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eonardo

亮出你的MORA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40# 坚如磐石
    CLASS2的夹钢版 除过刀条还有成品吗? 我一直未见啊
    现有的CLASS2碳钢版红柄 和CLASS2的夹钢版刀条好像还都有货

    如果夹钢条是拿1095夹O1那就太有趣了 抽时间在翻墙找找资料看看 磐石兄对MORA的了解比舵主深刻的多 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如磐石 于 2012-12-23 15:16 编辑

    里奥兄:
    2#夹钢成品刀只挂了两三天就下架了。我基本上每天都到舵主那看看。刀条暂时不买了,我习惯刀子到手后就马上使用,合符我要求的,我就当她是宝,不满意的,不管是多贵的或多高档精致的,我都会弃如敝履。但在买之前,我尽量会做足功课的。
    正如舵主所言,了解得太深,研究得太多,就失去了玩的乐趣了。舵主有的是刀,可以玩得很随性。但我条件有限啊,只能尽量了解得多些,以免买些敝履回来。

    我自小用的多是木柄穿芯刀,这类刀对我没什么神秘感,因而兴趣就不大。除非其刃材确是出类拨萃的,那还可以考虑。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来了 硫化纤维刀鞘的那一款有过2# 不过夹钢版的1#和2# 宽度好像没差 只是长度2#多1公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奥兄:
    确如您所言。我查阅过两者的照片,区别主要在于手柄的长度和直径。
    期待您对MORA夹钢的使用体会。
    如果夹钢的抗磨损大大优于碳钢款的,且防锈性能不低于碳钢的,则夹钢的真的就让我动心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onardo 于 2012-12-23 17:43 编辑

    我的还没头绪要怎么装柄 呵呵 应该不差 按科迪伦丁1991年购买的夹钢版 到11年拍的照片来看
    我想他的小刀使用频率应该不低

    刚看了看 夹钢版的条子是没有极幼开锋的 锋利度比碳钢板最薄的CLASS1还要优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奥兄:
    我这里的五金店有单卖锉子的手柄,如果要求不高,或许可装用这种手柄试试。最理想的是用硬木树瘤做柄了。
    看图片,我觉得夹钢款的主刃角可能是20度的。我曾听坛中刀友反映,削竹子时很易卷刃。如此小的刃角且直接开刃,确是很考验刃材和热处理功底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6-27 12:3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12-2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阵在沈水湾公园徒步时拍的,可惜那天没带2000。
    2.jpg 3.jpg 4.jpg 5.jpg 1.jpg 。。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Leonardo + 1 环境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3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坚如磐石
    刃角是小 毕竟就2MM的板子 刃角也大不了 要说锉柄的话倒是省事 可惜不会有合适的手感 锉刀毕竟握法不同 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如磐石 于 2012-12-23 22:41 编辑

    里奥兄:
    您手头就有夹钢刀条,能帮忙量一下刃面宽度吗?夹钢款的官网标称厚度是2.7,有了这些数据,就能算出刃角了。
    711的主刃角就是20度。不过,我这把711际遇很惨,刚用就碰到铁钉,刀刃卷了一大段,好在卷曲量并不大。我做了二次开刃的打磨处理,将次刃角改大了。锋利度并没明显变化,但刃部强度却大为提高。竹子、硬木等全不用在意。反而最怕貌似软弱的纸皮。我反而担心夹钢款的不是20度的主刃角,如果是25度的话,二次开刃对锋利度的负面影响是较明显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49# 坚如磐石
    塑料小尺 虽不精准 能看个大概
    DSC08610.JPG
    DSC08591.JPG
    DSC08593.JPG
    DSC08594.JPG
    DSC08595.JPG
    DSC08599.JPG
    DSC0860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如磐石 于 2012-12-25 16:04 编辑

    里奥兄:
    多谢您的详细数据。辛苦您了。
    据图片观测,主刃面宽度基本可确定是6,刀身厚度我还不能确定。如果刀身厚度是2,则主刃角是20度;如果刀身厚度是2.5,则主刃角是25度。
    据我这段时间的使用体会,如果刀身厚度是2+主刃角是25度,主观感觉刀子很锋利;如果厚度是2+20度主刃角,我相信会是极度锋利了。这就是我一次进了三把546的原因,旧版546的主刃角是20度,而现产546的已改为25度了。
    如果刀身厚度是2.5+20度的主刃角,例如711和746,则主观感觉很锋利;如果主刃角增大到25度,例如FORCE和COMPANION(S),主观感觉锋利。以上这些参数组合都让我满意,各有优点。较大的主刃角,能提高保持度;较小的主刃角,便于多次二次开刃打磨后仍能维持足够的锋利度。
    如果刀身厚度去到3以上,我认为主刃角应该是20度才会好用。
    其实,要提高刀子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增大刀身厚度是一种方法,增大刀身宽度也是一种有效途径。采用哪种方法更合理?只能有待您在实践中体会了。

    说点或许不该说的个人感想。
    我觉得MORA厂越来越缺乏自信了,而变得随波逐流、轻率地跟着市场走。市场行为并不总是对的,正如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作为专业人士,应有高于常人的专业觉悟。不过,或许不能责怪MORA的随波逐流,多年的低价市场策略,相信已让厂家的路越走越窄。如果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大幅升价,势必会赶走大批的用户。怎么办呢?停产一些微利甚至无利的型号,例如911、946、711、746等,遗憾的是,停产的都是优秀的型号。主刃角也越做越大,我已难觅20度的芳踪了。难道对自己的选材和热处理没信心?不要忘记了,刀的最初出发点就是锋利!911和946其实就是BUSHCRAFT系列的前身。只不过BUSHCRAFT系列将刀身和柄芯加宽了,个人认为,热处理程序应该也优化了,保持度确实比普通款的要好。我认为,BUSHCRAFT系列对厂家来说才是稍有利润的产品线。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拿国外的双立人和国内的十八子的相近用料的产品价格作比较。双立人采用的刃材是4034ZW,十八子顶级系列的采用山特维克的不锈钢,而12C27M按欧洲钢材分类标准是EN1.4034。十八子的顶级切片刀要三百多元,双立人的就更贵了。
    盲目的低价政策,将会令厂家无路可走。绝大多数的天朝厂家正走着这条不归路。
    真正的强者,是引领大众的,因拥有傲人的技术实力而充满自信;而不是随波逐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冒个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11:2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2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49# 坚如磐石
    塑料小尺 虽不精准 能看个大概
    Leonardo 发表于 2012-12-25 10:48

    根据里奥兄提供的数据计算,刃角为2*arctag(2/2/6)=18.92度,与舵主计算的19度还是吻合的。

    上午刚叫同事帮着拍了一把不锈钢的746,估计明后天就能到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53# 拉不达
    多谢指正。
    我采用20度和25度的说法,只是为了方便讨论,未必精确。
    期待你的使用体会。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51# 坚如磐石 53# 拉不达

    关于角度的问题 多谢二位赐教
    18.92这么小的刃角来针对直刀 MORA算是霸气侧漏了

    伴随着对CLASS1的持续使用再赘述几句
    碳钢CLASS1相比夹钢CLASS2的刃角差不多甚至更小
    昨天在户外使用中借给一个行外朋友 其惊叹于锋利度的同时 因切割环颈雉(野鸡)胸骨肱骨造成了CLASS1的连崩带卷
    野鸡的骨骼相比养殖食用鸡或土鸡差异很大 骨壁厚度和骨质硬度密度远大于后者

    CLASS1的连崩带卷 也让我想起雷米尔斯说过 不要将自己的刀斧借出 呵呵

    所谓的连崩带卷 是要再次表扬MORA在错误使用中 表现出的硬度韧性的综合实力
    处理过雉鸡的朋友能理解 20度以内刃角拿在只会用蛮力的行外手里 这是何等的考验
    最大的豁口大约0.3MM 但小口有十多处 哎 只怪自己疏忽
    其造成的伤刃经全部磨除 和修复花了三个小时

    这个小事情让我更深刻的了解 MORA本身应有的使用范围 出自北欧环境的产物 兼顾户外刀和猎刀的职能
    也许有人会说我自相矛盾 既然是猎刀 为何会有上述的伤刃 这只能说指甲剪毕竟不是撬杠啊 虽然可以勉强
    就像有人发贴抱怨碳钢MORA生锈一样 估计是看X宝上写着水果刀 就真心拿碳钢版去切水果了 本年度最实诚的刀友奖应该颁发给他

    借以此事回复磐石兄对MORA厂商现在所为
    MORA从欧洲到北美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户外中 因为性价比 也因为以前的2MM和2.5MM版本打下的基础
    但是针对户外的消费者 大多数应该还是希望MORA不光是锋利 易打磨和钢材的好质量 而能够更加胜任户外环境中的复杂使用
    加之挪威的HELLE和BRUSLETTO 芬兰的MARTTIINI 还有制斧三巨头之一的HULTAFORS等 也都有性价比还算可以的斯坎迪开刃的北欧刀
    所以这样看 依照市场回馈调整路线也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MORA是企业 首要目的还是对应市场生产优秀产品 获取最大利润嘛
    好在 也还是坚持这自己的CLASS系列 给我们以不同的使用感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里奥兄在情在理的论述,在下感服。
    正如舵主所言,没有一款产品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反正MORA既有2个厚,也有2.5厚,更有新推出的3.2的。各取所需就是了。
    在此,我有个想法,可以参考巴克的做法,推出些极致热处理的型号,或保留多些旧款的20度主刃角的设计。
    真羡慕里奥兄能拥有2+20这种极致锋利的好刀。至今,我还无缘领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伪色友,手机党。TOPQ
    mora (1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Leonardo + 1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1 11:21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拉不达 于 2013-1-5 08:07 编辑
    根据里奥兄提供的数据计算,刃角为2*arctag(2/2/6)=18.92度,与舵主计算的19度还是吻合的。

    上午刚叫同事帮着拍了一把不锈钢的746,估计明后天就能到手。
    拉不达 发表于 2012-12-25 16:08

    今天746到手,手感不错,开刃完美,非常锋利,就是刀背未完全打磨,还有冲压的痕迹。

    MORA746_a.jpg

    MORA746_b.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13-6-27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56# 坚如磐石
    有个小问题请教下磐石兄

    对于MORA塑铸柄的外层橡胶 手感是否有所不同
    我只有bushcraft 和high q top q来对比
    感觉bushcraft橡胶略微的更软一点 新的还微带粘性
    我没有711 746
    这两款柄的橡胶层是否更舒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3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坚如磐石 于 2013-1-3 02:15 编辑

    里奥兄:
    MORA橡塑手柄的外层橡胶的摩擦系数和触感,在我看来,各系列的确有明显区别。BUSHCRAFT系列的摩擦系数对我来说确实是太大了,且柄型设计有种“手被框住不能动弹”的感觉,至使我用硅油涂抹手柄来降低摩擦力才让我满意。这种柄型和橡胶材质,个人认为更适合于穿刺用途,对切削用说,反而并没什么好处。
    TOPQ带椭圆形凸纹以增大摩擦力,橡胶本身的摩擦系数还算适中。但如果不带手套进行高强度切削的话,凸纹会让手感觉不适。因而,我才说此柄适合戴手套作业。
    HIGHQ的手柄整体给人清爽的触感。只不过,我手头的HIGHQ是RUBUST,其曲线过渡对我来说过于突兀,本人并不喜欢。
    COMPANION的橡胶材质跟BUSHCRAFT的很相似,我觉得前者的摩擦系数比后者略低一点,且柄型设计令手指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总体来说,此手柄的设计还是挺优秀的。
    711采用蛇皮纹以增大摩擦力,橡胶材质的摩擦系数适中,柄型也让手指有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我个人很喜欢。
    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为何不少老刀友喜欢CLASSIC系列的手柄了。
    前几天我买了546,一直在用,546的手柄有点类似经典款的。使用下来,我想把手柄的前端护手打磨掉了。

    不过,以上只是我的个人之见,各人的主观感觉相信会有较大出入。而且,我是用了两个月,制造了数以麻袋计的木屑,手肌劳损后得出的个人感觉。这可以说,刀子没被突破其极限,我的极限是被突破了,不知这算不算也是“极限测试”?711是我在“极限测试”中最令我满意的。

    如果只是随便用几下,个人认为,这些差异是难以体现出来的,或者可以说,没所谓,都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