九年 (1797 年),「遠州」的「濱松」有一位名曰「柘植平助方理」的藩士,著成了刀劍學經典「懷寶劍尺」一書。「方理」提出刀劍應該以其切割力作分類。得到劍客「須藤五太夫睦濟」和劊子手「山田朝右衛門吉睦」的協助,「方理」為多個刀工流派的「新刀」進行了測試。

    刀劍的切割力分類為「最上大業物」(Saijyouoowazamono) (能夠切透九成至整體的人體厚度),「大業物」(Oowazamono) (能夠切透七至八成的人體厚度),「良業物」(Yokiwazamono) (能夠切透五至六成的人體厚度) 和「業物」(Wazamono) (能夠切透兩至四成的人體厚度) 四個等級。

    據「懷寶劍尺」所載,曾經生產過「最上大業物」的刀工有 13 家,「大業物」的刀工有 22 家,「良業物」的有 56 家,「業物」則有 90 家。

    繼「方理」的「懷寶劍尺」後,「山田 "淺\" 右衛門」(即是改名後的「山田 "朝" 右衛門」) 在三十年後亦發表了刀劍學名著「古今鍛治備考」,同樣以「業物」分類法為多家刀工進行測試。當中所記錄的刀工流派比「懷寶劍尺」所載的還要多出五倍,「懷寶劍尺」中數項測試的結果亦在「淺右衛門」的著作中得到更正。

    「淺右衛門」的家族世代都受聘於將軍家和各大名家族,為指定的試刀專家。可以出入「奉行所」,更獲授權以死囚或屍體試刀。

    為得到最可靠的測試效果,試刀專家都會選擇四十到五十歲的男性,或從事體力勞動,骨格硬朗的死囚 / 屍體,作為試刀對像。

    試刀法門大致可以分為「生試」(Ikidameshi) (切割活人)、「死人試」(Shinindameshi) (切割屍體) 和「堅物試」(Katamonodameshi) (切割硬物) 三種。「山田流」的方法屬於「死人試」一類。

    為統一每次測試的砍劈衝力,「山田流」的每次測試都要用重量和長度相同的特製刀柄。駁好刀柄之後,就用刀砍劈綁在「土壇」上的屍體 (「土壇」的高度亦有限訂)。

    砍劈的目標都在屍體較強硬的部份,如肩胛骨、盤骨等。

    試斬的姿勢相當講究。試刀師用雙手緊握刀柄,左手緊貼右手,一來是為了提供最佳的砍劈速度,同時亦是為了統一每次砍劈的衝力。一般武士使刀時亦多以雙手握柄,但是左右手分開,分開的距離並非絕對統一,所以每一刀的衝力都略有不同。

    亦是為了統一每次砍劈的衝力,試刀師的兩腳會向左右分開,距離等同試刀師肩膊的闊度。若如一般武士使刀時雙腳一前一後,步幅不等,就會令每次試斬的衝力出現誤差,影響結果。

    試刀師舉刀時雙手過頂,直線指上。揮刀時兩肘不屈,刀如畫圓,人若前墮。

    雖然試刀師以屍體作為試刀對像,不過砍劈的目標卻是底下的「土壇」,這樣才能確保有足夠的力量去砍斷屍體。因此,為免刀身為「土壇」所傷,屍體下面都會墊著一些填塞了穀糠的布袋。

    除了「山田流」的「業物」分類法外,亦有人將多具屍體綁在「土壇」上,以測試刀劍能夠一次過砍斷多少層屍體。能砍斷一層屍體的稱為「一胴」,兩層的稱為「二胴」,如此類推。有別於「山田流」的試刀法,進行這種測試的試刀師沒有限定的揮刀姿勢,亦只會選擇屍體較柔軟的部份 (如腹部) 為切割目標。用這個方法測試的刀劍,其測試結果都會記綠在「裁斷銘」上。一般來說,測試的結果都不會超過「三胴」。不過,「江戶」時代初曾經出現過「四胴」的測試結果,而六十八歲的高齡武士「山野加右衛門」,亦曾為一支名為「關孫六兼元」的「?差」,砍出了「四胴」的成績;不過,最令人驚異的,莫過於「中西十郎兵衛」以「兼房」的刀劍造出了「七胴」的記錄!

    較為 "文明" 一點的試刀方法有「堅物試」,或稱為「荒試」。以鎧甲、鍛鐵板、「鐔」 (刀劍的護手)、"堅" 木棒、草卷青竹、鹿角等堅硬的材料測試 (註:"堅" 字應加上 "木" 部)。

    自「黑船來航」時件以後,加上「幕末」時日本國內政局紛亂,令武士對刀劍的性能更加講究,為此「荒試」一類要求較高的測試法更大行其道,為「水戶藩」和「信州松代藩」所採用。

    「荒試」的測試甚為激烈,可能危害到刀劍本身,所以刀匠自己多數不願意進行此類測試,而例外的大概只有「武藏國」名匠「清呂」和其兄「信濃國」的「真雄」而已。








    --------------------------------------------------------------------------------

    16 刀劍瑕疵

    日本刀以複雜難成的「折返鍛鍊」製造,又可能受到戰鬥的打擊,和經歷過上百年的歷史,所以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瑕疵。只要不損及實用性和美感,輕微的瑕疵就不會影響刀劍的價值。事實上,有不少的所謂瑕疵,更是某些刀工流派的重要特徵。



    刀劍的瑕疵可以分為幾類:

    A. 烏口 (Karasunokuchi )
    在「切先」出現了「刃切」(見 H),形似烏鴉嘴, 因以為名。

    B. 撓 (Shinae)
    刀身出現皺紋,代表該處容易被折曲。

    C. 脹 (Fukure)
    「折返鍛鍊」的時候,因為空氣滲入鋼鐵的疊層中,令疊層的某處不能完整焊合,製成的刀劍內裡就藏著一個氣泡。刀劍經過多次的維修研磨以後,潛藏的氣泡就可能暴露在外,影響觀瞻。

    D. 切邊 (Kirikomi)
    刀背受損。情況不嚴重的話,對刀劍性能的影響就不大。

    E. 埋金 (Umegane)
    外嵌的鐵材,即代表該處有瑕疵被故意掩蓋。

    F. 割 (Ware)
    「折返鍛鍊」的時候,有部份疊層沒有被完全焊合,刀身或者會出現垂直的裂線。若情況不太嚴重,沒有影響刀劍性能的話,這樣的瑕疵還可以接受。事實上,對於擅於製作帶有「"証" 目肌」的刀工流派來說,這個情況根本就不能算是瑕疵。(註:"証" 字應以 "木" 部換去 "言" 部。)

    G. 棟割 (Muneware)
    同「割」,不過在「棟」(刀背) 出現而已。

    H. 刃切 (Hagire)
    在邊鋒上出現崩裂傷口,而傷口的尖角又與刀身幾成直角,是壞無可壞的情況。既不雅觀,又嚴重影響刀劍的性能。出現這情況的刀劍,只要稍為施力,刀身就可能會折斷。要是傷口的尖角斜向 (超過 45 度),刀身折斷的機會或可以稍稍減低。若裂口與刀身幾近平行的話就稱為「刃絡」(Hagarami)。

    I. 刃毀 (Hakobore)
    在刃鋒上的崩裂傷口,底部渾圓,沒有尖角,所以裂痕不會伸廷,刀身亦不會因而折斷。其實,優良的日本刀本來就有防止銳性崩損的特性,能出現「刃毀」的刀劍亦應該有一定的質素。

    J. 刃染 (Hajimi)
    若鋼材中的碳份不能平均分佈,刀身某部份會顯得特別暗淡無光。研磨技師或可以將暗淡的部份磨去。不過,過份的「研磨」會耗盡刀身的「皮鐵」,若到了「芯鐵」外露的程度,刀劍的價值就會大受影響。

    K. "勼" 切 (Nioigire ) (註:"勼" 字中的 "九" 字應改為 "匕" 字)
    「刃文」出現斷口。經驗老到的研磨師可以用「研磨」的方法將其掩飾。

    L. 燒落 (Yakiotoshi)
    「刃文」沒有通過「刃區」,這情況或會影響觀感,不過對刀劍的性能卻是正面的 (見 "02 結構圖解" 中 "刃區" 一節)。

    M. 水影 (Mizukage)
    若刀劍曾被重新淬火,「中心」部份不會被加熱冷卻,所以「刃區」附近會出現一道暗影。



    此外,刀劍經過多次的維修研磨,「皮鐵」會受到一定的消耗,刀身表面會變得粗糙,甚至露出「芯鐵」。收藏家稱此情況為「疲」(Tsukare),而刀劍本身的價值亦會因此而大減。因為刀劍的「中心」部份不會被「研磨」,所以久而久之,「中心」和其他部份的厚度會出現誤差,收藏家可以由此估計刀劍的 "疲倦" 程度。
    (註:「芯鐵」外露是「山城國」名刀工「來」派和「備中國」名刀工「青江」的 "特徵",不是 "瑕疪"。)


    --------------------------------------------------------------------------------

    17 國寶級刀劍
    下列各日本國寶級刀劍的資料:

    山城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三 / 平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三日月宗近」)
    太刀 / 久國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定利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劍 / 吉光 / 鎌倉 / 福岡 / 個人
    短刀 / 吉光 / 鎌倉 / 福岡 / 個人
    短刀 / 吉光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註:此刀名為「後藤藤四郎」)
    短刀 / 吉光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註:此刀名為「厚藤四郎」)
    太刀 / 來國俊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短刀 / 來國俊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小太刀 / 來國俊 / 鎌倉 / "枙" 木 / 二荒山神社 (註:"枙" 字中的 "巳" 字應改為 "万" 字。)
    太刀 / 來孫太郎作 正應五年辰八月十三日(以下不明)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短刀 / 來國俊 正和五年十一月日 / 鎌倉 / 愛知 / 熱田神宮
    太刀 / 來國光 嘉曆二年二月日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太刀 / 來國光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短刀 / 來國光 / 鎌倉 / 石川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有樂來國光」)
    短刀 / 國光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太刀 / 國行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國行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刀 / (金象嵌銘) 長谷部國重本阿 (有花押) 黑田筑前守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heshi" 切 "ri" 長谷部」)
    短刀 / 國光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短刀 / 來國次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則國 / 鎌倉 / 和歌山 / 個人

    大和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菊造腰刀 / (「傳當麻」製的無銘刀) / 鎌倉 / 山口 / 個人
    太刀 / 包永 / 鎌倉 / 東京 / 靜嘉堂
    太刀 / 延吉 / 鎌倉 / 千葉 / 個人
    大太刀 / 貞治五年丙牛千手院長吉 / 南北朝 / 愛媛 / 大山祗神社
    短刀 / 高市 (不明) 住金吾藤貞吉 (不明) 享二二年甲子十一月十八日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桑山保昌」)

    越中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刀 / (金象嵌銘) 天正十三年十二月日江 本阿彌磨上之 (有花押) 所持稻葉勘右衛門尉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稻葉鄉」)
    刀 / (「義弘」製無銘刀) / 南北朝 / 東京 / 前田育德會 (註:此刀名為「富田鄉」)
    短刀 / 則重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相模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短刀 / 國光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津新藤五」)
    刀 / 金象嵌銘 / 城和泉守所持 正宗磨上本阿 (有花押) / 鎌倉 / 石川 / 個人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庖丁正宗」)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庖丁正宗」)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註:此刀名為「庖丁正宗」)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日向正宗」)
    短刀 / (「正宗」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九鬼正宗」)
    刀 / (「正宗」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前田育德會 (註:此刀名為「太郎作正宗」)
    刀 / 金象嵌銘 正宗本阿 (有花押) 本多中務所持 / 鎌倉 / 福岡 / 個人 (註:此刀名為「中務正宗」)
    刀 / (「正宗」製無銘刀)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註:此刀名為「觀世正宗」)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石川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寺貞宗」)
    短刀 / (無銘)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德善院貞宗」)
    短刀 / (朱銘) 貞宗 本阿 (有花押) / 鎌倉 / 兵庫 / 黑川古文化財研究所 (註:此刀名為「伏見貞宗」)
    刀 / (「貞宗」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龜甲貞宗」)
    太刀 / 助真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太刀 / 助真 / 鎌倉 / "枙" 木 / "枙" 木東照宮 (註:"枙" 字中的 "巳" 字應改為 "万" 字。)
    短刀 / 行光 / 鎌倉 / 福岡 / 個人

    伯耆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安綱 / 平安 / ? / 文化財保護委員會 (註:此刀名為「童子切安綱」)
    太刀 / 安家 / 平安 / 兵庫 / 個人

    備前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真恒 / 平安 / 靜岡 / 靜岡東照宮
    太刀 / 備前國包平作 / 平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大包平」)
    太刀 / 則宗 / 鎌倉 / 東京 / 日枝神社
    太刀 / 備前國友成造 / 平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奈良 / 個人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神奈川 / 鶴岡八幡宮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大阪 / 個人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愛知 / 黎明會
    太刀 / 正恒 / 平安 / 福岡 / 個人
    刀 / (金象嵌銘) 光忠 光德 (有花押) / 鎌倉 / 京都 / 個人
    太刀 / 長光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註:此刀名為「大般若長光」)
    太刀 / 熊野三所權現長光 / 鎌倉 / 長野 / 個人
    太刀 / 長光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註:此刀名為「遠江長光」)
    太刀 / 長光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備前國長船住左近將監長光造 / 鎌倉 / 岡山 / 個人
    薙刀 / 備前國長船住人長光造 / 鎌倉 / 靜岡 / 個人
    太刀 / 信房作 / 平安 / 山形 / 個人
    太刀 / (「一文字」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日光一文字」)
    太刀 / (「一文字」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山鳥毛」)
    太刀 / 國宗 / 鎌倉 / "枙" 木 / "枙" 木東照宮 (註:"枙" 字中的 "巳" 字應改為 "万" 字。)
    太刀 / 國宗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國宗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太刀 / 友成作 / 平安 / 廣島 / 嚴島神社
    太刀 / 一 / 鎌倉 / 靜岡 / 個人
    太刀 / 備前國長船住景光 元享二年五月日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註:此刀名為「小龍景光」)
    短刀 / 備州長船住景光 元享三年三月日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吉房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吉房 / 鎌倉 / 岡山 / 個人
    太刀 / 吉房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吉房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太刀 / 吉房 / 鎌倉 / ?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太刀 / 備前國吉岡住左近將監紀助光 一 南無八幡大菩薩 南無妙見大菩薩 元享二年三月日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薙刀 / 一 備州吉岡住左近將監紀助光 元應二年庚申十一月日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大太刀 / 備州長船倫光 貞治五年二月日 / 南北朝 / "枙" 木 / 二荒山神社 (註:"枙" 字中的 "巳" 字應改為 "万" 字。)
    太刀 / 備前國長船住近景 嘉曆二二年 (不明) 月日 / 鎌倉 / 靜岡 / 個人
    短刀 / 備州長船住長重 甲戌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光忠 / 鎌倉 / 愛知 / 黎明會
    刀 / (金象嵌銘) 光忠 光德 (有花押) 生駒讚岐守所持 / 鎌倉 / 東京 / 永青文庫 (註:此刀名為「生駒光忠」)
    太刀 / 作者進士三郎景政 嘉曆二二年己巳七月日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助包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太刀 / 真光 / 鎌倉 / 山形 / 個人
    太刀 / 吉平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備中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為次 / 鎌倉 / 山口 / 個人
    太刀 / 則房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刀 / (「則房」製無銘刀)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貞次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康次 / 鎌倉 / 東京 / 個人
    太刀 / 康次 / 鎌倉 / 大阪 / 個人

    豊後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豊後國行平作 / 鎌倉 / 東京 / 永青文庫

    筑前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筑州住左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註:此刀名為「江雪左文字」)
    短刀 / 左 筑州住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短刀 / 筑州住左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短刀 / 筑州住行弘 觀應元年八月日 / 南北朝 / 東京 / 個人

    筑後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太刀 / 光世作 / 平安 / 東京 / 前田育德會 (註:此刀名為「大典太」)

    豊後國刀劍
    [刀類 / 銘文 / 出品年代 / 產地 / 持有人]
    大太刀 / (「友行」製無銘刀) / 南北朝 / 愛媛 / 大山祗神社


    --------------------------------------------------------------------------------

    18 拾遺記趣

    妖刀「村正」
    相傳「相州」的名刀匠「岡崎五郎入道正宗」,因為了解到其弟子性格偏異,所以一直未敢傳授「燒入」(焠火) 水溫的奧秘。不過,該門秘密最終還是被「正宗」的弟子偷學了,「正宗」一怒之下就將他的手腕砍斷... 自此以後,「正宗」的弟子一直懷恨在心,一心要造出勝過自己師門的刀劍。結果造出了附有恨意的邪劍,一劍既出,不沾鮮血誓不回...

    「正宗」的弟子就是「村正」了。

    上述故事是真是假己經無從奚考了。不過,日本的「室町」時代到「戰國」時代末期,在「伊勢」的「桑名」的刀工流派生產了不少品質優良的野戰刀、短刀、槍等,上面都有「村正」的銘文。

    那麼,有「村正」銘文的刀 "妖" 在哪裡?實情應該由「德川家族」說起...

    「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就是死在「尾張國森山」和「阿部正豊」的「村正」刀劍底下...「德川家康」的父親「廣忠」被「岩松八彌」所害,所用的也是「村正」?差...「德川家康」自己年幼時亦不慎被「村正」小刀割傷過手腕...「織田信長」的兒子「信康」涉嫌通敵,背叛「德川家康」,切腹自盡時 "介錯" (即切腹後的斬首) 所用的又是「村正」;甚至連陣上的敵人如「真田幸村」、「福島政則」也使用「村正」佩刀!

    「村正」一詞漸漸成為了「德川」家族的禁忌,任何「德川」門人、家臣、大名公然佩帶「村正」刀劍亦會被視為有背叛的傾向!

    那末「妖刀村正」的傳說會否只是「德川」家族的宣傳技倆,只不過是抹殺其家族禁忌的一種手腕?不論如何,「妖刀村正」的傳說的確對當代的製刀名匠有所影響,「村正」兩字不會再被刻在任何刀劍之上,而且不少經已製成的「村正」刀劍亦被竄改了銘文。所以,能夠留存至今的「村正」都頗為罕有,是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近藤勇與「虎徹」
    日本的「幕末」時代,「新撰組」局長「近藤勇」,手執愛刀名「虎徹」,快意恩仇,是當時「京都」的勇武象徵。

    問題是...「近藤勇」的佩刀真的就是「虎徹」嗎?

    「虎徹」是「江戶」時代前期 (距離「幕末」約二百年) 的名匠「長曾禰虎徹入道興里」的作品。在「新刀」時期的眾多名匠中,「興里」有著最高的評價,其作品更在「柘植平助方理」的刀劍學名著「懷寶劍尺」中被列為「最上大業物」。以目前古刀買賣價格計算,入於「最上大業物」的刀劍,其價值絕不會低於一千萬日圓!

    一流名匠的作品,二百年前的古物,作為一介武夫的「近藤勇」真的能支付嗎?還要用來應付激烈又頻密的街頭斬殺?

    「池田屋事件」,「新撰組」傾巢而出,將當時的 "討幕派" 份子打過焦頭爛額。一場激戰過後,眾組員都將刀劍交給修理研磨師「源龍齋俊永」修補。據「俊永」的記錄,他就認為「近藤勇」的「虎徹」是偽品。

    有不少學者相信,「近藤勇」佩帶的所謂「虎徹」,極有可能是當代有 "天才刀匠" 之稱,最擅長仿照古代傳法製作刀劍的「源清呂」所作。「近藤勇」的「虎徹」,正確的名字應該是「四谷正宗」,為「無銘」刀劍。

    此外,關於「虎徹」的由來亦有另外幾種說法:

    ...「新撰組」三番隊 副長助勤「齋藤一」(日野「佐藤」世家的養子) 將「虎徹」私讓給「近藤勇」。

    ... 幕府將軍家將「虎徹」頒發給「近藤勇」。

    ... 據「秋山義方」所作的 "漢詩" (?) 的內容,提及大阪富商「鴻池」將「虎徹」送給「近藤勇」作為謝禮。因為「近藤勇」曾經為「鴻池」在其京都的別邸殺退盜賊。(亦有傳說「近藤勇」擊退盜賊時因為刀劍被毀,所以「鴻池」贈劍以作補償。)

    (註:「秋山義方」的 "漢詩" 的內容約為...「二百五十年間太平... 過... 寶刀未... 使... 寶刀... 富商... 庫秘藏... 雄劍長大... 百練... 雌劍稍小... 研... 虎徹打... 雄雌刀...」... 這個,真的算是 "漢詩" 嗎?(笑))

    池田屋事件
    「池田屋事件」,「新撰組」傾巢而出,將當時的 "討幕派" 份子打過焦頭爛額。一場激戰過後,眾組員都將刀劍交給修理研磨師「源龍齋俊永」修補。「俊永」對這批刀劍的損毀程度作了頗詳細的記錄,不單止令後世對於日本刀劍在實戰中的性能和表現有更清晰的了解,更直指多名組員的 "名刀" 的真偽。

    以下為一部份較有趣的記錄:

    局長「近藤勇」的「虎徹」。(見上文)

    副長「土方歲三」的「堀川國廣」,刃長 (日制) 一尺九寸五分,真品卻只有一尺八寸,所以必然是偽物。

    一番隊 副長助勤「沖田總司」的「菊一文字」(!),本應是當時的國寶 (!!),怎會跑到「沖田總司」的手中?偽物!

    (以下有關損傷的記錄:)
    - 一番隊 副長助勤「沖田總司」的「加賀清光」... 「鋩子」折斷。
    - 二番隊 副長助勤「永倉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鋩子」折斷。
    - 三番隊 副長助勤「齋藤一」的「攝州住池田鬼神丸國重」... 小傷無數。
    - 四番隊 副長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島友重」... 大傷四處,小傷十九處。
    - 五番隊 副長助勤「武田觀柳齋」的「越前住常陸守兼植」... 小傷六處。
    - 六番隊 副長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奧州白河住兼常」... 無損。
    - 八番隊 副長助勤「藤堂平助」的「上總介兼重」... 「物打」小傷十一處,近「鍔」卻有大傷四處,無藥可救。此刀得到「俊永」極高的評價,若能保存至今,勢必是無價的珍品。
    - 十番隊 副長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興友」... 「物打」小傷七處,近「鍔」大傷兩處。

    此外,隊士「淺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島田魁」的 「奧州仙台住源兵衛國包」,「三品仲治」的 「備州長船住藤原祐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現了彎曲情況;隊士「篠塚岸三」所用佩刀「雲州住家貞 」的「物打」折斷,都是較少見的損傷形式。

    經過「池田屋事件」,能夠絲毫無損的刀劍有六番隊 副長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奧州白河住兼常」,隊士「川島勝司 」的「越中住兼明」和隊士「葛山武八郎」的「濃州關住兼家」,都是「美濃傳」的「兼」門的作品;還有「隊士松本喜三郎」的「攝州尼崎住雲仙子貞秀」和「近藤周平」的「作州津山住城慶子正明」都能保持無損。

    宮本武藏的寶刀
    被日本人喻為天下第一劍客,「二天一流」和「圓明流」的始祖「宮本武藏」,他用的究竟是怎樣的刀劍呢?「宮本武藏」在其傳奇性的「一乘寺之戰」一役中 (隻身敗盡武術名家「吉岡」一門,包括其掌門「吉岡傳七郎」和其餘的六 / 七十餘名劍客!) ,使用一支產自「平安」時代,刃長約 120 cm,名為「伯耆國安綱」的「太刀」。此刀後來成為了「細川藩」重臣「村大學」的收藏,在二次大戰中失落了。「宮本武藏」離世後,其刃長 65 cm 的「和泉守藤原兼定」(「美濃國」在「室町」時代的產品) 由「二天一流」的第二代繼任人「寺尾信行」承繼,及後送交「豊前小倉藩」的重臣「宮本伊織」。該刀的裝組方式常被後世的刀劍仿校,稱為「武藏拵」。此外,「宮本武藏」亦曾經擁有「了戒」(「鎌倉」時代「山城國」的「太刀」,刃長 80 cm) 和「兼久」(「美濃國」在「南北朝」的產品) 等刀。

    長刀背負
    不少電影、小說、動畫等,描術一些劍客、忍者,把長刀負在背後,就連一代劍豪「宮本武藏」的宿敵「佐佐木小次郎」,其「燕返」絕技亦被描寫成背後拔刀術... 真有其事?

    試想,刀柄向右,右手伸到右肩背後拔刀,身前則空門大開... 用刀過後,左手不能捉緊刀鞘的開口部份就不能準確納刀... 要是刀柄向左,就連拔刀也大有問題...

    即使有長刀背負的法門,能夠與「二天一流」宗師相提並論的「佐佐木小次郎」大概也不會用如此不可靠的佩刀方式吧?

    至於忍者,執行任務時會受到密林、山澗、沼阱等峽阻環境影響,根本就不會攜帶刀劍,極其量只會使用「?差」、「短鐮」一類較易佩帶的兵器。

    血振
    又是電影、小說、動畫,描術劍客殺人之後,在納刀前把刀一揮,將沾在刀身上的鮮血揮走... 這個動作被稱為「血振」。

    其實,隨便一揮根本就不能將刀身上的血跡清除,就此納刀的話刀身就會生銹受損,刀鞘內部就更加一塌胡塗了。

    古代劍士身上都帶著懷紙,為的就是時常 (包括斬殺後) 清潔刀身。

    至於「血振」,其實是「居合道」(「拔刀術」) 的一個招式。拔刀出招之後,刀身回到右肩之上,保持可以隨時再度出招的狀態 (即是「殘心」的態度);要是真的要出招,就把刀向斜下一揮,做成 "有如把刀身上的鮮血揮走" 的動作,所以被稱為「血振」。

    [ 本帖最后由 菩提散人 于 2008-7-4 23:37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2 05:39
  • 签到天数: 6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8-7-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LZ费心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5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djqz.cn/

    这也太长了,我直接拷到TXT里边慢慢学习~~

      葡萄又捞了一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我要好好学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一次性看完要看到什么时候去啊………………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2-1 18:42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6-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只能下载了慢慢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17 13:1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9-2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好好学学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8-26 20:5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9-2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otmir.cn/

    全是繁體字,看得我好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就是看的累死了!谢谢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就是看的累死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