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80|回复: 32

[技术讨论] 斯堪的纳维亚式开锋——修刃问题探讨!(图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过实践,已知斯堪的纳维亚式开锋在野外(应付木头)的优势。
      不久前,个人入了一柄斯堪开锋小直,各种好用自不必说。前日在家处理干木头 (切刮)后 ,发现刀刃出现无数细微崩口,严格说有卷有崩。
      卷刃略好处理,崩口却难——
      斯堪式研磨,与砥石接触面大,下肉慢。保持刃角不变直至崩口消失,刃面会从刀身索取补偿,直接影响到刀身结构强度。
      反观非斯堪式打磨,磨损补偿只需从一次开锋区索取即可,一定修补次数内不会影响刀身结构强度。保持刃角不变只是增大二次开刃的刃面。
      如果我们YY生存条件下只有一把刀,依此看来,斯堪就不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斯堪也可以改成二次开锋,就不能维持原有刃角了。

      文字也许说不明白,上图吧——

      一、斯堪图例
       原刃.jpg
      1、原刃

       损刃.jpg
      2、损刃

       修刃.jpg
      3、修刃:可以看出,修改后的刀形,蓝色区域(刀身主承力区)缩小。
      
       斯堪动态.gif
      4、动态显示


      二、非斯堪图例

       原刃B.jpg
      1、原刃

       损刃B.jpg
      2、损刃

       修刃B.jpg
      3、修刃:可以看出,修改后的刀形,蓝色区域(刀身主承力区)并没有缩小。

       普例动态.gif
      4、动态显示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8-16 10:15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1-1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看来的确是个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8-28 14:0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就是为什么雷胖的刀比较胖的愿意吧,有几个人的刀能像杀猪刀一样最后磨成锥子型的,再说就是磨成锥子型那也是因为磨刀老头用粗砂轮磨的原因,楼主说的那种情况除非是当鲁滨逊了,毕竟斯式打磨对付干木头是最理想的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儿无女 发表于 2014-1-14 19:16
    这也就是为什么雷胖的刀比较胖的愿意吧,有几个人的刀能像杀猪刀一样最后磨成锥子型的,再说就是磨成锥子型 ...

    我手里的几把斯堪还真不胖,就算雷胖原品比起ESEE4等也未必显得胖。
    不过,宽刀的确在耐磨上更有优势。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26 23:0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1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美工刀一样
    就是一工具 使劲用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00:27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14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也早就想说,斯堪虽然最近很热门,但其实是很极端的有利有弊的刀型,好处是打磨简单,锋利异常;坏处是刃角小,损伤后修复耗时极大,同样缺口1mm,对比V磨的刀子下铁屑和耗时最起码多4-5倍时间才可以修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T-9000 发表于 2014-1-14 19:40
    这个我也早就想说,斯堪虽然最近很热门,但其实是很极端的有利有弊的刀型,好处是打磨简单,锋利异常;坏处 ...

    深有同感。
    耗时耗力不说,如不改变刃角,修复2mm的崩口,水平刀身处也要相应减少2mm,这会对结构强度产生直接影响。
    如改变刃角,锋利不复从前。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3 18:43
  • 签到天数: 31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1-1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有利必有弊,这种斯堪刃就算把刀用到锥子那样窄了也是照样很锋利,那种二次刃的就不好说了,刃口磨掉几毫米后就发现刃口厚得可以砍铁钉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4 01:16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oyuanss123 于 2014-1-14 19:56 编辑

    我一直认为这就是斯堪刃最大的弊端。所以碰到需要粗暴使用的场合,还是别用斯堪刃为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00:27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1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风狂野 发表于 2014-1-14 19:49
    深有同感。
    耗时耗力不说,如不改变刃角,修复2mm的崩口,水平刀身处也要相应减少2mm,这会对结构强度产 ...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刀型是有北欧常见木工刀才会用刀的,因为也只能对付软质的木材才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其他刀型上就不实用了。而且斯堪切割板材由于刃面太厚过度太慢,顺畅度远远不及一般V磨大平磨那些刀子,所以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户外V磨或者蛤刃,都比较均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1 17:11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1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几次带Mora和雷胖子上山玩的经验来说,斯坎刃的小刃角比起二次开锋的大刃角更容易崩,但是,一两个崩口对于斯堪刃的刀来说没什么实际影响,出现崩口立马修复只是完美主义作怪,没有必要。
    斯堪的锋利在于它能挤进木头的纹路,刀锋只在最开始的时候起作用,更多时候是刀身在掰开木头,势如破竹就是这感觉。
    这和其他时刻都是刀锋在做工的打磨方式有很大不同,而且也只有对于木头这种直纤维的切割物才有效。
    所以只要少部分刃能保持可以挤进木头的锋利就好了,除非真的刀锋整个成锯齿了,斯堪刃很少需要做大规模的修复。
    当然如果要时刻都保持无崩口的状态,刃角越大越有利,而斯堪这种刃是最不方便时刻保持无伤状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 收起 理由
    yixiwei + 1 很有道理的分析,难得!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6 13:39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利必有弊,就算把刀用到锥子那样窄了也是照样很锋利。
    而其他磨法后面需要重新研磨刀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5 20:37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1-1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原来斯堪还是有点弊病的,如版主大大所讲,可能蛤式开刃算是个平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20 17:09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1-1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Baton那种势如破竹是要convex grind,也就是蛤刃,靠着肩膀挤开,刃部不吃力,除非碰到树结。
    scandi这种在 baton上刃部是一直在接触木头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2-16 15:49
  • 签到天数: 22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不大喜欢这种一刃到底的,二次更有实用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6-26 15:1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1-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利有弊吧,我个人现在的选择都是研磨临结束的时候,增大角度做一个几乎不易察觉的二次开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7 1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意正浓 发表于 2014-1-15 16:42
    有利有弊吧,我个人现在的选择都是研磨临结束的时候,增大角度做一个几乎不易察觉的二次开刃。

    求详解,是否为了增加刃的强度?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6-26 15:1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1-1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风狂野 发表于 2014-1-15 16:44
    求详解,是否为了增加刃的强度?

    确实如此,在保持性和锋利度中取的妥协。以mora这样的斯堪式为例,我先按它的刃面以一次开刃的方式进行研磨,这样的结果就是最终得到一个斯堪式开刃,锋利度极高,保持性不太好。然后在高目数的砥石上,在原有的刃角的基础上抬高角度,以二次开刃的手法,磨几个来回。从而获得一个刃线极窄甚至不易察觉的二次开刃,在轻微损失少量锋利度的情况下增加保持性。事实上,群里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日式厨刀的刃角(如菜切、嫁接刀)极小,一次开刃的磨法,到最后,刃缘很容易崩口,大家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一个极少的二次开刃。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10 收起 理由
    北风狂野 + 10 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好办法,不愧是老刀。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6 21:38
  • 签到天数: 21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1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意正浓 发表于 2014-1-15 16:53
    确实如此,在保持性和锋利度中取的妥协。以mora这样的斯堪式为例,我先按它的刃面以一次开刃的方式进行研 ...

    我的mora刀,原厂确有上尔茨开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9-5 23:28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1-15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采取一面一次开,一面二次开的方法呢?容易修复,刃角增加不多,锋利度应该有保障,我家切熟食的铁片我就是这么磨得···就是不知道对刀身强度会有什么影响?实际野外效果也不好说···只是猜测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