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举报
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耳 菩提散人 发表于 2009-10-16 23:59
记得小刀同学跟前有几个鞘装,孤立的看很难区分是明还是日的. 文化是相通交融的,工艺上也具有传承和滞后性.刀剑上尤其如此,非典型器的断代还是很困难的.大家记得N年前的明风大剑?后来证明是清末的民造大剑,大家还记得 ... 无刀不男人 发表于 2009-10-17 09:00
这里只做工艺的展示。下次我会用一些粗磨的刀剑做一些性能实验。现在的刀剑观赏性大多强于实战。在于什么样的年代。清初时的官刀刀型刀茎明显实战于清中期。那是因为中期的战争逐渐减少的原因。其实,说明我们在锻 ... 左肩右斜 发表于 2009-10-12 13:34
九个镡里, 就看上最下面中间的那个, 很漂亮 三尺本心 发表于 2009-10-17 11:53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3_44:}兄弟没带相机吗。{:3_45:}要不一定是想和我媳妇合影是不。这两条都不可以的{:3_52:} 韶子 发表于 2009-10-16 14:58
btw,我个人对于把产品打上日本人的铭的行为十分反感,这已是做伪物的行径了。不管做的像不像,是否易于分辨,都不是好事。人都要吃饭,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用一句要吃饭就可打发的。 YeSir 发表于 2009-10-17 15:13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希望以后越做越好。 说句实在话,我更希望中国能多出一些走美国冷钢那种实用路子的刀匠。 积木 发表于 2009-10-18 09:00
雕工没的说,但就是少了点宝剑的感觉 枫 发表于 2009-10-18 19:02
这把剑曾参加过山西刀剑协会高峰论坛的展示与北京刀剑研究中心的展示。在场的都是研究中国刀剑的国内北方的顶级收藏家。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家对此剑反映还是比较好的!到了这里为什么就被踏雪得一无是处。我 ... 左肩右斜 发表于 2009-10-19 11:38 PM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KNIFRIEND 资讯网 ( 京ICP备20015152号-2 )
GMT+8, 2025-2-22 23:43
Powered by 刀友论坛
© 2001-2020 刀友论坛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