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8|回复: 14

日本盔甲发展讲座--文/赤军长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sekigun
文/赤军长胜

前言:

  日本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到今天为止,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数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谓世界之最。有人说,这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但我却认为陈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结论,才是形成这一独特现象的主要原因。陈先生认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国家,因为日本的知识很多来自外国(主要是中国),这些知识和其本土文化相结合,才形成现在的所谓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当初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到中国,获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识,因为来之不易,从而逐渐转化为日本人对各种敝帚的极度自珍。不仅仅体现在武具上面,中国古代相当多亡轶的书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证。此外,陈先生还认为,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血源的民族。从这一判断可以导出,因为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成为高贵血源的象征,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
  日本铠甲形制是非常独特的,而日本人对其传统铠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细致——不过,必须要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其特点。

第一讲、挂甲和棉袄甲:

  日本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成型铠甲,诞生于三世纪后半开始的古坟时代。这一时代,正好是“骑马民族征服”的时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陆各骑马民族没有太大的不同。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偶尔也使用来料较丰富的竹木。最主要的形制是挂甲(见图)。


所谓挂甲,是指用绳索穿连并且层叠甲片,下一片总要覆盖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缀甲样式。中国古代的挂甲也很多,据专家考证并且复原的商周时代的车兵皮甲,就基本全都是挂甲。但是中国的挂甲逐渐减少,终于被棉袄甲所取代,而在日本,挂甲(广义上的)却一直占据着铠式的主导地位。而且,原始形制的挂甲,直到近代,阿伊努人仍在使用。


笼手的分解图示

  从图可以看出,


挂甲的主体,也即防护身体的部分,是呈环状覆盖,然后在胸前系带固定的。腰部连缀较松,便于活动。此外,用悬绪和受绪系在肩膀上二重固定。整体看起来,有点象是背心(笑)。
  大概是向中国学习吧,八世纪前半开始的奈良朝,出现了两当(裲襠)式的挂甲,肩上的绪不分悬、受,而是合为一体,套头穿着,开叉和引合的绪在两边肋部。
  奈良朝的武官标准朝服是:头戴幞头,身着两当式挂甲,条带束腰,草摺分成数块,脚着乌皮靴。到了近世,这种原始形制的挂甲已经从战场上消失了,只作为仪式、雅乐某些参与成员的服装而存在。
 从古坟到奈良时代,棉袄甲也同样存在着。所谓棉袄甲,是指甲片直接缝合在衬里上,相互间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叠。中国历史上,棉袄甲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到了火器出现以后尤其如此。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清代密缀铁钉的甲式,就是棉袄甲的最终形态。左图是挂甲和棉袄甲时代常见的两种盔式。








  最后,还有一种短甲(见右上),是将皮革连缀成整体,保护住胴体主要部分,和古代希腊、罗马的甲式比较相似。这种甲式,在东亚是比较少见的,目前仅知道中国古代部分西南夷和台湾高山族人使用过这种甲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大铠(上):

第二讲、大铠(上):
第二讲、大铠(上):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它大约诞生于平安中期,到镰仓末和室町初达到大成。室町幕府后期,因为战争的频繁化和平民化,火药武器的引进等种种原因,大铠的地位逐渐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右边这幅图并不是真正的大铠,而是当代作为艺术品制作的十比一的大铠模型。这件“绯色威之铠”,究其形制,是属于江户以后的装饰性甲胄,和真正大铠繁盛时代、实用化时代的形制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也好,正好用它来对比,更方便说明真正大铠的样子。
  首先是胄,日本人在大铠诞生以后,习惯称之为兜或钵。日本的兜独具特色,是用长条状的竹、皮、铁等扎成,再环向固定,并上漆,通过这样的步骤做成的。到了平安时代,出现了最日本化的“冲角付胄”(见中下图)。而大铠,乃至于后来具胴、具足时代,各种形形色色的头盔样式,都是从这种“冲角付胄”变化而来的。
  请对照左下图这具筋兜,这是当世具足的兜,但是除了天辺封死,和吹返缩小外,和大铠的兜没有太大区别。大铠诞生之初,在“冲角付胄”的基础上,其所镶之铁钉变大,产生了“严星之胄”,也就是后来星兜的雏形。而鋂(应写作左革右每,中文和现代日文都无此字,故暂时用鋂字来代替)的覆颊部分翻转,变为吹返,眉庇变大——这就是日本兜的基本形制了。
  兜非完全的半圆形,脑后微凸,顶上有口,称为“天辺”——古人在戴盔前是要先戴上乌帽子的,乌帽子上部扭折后,从天辺伸出,如一个上尖下圆的桃子状(看图片的时候,千万别以为那是黑色的缨子)。盔的前端,有一到三条下端呈花瓣状的条形加固带,称为“篠垂”。“眉庇”上饰以华彩,并装有可拆卸式的前立。






也许因为盔顶要开口塞乌帽子,所以日式兜不能象其它各国的头盔一样,把装饰品放置在头顶,就只好独辟蹊径,插置于头盔的各个位置:最多的是在前部,称为“前立”,在左右的称为“胁立”,在后的称为“后立”。就算后来天辺没有了,也只有一小部分头盔在顶上加装饰,称为“顶立”。
  大铠时代,最常见的装饰是前立,最常见的前立是“锹形”。锹形种类样式很多,初期则多作狭长形,装在雕镂精美的“锹形座”上面。后来锹形座干脆做成兽头状,称为“狮啮”。兜上的吹返非常大,并饰有花朵形的金色扣状物,这种装饰在整套大铠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称为“居文金物”。鋂分多层(一般为五层,称为五枚缀),最上连接兜的,叫“钵付之板”,下面分别叫“二之板”、“三之板”、“四之板”……最底下为“菱缝之板”。武士们割据相争的时代,是没有统一铠甲制服的,所以为了区别阵营,笠印和笠标就先后出现。大铠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脑后结以笠印,因此即使没有笠印,笠印付环和其上的“绪”(绳带)结成总角,还是都要保留的。
   大铠的主要质地是竹、革,间亦用到金属。胴甲分连缀的胸板、主体的冲胴,以及后背的逆板等数部分,连缀成一个整体。除去用绪通过胸板在肩上打结外,还围拢身体,在一侧(一般是左侧)用“胁楯”来固定。胁楯包括两部分,上面的壶板,和下面的草摺——这草摺,和联系胴甲的草摺是一样的,结束以后,可以很完美地成为一个整体,另外它还单独有一个名字,叫作“马手”。
  和此后的具足等铠式不同,胸前所垂挂的两条甲片——“栴檀板”与“鸠尾板”是大铠最明显的标志。而如此明显地左右不对称,在各国的古代盔甲样式中都比较罕见,也正体现了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吧。“栴檀板”防护右胸,较宽且长,一般明显地体现出连缀的甲片;“鸠尾板”防护左胸,较短且狭,一般蒙以布帛,除镶边外呈色调素洁的一个整体。两片甲板都只有顶端与胴甲主体相连,随着人的活动,会左右变换位置。据说现代人做过实验,当武士伸长左臂,侧身拉弓放箭的时候,鸠尾板正好遮盖住心口;而当在马上用右手挥舞太刀的时候,栴檀板也可以防护最大的破绽——右胸或右肋。因此,这两片甲板的出现,不仅仅因为装饰和美观的需要,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
  肩部连系前后胴甲的除了“绪”以外,还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马手袖”)顶部的“袖之冠板”,以绪相连。胴甲下面连缀草摺,分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后部的引敷三个部分。


  通过左图,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兜的分解,和甲的连缀形制。  
  请回过头来,再看上面的那幅图。首先,大铠除去存在的最后阶段,一般没有很华丽的前立,既然已经有了锹形,再加金色龙形前立,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其次,喉伦(护颈)和胫当(护大腿),这都是具足的部件,在大铠上是没有的。大铠以外的防护,只有笼手(防护小臂)、手甲(防护手背)、臑当(防护小腿)而已。穿大铠的武士,一般着马上沓,是以麻或草编织的鞋子,鞋面覆以毛皮。
  大铠从产生到在实战中消亡,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他的形制也是在逐渐变化的,我们将在下讲中详细介绍其演变。但是,突然想到,央视的电视剧集《三国演义》中,竟然给曹操和周瑜的头盔上加了锹形,给他们套上阵羽织,或者胸前也垂两块板,真是怪异莫名。设计者也许认为这样好看吧,但这些部件都是日本盔甲所专有的,照搬过来实在不妥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大铠(下):

平安时代中期,从冲角付胄演化出现了严星之兜,鋂的覆颊部分变成吹返,两当式挂甲形制固定下来,在左侧系带,胁楯出现,颈甲变形成为栴檀板和鸠尾板——就这样,大铠诞生了。请大家再仔细看看大铠的主体部分(右图)。


大铠的诞生,直接来源于地方武士集团的强大化和战争的频繁爆发。
  到了平安时代后期,前立开始多样化,天辺之孔和天辺之座出现,至此,大铠形制彻底完善。然后是源平争战时期,当时的大铠就其形制来看,最为美形。
  进入镰仓时代,大铠的制作更为精美,威丝(编织甲片的丝线,日文字有绞丝旁)更加细密。威丝就其颜色、图案和编织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如“赤丝威”、“缥丝威”、“褄取威”、“小樱威”、“腰取威”、“泽泻威”、“肩异威”、“樫鸟威”,等等。
  南北朝时代,大铠的形制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很多新的样式诞生了,如笠鋂(张开如斗笠状的鋂)、前立大锹形,等等。此外,为了方便山地作战,将领开始大规模穿着轻便的草鞋,为了更好地保护膝部,佩楯(膝铠)和大立举臑当(上端巨大可遮蔽膝部的护胫)也产生了。
  室町中期,各武士家族逐渐脱离中央的控制而存在,地方私战日益频繁。为了显示大将之威严,大铠的使用再度攀上一个高峰;而为了区别敌我,袖印和笠验也更多地得到使用。所谓袖印,是指在袖甲上添加一定规格的装饰物,所谓笠验,是指在前立部位插一面幡状小旗,旗尾甩至脑后,用旗色和花纹来作区别。
  母衣也出现了,母衣是装饰在背后的一幅布,骑马疾驰的时候,当风鼓起,可蔽箭矢(下图)。


母衣一般长五尺八寸,广五幅,颜色没有定规。一般将军家的母衣,多为柴色。后来织田信长挑选能战之将,编成“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随着战争的扩大化和激烈化,宽大而不便于行动、竹木或皮制、制造工艺复杂的大铠,逐渐被淘汰出实战的舞台,而被胴丸、当世具足等新式防具所代替。这是室町幕府后期的事情。到了江户时代,大铠作为仪仗、装饰品,以及传家之宝而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装饰品,还有作为当世具足的附件如喉轮等,越添越多。此时,它的作用仅仅是供奉在家中或者神社中,以炫耀家族身份,和供闲人观赏了。
  顺便讲一个传说,据说大铠之所以左侧以肋楯束扎,是来自于神功皇后怀妊时的穿着习惯。

  最后,咱们来介绍一下大铠的穿着步骤和方法(啊,真是繁复到了极点)——
  第一步,先要脱光到一丝不挂,然后着裈(就是兜裆布)。
  第二步,着小袖(窄袖的短上衣)、大口裤,戴上乌帽子和钵卷(护额,有时仅用白布缠裹来代替),脚上穿好革足袋(皮袜子)。
  第三步,穿上直垂(袖口较宽的长衣),系好胫巾(也就是打好绑腿)。
  第四步,戴好笼手,套上臑当。
  第五步,穿好大铠,套上沓,系好头盔(别忘了把乌帽子的尖端从天辺口揪出来)。
  第六步,装好母衣、刀、弓箭等附件。
  如此繁复的穿着,当然一个人是搞不定的啦,肯定要有一名小姓在旁边帮忙。因此这种笨兮兮的甲胄,我才不喜欢,只有弛骋和四郎兵卫那些一味追求华丽的家伙,才会视之如宝。

  不过弛骋倒是扫描了一幅相当详细的大铠部件标注图,非常大,我已经够凝缩了,仍然只能给个链接,在此页面外打开。请希望欣赏的朋友点击此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一会,在开始来第二部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rzdsb.cn/

第三讲、胴丸:

  胴丸出现于平安中期,来源于挂甲,初始时,是下级武士着用的铠甲式样。
  请参看右图的胴丸形制——

这是江户以后的改进形,初始胴丸是没有袖甲和胸前那两块“栴檀板”、“鸠尾板”的变形的。它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纽、主体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缝板所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铠要简单很多。
  以前,经常会把胴丸和腹卷尤其是上腹卷搞混,其实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胴丸在左侧束扎,而腹卷是在背后结纽的。胴丸的甲片数量是有规定的,一般为前立举二段、后立举三段、长侧四段、草摺八间四段。
  在平安时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穿着胴丸的武士的形象:头戴无前立的星兜或者乌帽子,身着胴丸,腕上是粗糙的片笼手,光腿无裤套胫巾,赤足。所有这种形象的,都是骑马武士的郎从,也就是后来的足轻阶级。

  胴丸刚出现的时候,为竹、皮质地的轻武装,裸足的下级武士专用,多为粗制滥造的产品。到了镰仓时代,部分上级武士也为了追求轻便而使用胴丸,当然,他们的装备是和普通卒子不同的:锹形前立星兜,精致的胴丸,有袖甲,皮笼手,着臑当和皮沓——最重要的是,他们骑马。
  南北朝时代,胴丸终于上升为重武装,并且在上级武士中逐渐流行开来。因为新时代的战斗模式,已经从旧的以骑射为主体,变成在复杂的地形中大规模集团接近战为主体。因此,胴丸变成了骑乘和步战两用的重要甲式。
  佩楯(最早是在裤子大腿处缝以皮片)出现了,太刀和薙刀被普遍使用。用来胸前结绪的非常艺术化的杏叶也出现了(见左下图)。

现在藏于春日大社中的,据传是楠木正成使用过的黑韦縅胴丸,是日本的国宝。
室町前期,配合胴丸的出现,古旧的星兜衰弱了,筋兜流行开来。而且盔的基本形状,也从大円山形向阿古陀形演化,笠鋂使用量增大。胴丸本身,向窄腰、短摺发展,露出的大腿部,用大立举的佩楯来辅助防护。室町中期,是腹卷和胴丸的全盛时期。
  室町后期,对应下剋上的风潮,胴丸的使用更加普遍化了。原本的胴丸,基本使用很朴素的黑丝縅编扎,而到了这个时候,肩取、胸取和腰取这三部分,改用三种颜色以上的色色縅,华丽和豪快达到了极致。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著名的甲胄师大量出现,但仍然因为甲胄损坏量大而日夜赶工,捉襟见肘。因此,甲胄制作方法更加简略化,同时也合理化,删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附件和制作步骤。缀扎简单的伊予扎出现了(右图)。


縅式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如毛引縅、素悬縅、板物素悬縅等等。
  江户时代前期,甲胄的主流为当世具足,胴丸逐渐退出实战舞台。栴檀板和鸠尾板的添加,说明胴丸也和大铠一样,变得只有装饰作用了。
  
  江户后期,铁砲的使用日益增多,旧式甲胄已经全都无用,为了武士的体面而制作的华丽的胴丸,不但有栴檀板和鸠尾板,甚至还吸收当世具足的特色,添加了喉轮。各种铠式开始接近,已经很难区分了。
  胴丸的穿着顺序是:1.套笼手,并且扣上中指和拇指根部作再固定;2.前绪(悬绪)和后绪(悬绪)在胸口打结,扎束衣服;3.戴上喉轮、颊当、佩楯等附件;4.穿着胴丸;5.结绪引合;6.戴头盔,着草鞋,佩戴武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讲、腹当:

胴丸、腹卷、腹当,这几种铠式,经常被混淆。其实越到发展的中后期,它们越是互相影响,哪有那么明确的形质区分?只不过日本人似乎分类上瘾,才一二三四五,列出了不同铠式的基本区别原则。
  要区分腹卷、腹当和其它铠式,非常方便,主要看它开口在什么地方。符合日本独有的左肋开口形式,就是大铠、胴丸等;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同,开口在背后的,就是腹卷或者腹当。
  腹当,又被称为上腹卷,似乎它是由腹卷转化而来的,但其实正好相反,腹当才是腹卷的来源。腹当一般由一块胸腹甲、左右长侧,以及附属的草摺组成。两片长侧上系有索带,在背后交叉并搭过肩头,在胸板上端系扎固定,靠此方法来固定腹当。请参看右侧的附图。

腹当与腹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三间草摺很短,甚至干脆没有草摺。由这些描述,大家可以看出,腹当完全是步兵用轻武装。
  
  腹当最早出现于镰仓后期,作为用料俭省的下卒轻武装,被广泛运用。一直到室町中期,腹卷依然保持它最初的形态(它的改进型独立分类变成了腹卷),无袖,背后没有防护。足轻、射手广泛使用,而上级武士只作为临时轻武装(比如防身、临时巷道混战),才偶尔使用。到了室町后期,大批锁腹当出现。所谓锁腹当,就是用大片的皮革连缀成甲,工艺更加简化(参见左图)。

  江户以后的很多当世具足,都受腹当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洋铠甲传入以后,后开口的式样日益增多(当然,当世具足背后也是有防护的)。比如桶侧胴、佛胴、雪雪下胴、南蛮胴等。马铠札、鱼鳞札等甲片连缀法,也直接来自于锁札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整理完了,图还真难弄。。。

终于整理完了,图还真难弄。
今晚北京这里下雨下班走不了,找点有技术含量的转转。。。。。。

瞧着好的顶一头,扛一膀子,踢一脚的,
瞧着不好的,您别吝啬您的力气,也仍俩板砖。。。

资料来自这个网站,不知是不是JP那边的-还是哪里的。。。

[ Last edited by zglcl007 on 2005-4-8 at 21:27 ]
111111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funsn.com.cn/

兄弟,我也刚到家,堵了两个多小时。谢谢你的好帖。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6 17: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4-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还不错~
    可惜原作者的心理有问题~
    “赤军长胜”,什么鸟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写得还不错,昨天没有看完,今天终于看到尾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00:2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4-1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盔甲总是给人阴森森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知识面真是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