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喁喁收集

[量产刀] 一个萝卜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17808.cn/

原帖由 ericf 于 2009-2-6 22:09 发表
存在的事物必然有其合理性。(我想这是更好的译法,在逻辑上,也更接近黑格尔要表达的原意。)

这个是本帖讨论背后支持我的理论,尽管听起来很俗。
我求的东西很简单。不管是喜欢薄刀切割,还是厚刀撬棍,都不要相互贬低或者咒骂。不光不应该相互贬低,还应该考虑如何在不削弱切割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刀身强度,如何在不减弱刀身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切割能力。这不是废话,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到身上增加凹槽,这样会提高刀身的惯性弯矩,直接提高强度,同时不改变切割部分的几何形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7 08:1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这构成了一个刀除了切割,做其他工作时刀刃的承受和损坏问题.
    做为刀,我们先不说如何锋利,但至少应该拥有有效率的切割,也就是说刀刃的角度和厚度是有量的.不管你刀体做的多厚,多强壮.刀刃是有限的.它会出问题.
    T兄说撬的时候仅用刀体不用刀刃,实际做为刀身平面受力不影响刀刃很难.当然做到厚到根本掰不弯不形变应该能做到.但可以想象这样的刀即使带着也会很费劲,谈不上便携,用起来更吃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6 21:35 发表
    说你没看懂你还不信
    我123楼什么地方做过撬棍的计算了?两个计算都是把刀当作撬棍之用,只不过一把厚度是6mm,另一把厚度是4mm
    连明白都没明白就说我“没有考虑撬棍的厚度”
    先把我的话看明白了再说吧。
    gelas,给你个建议
    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发表过多看法,很丢人的。
    何况你是把我的一句话,脱离语境,脱离我说过的其他100句话,单独讨论,断章取义。


    对,两个计算都是把刀当作撬棍之用,但是你居然能得到你后面的结论,居然说刀比撬棍强,你都没有和撬棍比,怎么得到的结论,哈哈,到底谁丢人啊?谁逻辑有问题啊。


    所谓你们在讨论什么?我在这里的第一个帖子就说了,所谓“存在既合理”不过是换了一个表达方式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6 21:57 发表

    任何手持刀具,只要是锋利的,碰到树瘤都会有伤。刀的“强壮”是有极限的,因为设计刀的时候当然还是切割为主。
    ...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6 22:06 发表
    树瘤确实很要命。俗语有云,好刀就怕扭心柴。
    其实凸磨的刃口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强壮。因为凸磨一般都是刃口很薄,开锋角度比较小,然后弧线向上,刀身上肉多。
    比如冷钢的大白狗,劈扭心柴的时候崩的厉害。这当然和VG1本身比较脆不无关系,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大白狗刃口肉少。
    其实上面大厨提到的A1,同样的情况如果换成碳钢可能就会好一些,因为VG10实在是不适合做中大直,跟VG1一样的意思。
    相比之下,ST系和冷钢tanto系的大刃角开锋,则保证刃口有足够的肉,通过增强刃口强度来抵御冲击 ...

    一切物体都会对刃造成损伤,否则刀就不会钝了
    损伤是肯定会有的,但损伤不等同于卷刃

    我闲暇无事的时候也玩些木雕,不止是黄杨木这样柔软的材质
    也有试过树瘤
    我用的刀具是olfa的CK-2,因为好用,又买了三把备用。
    这刀刃厚大概在1.2mm,是专用的木工刀具,锋利度跟美工刀差不多
    其中一把我不但用来雕刻木头,甚至砍过椅子钢管(很多年前闲的无聊,现在我当然不会这么干了)
    经过钢管的考验后,起了白线,但真的没有卷刃(当然,白线也可以认为是微观上的卷刃,我把它不叫卷刃的原因是,刃的两边都无法用指甲感觉到卷刃。),当然刀太小用不上力气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我相信这刀对付的树瘤绝对比坛子里多数兄弟的EDC要多。至今为止的使用中还没有哪个树瘤能让它一下就起白线的。
    开刃也只是普通的单面开锋而已。我相信一把热处理过关的刀对付树瘤也许会受到损伤,但是不应该卷刃的。

    [ 本帖最后由 tcbgs 于 2009-2-6 22:45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20 13:53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2-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mabb.cn/

    越说越远了,一把刀不可能干N多的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大厨 于 2009-2-6 22:23 发表
    实际这构成了一个刀除了切割,做其他工作时刀刃的承受和损坏问题.
    做为刀,我们先不说如何锋利,但至少应该拥有有效率的切割,也就是说刀刃的角度和厚度是有量的.不管你刀体做的多厚,多强壮.刀刃是有限的.它会出问题.
    T兄说撬的时候仅用刀体不用刀刃,实际做为刀身平面受力不影响刀刃很难.当然做到厚到根本掰不弯不形变应该能做到.但可以想象这样的刀即使带着也会很费劲,谈不上便携,用起来更吃力.  ...

    大厨你的意思是说,一把刀在撬东西的时候,刃部会先裂开
    我感觉这是古刀局部热处理的特殊情况,现代刀整体热处理的,根据我的经验,要断就是一起断了。。

    我觉得即使撬的时候损伤了刃,刃部的小裂口短时间内也不影响它作为刀的功能,尽管刃部的裂口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整刀从裂口处断裂。

    实际上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以及一些战术刀的广告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把5mm厚,长25cm的刀上面站个100KG的人是不会对刃造成什么损伤的,一个人用一把刀能撬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那么作为撬棍的刀,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厚,那么重(重量不仅取决于刀背厚度,还看几何设计和研磨)
    同时便携这个概念,肯定不是跟轻薄的刀相比,是跟撬棍比
    (只要它比撬棍轻巧,那还是便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大厨 于 2009-2-6 22:23 发表
    实际这构成了一个刀除了切割,做其他工作时刀刃的承受和损坏问题.
    做为刀,我们先不说如何锋利,但至少应该拥有有效率的切割,也就是说刀刃的角度和厚度是有量的.不管你刀体做的多厚,多强壮.刀刃是有限的.它会出问题.
    T兄说撬的时候仅用刀体不用刀刃,实际做为刀身平面受力不影响刀刃很难.当然做到厚到根本掰不弯不形变应该能做到.但可以想象这样的刀即使带着也会很费劲,谈不上便携,用起来更吃力.

    大厨多虑了
    to comply with compatibility and constitutive law, knives, when subjected to bending, will try to stay in one piece. Therefore the center of a blade will be the last place to deform, thus it's under the least stress. As long as the gross section is being deformed elastically, no damage will be done to edge. and all the calculation i did above was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lade has just yield, which means n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has occured at edge yet.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2-6 22:40 发表
    一切物体都会对刃造成损伤,否则刀就不会钝了
    损伤是肯定会有的,但损伤不等同于卷刃

    我闲暇无事的时候也玩些木雕,不止是黄杨木这样柔软的材质
    也有试过树瘤
    我用的刀具是olfa的CK-2,因为好用,又买了三把备用。
    这刀刃厚大概在1.2mm,是专用的木工刀具,锋利度跟美工刀差不多
    其中一把我不但用来雕刻木头,甚至砍过椅子钢管(很多年前闲的无聊,现在我当然不会这么干了)
    经过钢管的考验后,起了白线,但真的没有卷刃(当然,白线也可以认为是微观上的卷刃,我把它不叫卷刃的原因是,刃的两边都无法用指甲感觉到卷刃。),当然刀太小用不上力气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我相信这刀对付的树瘤绝对比坛子里多数兄弟的EDC要多。至今为止的使用中还没有哪个树瘤能让它一下就起白线的。
    开刃也只是普通的单面开锋而已。我相信一把热处理过关的刀对付树瘤也许会受到损伤,但是不应该卷刃的。

    idea agreed.
    However, it's not the same kind of damage we are talking about here. wood burl is hard to split and chop, but is not hard to slice and cut. When spliting or chopping burl, knives are subjected to risk of chipping rather than denting.
    burl is not hard to slice because even if it's fine grained and the grains are anisotropic or nonhomogeneous, the action of "slice and cut" doesn't involve breaking bundles of wood grains perpendicularly or at a large angle at the same time, unlike chopping.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burl is resistant to chopping:
    1.the no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wood burl provides extra strength and makes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url with respect to all axis uniform or consistent. i.e. burl has no weak axis, unlike normal wood grains.
    2.the no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wood burl provides extra resistance against impact. impact done by knives or hatchets are effectly absorbed and spreaded by and within the burl. reducing the effective damage done by knives or hatchets

    combining the two reasons listed above, burl chopping is extremely nasty.

    [ 本帖最后由 jasonp 于 2009-2-7 03:12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7 08:1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2-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starlight.cn/

    ST系和冷钢tanto系的缠绳钢板,刀身厚度可差了不少!
    不说收藏,因为这个帖子楼主的主题是薄厚在生活中对刀的影响和应用,他甚至没说专业人士,呵呵!
    就以价格,携带和使用,那个更合适生活中呢~~
    而实际上,我个人一直认为:基于好用实用而高于好用实用的东西,才称的上艺术和美的东西!如果不好用实用,甚至背离了这个东西的初衷,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 本帖最后由 胖大厨 于 2009-2-7 00:4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真热闹啊。好贴受教了。
    小弟以为厚刀薄刀各有用途,EDC不宜太厚,战术刀则要兼顾一定强度。
    祝LZ奶奶早日康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las 于 2009-2-6 10:36 发表
    To  J
    请和tcbgs就撬棍的问题作个统一,你所谓的原理没有超出我前面对撬棍原理的描述。
    注意你在123楼的最后两行,难道我引用的不是你的论点?
    你在这么多楼发的帖子没有统一的论点吗,不要闪烁其词,我引用你的话不对吗,你好好看看123楼你的发言。

    原帖由 gelas 于 2009-2-6 22:40 发表
    对,两个计算都是把刀当作撬棍之用,但是你居然能得到你后面的结论,居然说刀比撬棍强,你都没有和撬棍比,怎么得到的结论,哈哈,到底谁丢人啊?谁逻辑有问题啊。
    所谓你们在讨论什么?我在这里的第一个 ...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5 07:52 发表
    要考虑到,撬棍的惯性扭矩虽然一般会比6mm厚,40mm宽的钢板高,但是同时撬棍需要承受的力矩也要大得多,而且撬棍的屈服强度不如刀。所以只能说,撬轻的东西撬棍更省力,但是撬重的东西撬棍可能会变形。用刀做撬棍,在撬同样重量的东西的时候会比撬棍更费力,费力很多,但是只要人的力量够,刀能撬起的重量不一定比撬棍小


    您,看明白了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大厨 于 2009-2-7 00:36 发表
    ST系和冷钢tanto系的缠绳钢板,刀身厚度可差了不少!
    不说收藏,因为这个帖子楼主的主题是薄厚在生活中对刀的影响和应用,他甚至没说专业人士,呵呵!
    就以价格,携带和使用,那个更合适生活中呢~~
    而实际上,我个人一直认为:基于好用实用而高于好用实用的东西,才称的上艺术和美的东西!如果不好用实用,甚至背离了这个东西的初衷,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that comes back to what's suitable for you, not anyone else, you.
    When a knife doesn't serve you well, all it means is it doesn't suit your needs, or your preference. It doesn't make it an inferior knife.
    and the judgement of whether a knife is a good user is very personal. there's no reason to overrule others with your own opinion.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防弹衣,子弹都防的东西,居然想用刀刺穿!我倒记得古时候处理马队冲击过后还活者的士兵,短刀是透甲缝的.牛皮做的铠甲硬捅几个估计也累啊,战场上子弹,刀子应该都是避开这些东西吧!人家穿这些本来就是专门防的,还往上边招呼,死的怕就是自己鸟
    我也不懂格斗,但理论听过一点,越是坚硬,尖小锐利的东西,力量集中于一点释放,对人造成的伤害越大.
    至于野外,我出来没发现需要用刀当撬棍的地方.开路我去劈砍,收拾东西我来切切削削.我到外面去撬什么呢?如果撬挖,我找个合适的木棒削一下应该更好些!


    我曾经想求过一把全长22厘米左右,厚4毫米以下的Busse小直,并直言超过白送都不要(也知道没人送),目前还未遂愿,哈哈!
    另外也说过,如果Busse把它的长刀做到12剁那样刃长,厚不超过3毫米,不知道还能不能担的起"核战刀具"的美名.当然首先要他会做敢做.其次做了不知道受的起蛮牛小胖的几锤子!




    但刀具的功能不止是实用,还有把玩,收藏乃至到精神愉悦带来快感等诸多感受,因此对于厚薄的选择是心理和认识问题.也没什么对错,自己觉得好就是真的好!

    防弹衣不防刺,很正常。看来大厨不大接触军事单兵技术论坛的,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20 收起 理由
    AC米兰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7 00:49 发表
    原帖由 jasonp 于 2009-2-5 07:52 发表
    要考虑到,撬棍的惯性扭矩虽然一般会比6mm厚,40mm宽的钢板高,但是同时撬棍需要承受的力矩也要大得多,而且撬棍的屈服强度不如刀。所以只能说,撬轻的东西撬棍更省力,但是撬重的东西撬棍可能会变形。用刀做撬棍,在撬同样重量的东西的时候会比撬棍更费力,费力很多,但是只要人的力量够,刀能撬起的重量不一定比撬棍小
    您,看明白了么?


    但是只要人的力量够,刀能撬起的重量不一定比撬棍小

    你仅仅说明了撬棍的屈服强度不如刀,虽然承受的力矩也要大得多,但是它比刀厚多了,在撬棍的问题上面,你想当然太多了。

    您能否举个例子,我见到很多撬棍撬起的重量都大于刀的,没见过什么东西,撬棍都撬不动,刀反而能撬动。

    你喜欢厚刀无可厚非,你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厚刀如ST类可以当做撬棍使我也没有意见,但是你不能为了说明ST刀好使,结论是ST刀撬起的重量能超过撬棍。

    什么情况下撬棍都撬弯了而刀不会弯,撬棍能承受的重量是多少,你算过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辩论的很好哈。有来自生活的经验,有旁征博引的。我说说的有的厚刀和薄刀的体验吧。

    1. Strider Mt-10 厚刀
    去户外时,我就用我的strider mt10。实话说,原来strider买了有点后悔,工艺不细致,不像口袋刀那样可以把玩。刀口锋利度有不如buck,不能剥皮,我打的松鼠用buck剥皮,那个如切豆腐一样啊!可上次去catskill山区野营的时候,就带strider了,原因无他,耐操!觉得strider像德国牧羊犬一样,扑咬,跟踪,服从,那样都不是第一,但综合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strider用来削树枝,打营钉,切水果,撬石头,都行,不怕断,不怕卷刃。虽然砍树不及开山刀和斧子,打营钉不及榔头,切水果不及小瑞,但只带一把刀,那strider就是唯一选择。当然上山同时带斧子,榔头的,我只能说:操,我服你!我的斧子和榔头只呆在车里,汽车露营时用!

    2. Buck 419-5994 薄刀
    这把buck猎刀是我的最爱。我打的鸟兽,小型的,都用这把刀剥皮,从来没磨过,锋利无比。是我用过得最好用,最好看的buck刀子。人体工程学合理。去纽约上州打猎时我的常备刀。

    评分

    参与人数 1参与分 +20 收起 理由
    AC米兰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las 于 2009-2-7 01:13 发表
    但是只要人的力量够,刀能撬起的重量不一定比撬棍小

    你仅仅说明了撬棍的屈服强度不如刀,虽然承受的力矩也要大得多,但是它比刀厚多了,在撬棍的问题上面,你想当然太多了。

    您能否举个例子,我见到很多撬棍撬起的重量都大于刀的,没见过什么东西,撬棍都撬不动,刀反而能撬动。

    你喜欢厚刀无可厚非,你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厚刀如ST类可以当做撬棍使我也没有意见,但是你不能为了说明ST刀好使,结论是ST刀撬起的重量能超过撬棍。

    什么情况下撬棍都撬弯了而刀不会弯,撬棍能承受的重量是多少,你算过吗。

    换句话说,你还是没看明白
    撬棍计算在142楼,早就已经做过了,你没看而已。
    不是我想当然,是你想当然。我的结论都有公式和计算支持。而你的结论只有臆想。
    我没有得出过“ST刀撬起的重量能超过撬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你说我得出的。
    要知道,人能够用出的力是很有限的,在有限的施力和有限的力臂比例下,能翘起的重量是有限的。而当刀和撬棍都达到这个极限重量的时候,刀不比撬棍差。但这并不意味着刀比撬棍更适合撬。不然撬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如果你对我的反驳是基于对我对“撬棍和刀哪个更适合撬”的结论的错误认识,那我劝你放弃这种反驳,因为你是在把我从来没有过的想法强加在我身上。
    我说明过的东西很多,可惜你要不就是不看,要不就是看不懂。
    关于撬棍的部分,我得到的结论都在142楼。

    补充,关于红字部分。不是撬棍撬不动或者刀撬不动,是使用他们的人撬不动。区别很大。

    [ 本帖最后由 jasonp 于 2009-2-7 03:2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大厨 于 2009-2-7 00:36 发表
    ST系和冷钢tanto系的缠绳钢板,刀身厚度可差了不少!
    不说收藏,因为这个帖子楼主的主题是薄厚在生活中对刀的影响和应用,他甚至没说专业人士,呵呵!
    就以价格,携带和使用,那个更合适生活中呢~~
    而实际上,我个人一直认为:基于好用实用而高于好用实用的东西,才称的上艺术和美的东西!如果不好用实用,甚至背离了这个东西的初衷,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that comes back to what's suitable for you, not anyone else, you.
    When a knife doesn't serve you well, all it means is it doesn't suit your needs, or your preference. It doesn't make it an inferior knife.
    and the judgement of whether a knife is a good user is very personal. there's no reason to overrule others with your own opinion.

    这就要说回到什么刀适合你。不是其他人,是你。
    当你觉得一把刀不好用的时候,只能说明它不适合你,不能说明它是一把不好的刀——这种情况下,“不好的刀”的结论是很主观的。
    换句话说,判定一把刀好不好用是很个人的事情,不应该把观点作为事实来陈述。
    你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是不同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大厨 于 2009-2-6 22:23 发表
    实际这构成了一个刀除了切割,做其他工作时刀刃的承受和损坏问题.
    做为刀,我们先不说如何锋利,但至少应该拥有有效率的切割,也就是说刀刃的角度和厚度是有量的.不管你刀体做的多厚,多强壮.刀刃是有限的.它会出问题.
    T兄说撬的时候仅用刀体不用刀刃,实际做为刀身平面受力不影响刀刃很难.当然做到厚到根本掰不弯不形变应该能做到.但可以想象这样的刀即使带着也会很费劲,谈不上便携,用起来更吃力.

    大厨多虑了
    to comply with compatibility and constitutive law, knives, when subjected to bending, will try to stay in one piece. Therefore the center of a blade will be the last place to deform, thus it's under the least stress. As long as the gross section is being deformed elastically, no damage will be done to edge. and all the calculation i did above was based 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lade has just yield, which means no significant deformation has occured at edge yet.

    物体在受到弯矩发生形变的时候,一侧是拉,另一侧是压。中心受力是很小的。因为为了符合物理原理,即刀受力之后依然是整体,是整体受力,而受力的时候,在屈服之前,局部内应力的大小和形变呈线性正比。两侧因为离刀身的几何中线较远,所以会首先会在受到应力作用的同时产生形变。而刀刃的位置基本在刀身的几何中线上,所以不会有太大形变,自然也就不需要承受大的内应力。
    更何况,我上面的计算都是把压强控制在弹性形变之内的,也就是说刀身只会产生可恢复弹性形变,只有在刀身最外侧的部分是刚好受到等同于屈服压强大小的内应力。
    分段热处理的最大问题就是破坏了刀身内部材料的统一性或者说是均匀性,同时引入了很大的,在没有外部负载条件下的内应力,这是分段热处理的刀的刀身强度的内耗。当然,只要不用做撬,这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把刀竖起来的时候,刀身的几何形状有足够的惯性弯矩(如果撬的时候用的是y轴,立起来就是用x轴)

    [ 本帖最后由 jasonp 于 2009-2-7 05:58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7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cbgs 于 2009-2-6 22:40 发表
    一切物体都会对刃造成损伤,否则刀就不会钝了
    损伤是肯定会有的,但损伤不等同于卷刃

    我闲暇无事的时候也玩些木雕,不止是黄杨木这样柔软的材质
    也有试过树瘤
    我用的刀具是olfa的CK-2,因为好用,又买了三把备用。
    这刀刃厚大概在1.2mm,是专用的木工刀具,锋利度跟美工刀差不多
    其中一把我不但用来雕刻木头,甚至砍过椅子钢管(很多年前闲的无聊,现在我当然不会这么干了)
    经过钢管的考验后,起了白线,但真的没有卷刃(当然,白线也可以认为是微观上的卷刃,我把它不叫卷刃的原因是,刃的两边都无法用指甲感觉到卷刃。),当然刀太小用不上力气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不过我相信这刀对付的树瘤绝对比坛子里多数兄弟的EDC要多。至今为止的使用中还没有哪个树瘤能让它一下就起白线的。
    开刃也只是普通的单面开锋而已。我相信一把热处理过关的刀对付树瘤也许会受到损伤,但是不应该卷刃的。

    idea agreed.
    However, it's not the same kind of damage we are talking about here. wood burl is hard to split and chop, but is not hard to slice and cut. When spliting or chopping burl, knives are subjected to risk of chipping rather than denting.
    burl is not hard to slice because even if it's fine grained and the grains are anisotropic or nonhomogeneous, the action of "slice and cut" doesn't involve breaking bundles of wood grains perpendicularly or at a large angle at the same time, unlike chopping.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burl is resistant to chopping:
    1.the no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wood burl provides extra strength and makes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url with respect to all axis uniform or consistent. i.e. burl has no weak axis, unlike normal wood grains.
    2.the non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wood burl provides extra resistance against impact. impact done by knives or hatchets are effectly absorbed and spreaded by and within the burl. reducing the effective damage done by knives or hatchets

    combining the two reasons listed above, burl chopping is extremely nasty.


    我同意兄的观点。
    不过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同一种破坏。光说硬度树瘤当然是不行的,再怎么说也是木头。
    树瘤是很耐劈砍的,但是并不会对表面的切割造成太大难度。在劈砍树瘤的时候,刀崩、卷都很正常。
    树瘤不耐表面切割,或者雕刻,是因为尽管树瘤的纤维很细密,而且都不是同一个方向的,但是表面切割、雕刻不会涉及到垂直或大角度批量破坏在树瘤内部排列的乱七八糟的木纤维,而不像劈砍。
    树瘤耐劈砍有两个重要原因
    1. 树瘤内部排列的乱七八糟的纤维结构增强了树瘤的整体强度(和软硬塑料是同样的道理)。同时因为纤维排列混乱,所以树瘤没有弱轴,不像木头(劈柴都知道竖着劈,没有谁横着劈的)
    2. 树瘤内部排列的乱七八糟的纤维结构可以对冲击形成很好的阻挡作用。刀或斧子劈到树瘤的时候,冲击会被有效地被树瘤内部排列混乱的纤维分散吸收,降低有效伤害。而且同时因为这种冲击无法完全转换成对树瘤的破坏或者被树瘤吸收,所以会有部分能量回头损伤刀刃。
    所以砍树瘤格外费力。所以人也会格外用力,而刀刃与树瘤硬碰硬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 本帖最后由 jasonp 于 2009-2-7 04:07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7 08:1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ianshen360.cn/

    什么接触单兵技术论坛这不重要,呵呵!我有过黑鹰的防割手套,刺穿几乎不费力.既然有人举了这个例子,质疑的原因是:士兵带厚刀是为了刺穿防弹衣!但实际搜索的例子是:就软质防弹衣而言,仍然是尖锐角度小的更有效!

    另外说起厚刀,其他牌子没见怎样,总是S先跳出来.何必这么敏感呢?有人极力证明ST的好,我很理解.刀里面的战斗机嘛.我过手过不少,里面也有我喜欢的型号,我认为的好刀.但试着用过几把打算日常用的,不好用是最直接的感受,同样有此感受的论坛里不少,测试帖里也有,于是放弃!当然这跟接触的比较早可能有关系,现在的型号我不了解.我要说我最早的质疑就是来自于它甭刃了,有人可能还会说那天那个牛逼老头心情不好,热处理不过关造成的.也许它的确要极限环境下使用.但很简单,我对刀的认识不是它这样的,我也没有极限环境可用.我也没傻到认为它极限了不会坏!

    钢板而已,钢材厂方提供热处理数据甚至代替热处理,什么叫过关,什么叫不过关,有秘诀有独特配方吗?我相信自煅钢材的,我相信常用某种钢材的,我还真不喜欢这种自己啥也没有的!另外通过做厚和增大刃角来强调强壮和所谓的保持性.就这么简单!你有权喜欢,我就有权不喜欢!

    可以说不适合我的人,我的环境,但我不能说这个刀不好.问题是我没指名道姓说某品牌不好,就有人跳出来极力证明ST好!

    我不能说不好,别人就可以说好,是吗?

    其实真的不用费那么大劲,说明适合自己就可以啦!

    [ 本帖最后由 胖大厨 于 2009-2-7 10: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